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吃飯的文章
關于吃飯的文章(一)你吃飯了嗎
娟和我是初中同學,只是同學關系,為了能考上一個好大學,我孤身一人來到了這個城市,而她仍在那里。三年后,我選擇了上高四,她也一樣,不過是來這里繼續奮斗。我們只是在同一個城市,并不在同一個學校我是一個重感情的人,一旦相愛便不能忘懷,所以我很謹慎,高中三年沒有越早戀的雷池一步。但在高考后的某一天,我突然發覺我一直愛著娟,只是我不知道。
現在我已成年,再不會受到早戀理念的縛束。我開始了我生命中的第一次約會。記得那日娟剛放學,我便約她。約會,自然要去吃飯。她很謹慎,也許是我們之間已產生了三年的距離,也許是她已有了男友,也許是她還未知我的愛。
當我提出送她回去時,她執意不肯,非要坐公交回去。那時已很晚,公交已下班了。在僵持了半個多鐘頭后,我送她回到了學校門口。
又一個周末,我又一次約她,但她的舍友告訴我她回家了。我掛了電話,走出幾步后卻被老板喚回,因為沒交電話費。
一片片零亂的落葉,托著一點點失落,沉到了我的心底。寒風越過我的脖頸,將我心中的落葉又一次吹起。
十八歲的生日剛過,但我并沒有變得像成年人那樣堅強。
我孤身一人走進曾經和她一起吃飯的那個飯店,要了一份曾經和她一起吃過的餛燉,但只吃了一半便出來了。
又一個周六下午,我打電話給她,她不在。再打時,她的舍友告訴我她今晚不回來。放下電話的那一刻,我的心也隨著沉了下去。
那黑色的不是夜,是我的沉默。
那紅色的不是火,是我的憤怒。
周日中午十二點五分我又去打電話。接通后,我便狠狠地問了句為什么不等我的電話。她解釋說去給她媽買了點藥,然后又用女孩特有的那種溫柔的語氣問了句你吃飯了嗎。我不屑地給了她兩個字——沒有。她又用同樣溫柔的語氣說了句那就趕快去吃飯吧。我心中的怒火頓時熄滅,盡管她仍然要回家,仍然不赴我的約會,仍然不和我一同吃飯。
天空有點云,但并沒有遮住溫暖的陽光。
第六周周日下午,我在書店中閑讀到六點時,突然想起為她準備的一份小禮物落在了宿舍,便匆忙向宿舍奔去。當我喘著粗氣站在宿舍門口時,才發現門是鎖著的。樓管是一個頑固的女人,我只好撒謊說要到宿舍取錢。在她的抱怨聲中,我揣著那個小禮物離開了宿舍。那時已是六點零五,往常我都在此時打電話,那天也不例外。
懷著美好的幻想,撥通了她宿舍的電話,四個冰冷的字滑入了我的耳朵——她回家了。
我的心如眼前飄過的落葉一樣,零碎地鋪在那冰冷的地面上。路燈很亮,但我眼前卻是一片黑暗。
我一個人走回了宿舍,第一次覺得這條路是如此地漫長。
晚上九點時,我撥通了她家的電話。我只是想向她要琴的號碼,因為我想向琴借幾本書看。
在談話間,她又問了句你吃飯了嗎,語氣還是那樣溫柔。我本打算得到號碼就掛機,卻又跟她聊了很長時間。最終還是沒得到琴的號碼,因為她把電話本落在宿舍了。
那一句淡淡的問候俘獲了我的心,讓我知道她同樣是愛我的。我也明白了,愛一個人愛到不知如何去愛時,可以用一句淡淡的問候,來表達我們的愛。
關于吃飯的文章(二)來吃飯的是父母
周末他請三個人吃飯。兩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他相識多年的朋友。中午他就打電話跟他們聯系,每個人都說:“沒問題。”于是他在酒店訂好了包廂,并提前半小時趕到。服務生問他:“現在上菜嗎?”他說:“上。”服務生問他:“標準呢?”他說:“當然是680塊錢的。”
這個酒店的火鍋套餐分180元、380元和680元三個檔次。請客時他是不會給自己丟面子的。
他給其中一位上司打電話,問他走到哪里了。上司抱歉地說:“真不巧,剛才一個重要客戶要我過去一趟,事關重大,所以恐怕不能來了……”他說:“沒關系,你忙你的'。”他喊住服務生,說:“把套餐換成380塊錢的吧……有一位朋友不能來了,680塊錢的怕吃不了。”
其實浪費對他來說并不是大事。只是他請客的本來目的是有事求助于那位上司。既然那位上司不來了,那么,他想,就是普通的聚餐,三個人380塊錢,檔次并不算低。
這時他接了一個電話,是另一位上司打來的。他們平時彼此以兄弟相稱,說話很是隨便。那位上司說:“真不巧,家里突然出了點事,得留在家里處理,不能出來了……這樣吧,明天或者下個周末,我請你,以示賠罪。”
掛了電話后,他再一次喊來服務生,尷尬地問:“現在能不能換成180塊錢的標準?”服務生訓練有素地說:“沒問題。”
菜都上了,沒想到,朋友這時也打來一個讓他沮喪萬分的電話。朋友說身體不太舒服,想去醫院打吊針,然后回家躺一會兒。
朋友是來不了了,這時候再退菜是不可能了。可是滿滿一桌菜他一個人怎么吃掉呢?打包?他宿舍里連個熱飯的爐子都沒有。
他的電話再一次響起來。
這次是他的父親打來的。
父親問:“今天你回家嗎?如果不太忙的話,回來看看,你已經一個多月沒回家了。你現在在哪?”
他說:“在酒店里……哦,對了,你和媽吃過飯沒有?”父親說:“還沒有。”他說:“那過來一起吃吧!”他感覺父親在那邊愣了很久,然后問他:“你剛才說和你一起吃飯?”他說:“是啊是啊。我請客。我請你和媽吃飯。”
放下電話,他想起一個連自己都不愿意承認的事實:他請無數人吃了無數頓飯,卻唯獨沒有請父親和母親吃過一頓飯。
他的單位離家遠,工作以后就一直在外面租房住。平時肯定是不回家吃飯的,可周末他也很少回家。每個周末父親都打電話來,可是他總也沒有時間回去。他得利用周末時間學習韓語,學習企業管理,學習電腦和國際貿易,打各種各樣的電話,請別人吃飯或者被別人請吃飯……
父親和母親很快趕來。從時間上判斷,他想他們肯定是搭出租車來的。他們絲毫沒有懷疑兒子為什么要突然請他們出來吃飯,兩個人的臉上都樂開了花,一個勁地夸這酒店有檔次,菜好吃。三個人第一次在家以外的地方一起吃飯,吃一份這個酒店檔次最低的套餐。席間他分別敬了父親和母親一杯酒,將酒一飲而盡的時候,他有一種想哭的沖動。
那天,他回了家,住了一個晚上……
周一剛剛上班,就有一位和父母同住一個小區的同事告訴他:“昨天你爸媽在小區里到處招搖,說你請他們在大酒店里吃了一頓高檔飯,還給他們敬酒呢。你可真孝順……”
關于吃飯的文章(三)只吃飯,不洗碗
“飯沒了秀”,至今,也不知道這句話是啥意思……
最近,每到傍晚,我家排窗對面樓里,就會傳來陣陣鑼鼓的敲打聲和時尚的舞曲之聲。一眼望過去,總能看見那里的男孩、女孩或是在互相嬉戲追逐,或是在手舞足蹈擊打樂器。男孩、女孩每人上身都穿著一件天藍色恤衫,精氣神十足,陽光般燦爛。
吃晚飯時,老公和往日一樣按時回家了,進門的第一句話便是:“只吃飯,不洗碗”。開始時,我沒聽明白,就問道:“什么?”他便又說了一句:“只吃飯,不洗碗”一副嚴肅狀。我沒多加思索,以為他是吃完飯不想洗碗,就道:“不用你洗,我洗”。他便又逗樂似地看著我,重復一句:“只吃飯,不洗碗”。我想,不想洗就不洗吧,便也莫名其妙的干脆接上了:“伸手吃,縮手放”。其實老人家我還是沒搞懂他的意思,不懂裝懂地看著他。他便指著對面樓里的那些男孩、女孩忍不住笑說道:“你看看他們衣服上寫的是什么?”“看不清楚!”我說。“只吃飯,不洗碗”,看見了嗎?
哦,原來他們身上的那件天藍色衣服;印有“只吃飯,不洗碗”的字樣。哈哈……原來如此。
這便是當今現代版的男孩、女孩。他們天真活潑,無憂無慮,敢想敢做。即便是穿著印有“吻我”字樣的衣衫,扎著沖天的馬尾辮也照樣敢昂首闊步地在大街上招搖。
【關于吃飯的文章】相關文章:
2.害怕吃飯_文章
6.有關于吃飯的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