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北京優(yōu)秀文章
馬超然
在我所居住的地方,有一條路叫做京華路。京華,固來是對京城的美稱,所以這樣從容若定的名字用在這么一條平凡無奇的道路上是不合時宜的,但是每當我走上這條路,都會恍然覺得又回到了那年的北京之旅中。
我仿佛還能夠看到北京冬天的太陽斜斜地懸垂在東南方,日光溫淡,穹蒼萬里無云,天色湛藍,如同一層藍色琉璃,光滑清透,吹彈可破。車道寬闊平坦,房屋均為坐北朝南,整座城市格局方方正正,符合京城應有的磅礴氣勢。一路緩步前行,途經一些胡同口,我能窺視到北京人樸素的生活,聆聽到北京人熱情的叫賣,感受到北京人真摯的自豪。
只身一人漫步,臨近前門大街,全聚德老店近在咫尺,青磚綠瓦,雕梁畫棟,純樸凝重,儼然是老北京的舊時風情。我在店中坐下,只點了一壺茉莉花茶,倒在瓷杯中微微泛黃,如同茉莉花白色花瓣環(huán)抱著一簇花蕊的配合般,相得益彰,溫柔暖人。撲鼻而來的清香讓不懂品茗的人都不禁放慢動作細細體味花茶獨到的滋味,就像是北京獨有的氣質,能叫所有對它知之甚少的人,都不忍只作匆匆的過客。
暖胃過后,我原本瑟縮成一團的身體漸漸舒展開來。我背起行囊,再次踏上旅程。橫穿空闊的天安門廣場,走過雕琢精美的漢白玉金水橋,我頻頻駐足,細細品咂著彌散在空氣中的歷史味道。許多滿臉盡是欣喜與好奇的外國人,突兀地走在人海中,他們是否真的能夠切身體會到,一座城市經過千年沉淀后,所表現(xiàn)出的安之若素和隨遇而安。
游玩一日,看盡北京古樸的建筑,看盡京城人陶然自得的生活,我卻仍興致不減。晚間,乘坐公交車前往王府井。窗外燈火璀璨,川流不息的車水馬龍仿佛粼粼河水般光彩閃耀。
之后我在王府井書店買書。結賬時,營業(yè)員用塑料繩嫻熟地將書本捆扎牢固,這一舉動令我驚詫,原來這樣的做法在北京仍保留著,在上海已全然不見這種簡樸實用的技法。之所以會如此,恐怕也是因了北京浮華下真實的淳樸和智慧。北京的不同尋常,就在于它的那一抹藏于繁華之下的鄉(xiāng)土氣息。
突然想起之前聽過一首汪峰的歌曲,歌名便是《北京北京》,里面有一段歌詞至今記憶猶新:
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離去
我希望人們把我埋在這里
在這兒我能感覺到我的存在
在這有太多讓我眷戀的東西
我在這里歡笑
我在這里哭泣
我在這里活著
北京北京
只有置身于此,才能體昧到汪峰熱愛北京的原因,才能明白那么多才華橫溢的年輕人為何會執(zhí)著地漂泊在北京。這個城市就是有這樣的魅力,值得無數(shù)人在此實現(xiàn)自我價值。這樣一個政治文化中心,連空氣中都似乎彌散著一種叫做“包容”的氣息。這種氣息,能夠包容一切文化差異。每個愛上這里的人,都不想再離開。林語堂也曾說:“幾乎所有到過北京的人都會漸漸喜歡上它,它的難以抵御的魅力恰如其難以理解和描繪的奧妙。”
每一個人都在尋找一座精神與之契合的城市,每個人對城市的情感與記憶,都有他不可替代的特殊部分。有的時候,那是他本人的性格、氣質和生活方式打下的印記。我不禁莞爾,心緒平靜,雖然自己早已迷戀上城市的阜盛,喜歡上令月華星輝黯然失色的繁華燦爛,但只有北京昌盛安康的景象才能讓我產生真切的存在感和親切感,因為它是古老與現(xiàn)代的完美結合。
我不曾對任何一個城市這樣迷戀過。北京太多的特質都正中我下懷,它褪盡浮華后的單純,它難掩的氣勢,它的.人文氛圍,它的繁華和它的海納百川都發(fā)揮到了極致,無法復制.無法超越。
告訴你,我很愛北京,北京是我的理想國,是承載了我畢生夢想的地方。我堅信我的一生將與北京休戚相關。現(xiàn)在,我多么想在一個槐樹開花的季節(jié),再次到達北京,靠在皇城根下唱起汪峰的歌。
“北京一日游”,倘若要你給游人推薦幾處景點,你會想到哪些?北京的老胡同、全聚德老店、天安門、王府井……作者也理所當然地想到了這些。作為一篇游記式的散文,作者首先很清晰地給出了這幾處具有象征意義的北京景物。但是文章的獨到之處在于,作者不單單是給我們呈現(xiàn)出了北京的游覽輪廓,而是用細膩的文字引領我們深入到了一種北京所獨有的文化氛圍當中。那是一份非常私人化的視角,它可以是不懂品茗的人卻能咂摸出北京的暖人清香;它還可以是天安門廣場上突兀的外國人無法體會到的千年歷史沉淀的況味;它還可以是王府井書店中營業(yè)員用塑料繩捆書的嫻熟技法……這些才是北京獨有的韻味:熟悉溫暖、古老厚重。文章的另一個亮點在于高度。作者在文末不但用政治文化中心來概括北京,而且還將自己與北京的緣分上升到了氣質契合的地步。足見作者對北京的深深的喜愛之情。
【我很喜歡北京優(yōu)秀文章】相關文章:
2.我還是很喜歡你
6.北京的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