關于咖啡的文章三篇
關于咖啡的文章(一) 咖啡不加糖
他和她的相識是在一個晚會上,那時的她年輕美麗,身邊有很多的追求者,而他卻是一個很普通的人。因此,當晚會結束,他邀請她一塊去喝咖啡的時侯,她很吃驚,然而,出于禮貌,她還是答應了。
坐在咖啡館里,兩個人之間的氣氛很是尷尬,沒有什么話題,她只想盡快結束。但是當小姐把咖啡端上來的時候,他卻突然說:“麻煩你拿點鹽過來,我喝咖啡習慣放點鹽。”當時,她愣了,小姐也愣了,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以至于他的臉都紅了。
小姐把鹽拿過來了,他放了點進去,慢慢地喝著。她是好奇心很重的女子,于是很好奇地問他:“你為什么要加鹽呢?”他沉默了一會,很慢的幾乎是一字一頓地說:“小時候,我家住在海邊,我老是在海里泡著,海浪打過來,海水涌進嘴里,又苦又咸。現在,很久沒回家了,咖啡里加鹽,就算是想家的一種表現吧。”她突然被打動了,因為,這是她第一次聽到男人在她面前說想家,想家的男人必定是顧家的男人,而顧家的男人必定是愛家的男人。她忽然有一種傾訴的欲望,跟他說起了遠在千里之外的故鄉,氣氛漸漸的變得融洽起來,兩個人聊了很久,并且她沒有拒絕他送她回家。
再以后,兩個人頻繁地約會,她發現他實際上是一個很好的男人,大度、細心、體貼,符合她所欣賞的所有的優秀男人應該具有的特性。她暗自慶幸,幸虧當時的禮貌,才沒有和他擦肩而過。她帶他去遍了城里的每家咖啡館,每次都是她說:“請拿些鹽來好嗎?我的朋友喜歡咖啡里加鹽。”再后來,就像童話書里所寫的一樣,“王子和公主結婚了,從此過著幸福的生活。”他們確實過得很幸福,而且一就是四十多年,直到他前不久得病去世。
故事似乎要結束了,如果沒有那封信的話。
那封信是他臨終前寫的,是寫給她的:“原諒我一直都欺騙了你,還記得第一次請你喝咖啡嗎?當時氣氛差極了,我很難受,也很緊張,不知怎么想的,竟然對小姐說拿些鹽來,其實我不加鹽的,當時既然說出來了,只好將錯就錯了。沒想到竟然引起了你的好奇心,這一下,讓我喝了半輩子的加鹽的咖啡。有好多次,我都想告訴你,可我怕你會生氣,更怕你會因此離開我。現在我終于不怕了,死人總是很容易被原諒的,對不對?今生得到你是我最大的幸福,如果有來生,我還希望能娶到你,只是,我可不想再喝加鹽的咖啡了,咖啡里加鹽,你不知道,那味道, 有多難喝!”信的內容讓她吃驚,也讓她有種被欺騙的感覺。然而,他不知道,她多想告訴他:“她是多么高興,有人為了她,能夠做出這樣的一生一世的欺騙。”
關于咖啡的文章(二) 夜的咖啡色
黑咖啡般的夜空,加上一段帶著咖啡情調的爵士音樂,再配上一份咖啡色的心情,當空氣也被渲染成濃濃的咖啡味,讓睡意隱遁,讓夢的潮水退去,只留下一絲帶著些許朦朧的清醒,深情地擁抱這個深沉的夜……
桌上靜躺著一杯咖啡,幽幽地享受著這靜夜的情調,頗有一點自娛自樂的小資情懷。不知道何時迷戀上了咖啡,但究竟是愛泡咖啡,還是愛喝咖啡,我竟無法給出答案,抑或兩者兼而有之,享受的是這全過程。
夜并不總讓人昏昏沉沉,反而有時讓人格外清醒。但是每當欲望來敲門,誰也無法將它拒之門外,只能恭迎它的圣駕。于是只能讓沖動蛻變成行動,為自己醞釀一片咖啡天地。
一杯咖啡倚在臺燈旁邊,頓時就有了無可替代的滿足。其實夜晚的咖啡應該是屬于熬夜之人的,但我卻分外依戀。不知道咖啡有沒有毒,不過即使有我也心甘情愿,請容我有這樣的一份貪心。
多想成為一只杯子,來裝這份濃郁的咖啡,來裝這個深沉的夜,還可以裝各種不可名狀的心情,就仿佛擁有了全世界……
多想成為一把勺子,輕輕地攪拌這純純的咖啡,攪拌這皎皎的夜色,當月光的傾斜之聲成為我的伴奏,隨風飄動的樹葉成了我的伴舞,我成了這個迷人的夜的主角,那是多么美妙……
靜謐的夜里,到處彌散著夢的甜甜香味,太過誘人了。每個人都懷揣著一個夢,枕著自己的夢安然地睡著。即使不幸撞上噩夢的影子,也不過是虛驚一場。而我卻抱著自己的夢無法入睡,于是只能把夢也泡在咖啡中,連夢也被染成了咖啡色。或許有時覺得咖啡太過苦澀,無法忍受,不得不加一絲甜蜜,于是魔法之夜就讓夢轉化成了方糖……
沒有動物世界的喧囂,夜是平和的。或許動物世界的精靈們也去探尋夢的樂園了吧。晚風輕輕地拂動著月影。萬家的燈火漸漸地點亮、又一盞盞熄滅,仿佛成了這個夜的開幕與謝幕……
“我的天空今天有點灰,我的心是個落葉的季節,我不知道如何度過今夜,所有的燈早已經全都熄滅……”這似夢非夢、似醉非醉、似醒非醒的情緒一點點隱沒在咖啡色的夜里,我忘了清醒,忘了醉去,忘了掙扎,恍若一場繁華的夢境,有一場華麗的盛裝晚宴,即使不是月光滿盈的夜晚,也只需享受,只需陶醉,無需銘記……
夜色,咖啡,心情,早已融為一體、融為一色,留下的,只有那個曾經盛著咖啡,夜色,心情的空杯子,只有勺子還孤孤單單地陪伴著,依舊躺在桌上,倚在早已熄滅的.臺燈旁……靜靜的等待黎明的到來……只留下了期待……
關于咖啡的文章(三) 我生與酒別與咖啡追向清茶
我是不了解咖啡的,偶然看到了一位故友的文字莫名的提起了對咖啡的興致。那究竟是怎么的一種情志和心性,可以獨自一人靜坐在角落的小桌前,若有所思的輕輕攪動著絲滑流動的韻波。于是我查閱了有關咖啡的種種,希望獲得蘊藏其中的奧妙。那是一種帶給人愉悅、閑適而充滿回味的飲料,他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象征。我讓自己的思緒順流,在腦海中努力的追逐著那位老友有關咖啡的種種。
午后的陽光不再那樣熾烈,橫斜著穿過路邊的樹影,落在咖啡店的櫥窗邊,造就了一半陽光的咖啡桌。耳邊響起緩緩流淌著旋律的音樂。一杯濃濃的卡布奇諾亦或是伴著濃白牛奶的拿鐵。一屢屢濃香,那是清晰可見的味道飄蕩在眼前,彌散在陽光中。我想那只能是一個人的“世界”。那店家的老板似乎特意安排了這樣只適合一個人的座椅。若是他的對面在多一位友伴或有意搭訕的客人,都會打破那回憶中或美好或悲傷的景致。目視著窗外的陽光、落葉、毫不相干的行人,心中不免幾分孤獨與哀傷。目光中閃動著或喜或憂的懷念和歷歷在目的過往。
于是我明白了,咖啡屬于回憶者,屬于心靈飽滿,情感豐富的想像者,屬于多愁善感的文藝者。恰如我所了解的,他實實在在的是一位那樣的故友。隨著歲月的沉淀他或許只能是屬于咖啡的世界。在焦糊的味道,回憶人生的波瀾驚變,在入喉余留的甘甜中追憶風浪過后的平淡和怡然自得。咖啡安撫了他滿是創傷的心靈,在那樣的一個小角落,在讓人迷醉的音樂中,他的精神得到了超乎尋常的釋然,那里有他渴望的家園。
記得我第一次喝咖啡的情景,獨自一人逛累了,毫無準備的走進了一家咖啡館,那時對咖啡的了解幾乎是零。在咖啡單上猶豫了好一陣,點了一杯藍山。后來才知道藍山在一般情況下是喝不到正品的。第一口只覺得苦澀的難以下咽。試著慢慢的回味,確有一種甘甜的味道。但終究是沒有獲得想向中的美感。現在想來有些可笑,怎么會去刻意的尋找那樣的感觸?熟不知那是經歷過后自然而為的一種心境。遺憾我不屬于咖啡的世界。或許對我來說酒的江湖更適合吧!
開心時三五相邀,舉杯豪飲,酒過三巡,便隨了性子,指點江山,高談闊論,說到興致各執己見,也不免幾番爭論,最后舉杯一笑泯恩仇。大有江湖兄弟不打不相識的意味。孤獨悲傷時,關上門,開一盞昏黃的燈,開一瓶紅酒。獨自慢慢的享受著傷感的情調,在微微的醉意中,尋找那些帶淚的微笑。酒雖干烈,但充滿了熱情,酒雖醉人,但可以袒露心聲。我我們可以選擇一醉解千愁。有誰又會在咖啡館里排解憂思呢?
除去咖啡和酒,茶似乎更加貼切的融入到了中國人對人生理解中。常有人說人生如茶,人們對茶更青睞有加。飯后坐在茶座前、樹蔭下,或是在庭前納涼,或是在書中作樂。三五顆茶葉足以讓整杯清香四溢。將茶葉撒入杯底,待開水沖下,上下翻騰、沉浮不定。稍后葉片舒展后,沁人心脾的清香便彌散四周,那是一種帶著綠葉初生時清香盎然的味道。飲茶者陶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直到茶溫將于散盡,葉片漸落杯底,一切似乎又歸于平靜。當飲茶者從中回過神來,他已經沉落杯底,若不加水很快就會涼去,變得苦澀起來,而涼了的茶是沒有人喝的!人生就在這一沏、一沖、一泡,由奮勇翻騰到歸于平靜和坦然面對冷卻的過程中得到了恰如其分的詮釋。
人生的美好需要酒的干烈和他帶來的熱情,也少不了咖啡的苦澀與甘甜回味,但也需要有茶一般甘于回歸平淡無香,坦然面對冷卻的心懷。正是有了這百般的變化、千般的回味,才換來了萬象歸于平淡無香的無言氣魄。有一天也許我會離開酒的江湖,去咖啡的世界里默默追憶,但能否歸于茶的平淡就要看要經歷怎樣的修行了!
【關于咖啡的文章三篇】相關文章:
1.關于咖啡的文章
2.文章:免費的咖啡
3.描寫咖啡的文章
4.咖啡的作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