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吃飯的親情文章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這樣的事情,就是妻子經常吃飯前要問你今天想吃什么。我的妻子就是如此,平時上班還好,回家妻子已經把飯做好了。但一遇到周末,她必定要問吃什么。甚至出去吃飯,也是不停的問吃些什么。一旦你回答吃什么,她又說這不想吃,那不能吃,讓人郁悶無比。
為此,我和妻子進行過討論。我的觀點是她做什么我吃什么就好,況且有時候市場的菜不一定剛好就有你想要的。妻子的觀點是,她不喜歡去想,太費腦子,讓我點好菜,她做就可以了。而且她的做的菜,不能說不好吃,甚至不能說“還行”一類的詞,要說好吃或者很好吃這類的.肯定詞,不然打擊她積極性。這真是讓我哭笑不得。
但我又是個比較固執、較真的人,每當妻子做的菜確實不好吃,我就直截了當的告訴她,雖然她倍受打擊,但過了也就過了。也許是她發現我頑固不化,無法改造。于是,從兒子開始學說話就讓兒子肯定她的菜。現在兩歲多的兒子在餐桌上動不動就說“媽媽做的菜真好吃呀”“媽媽你真棒”,妻子別提多得意了。
這也讓我想起小時候,母親也是經常讓我問父親晚飯吃什么。但那情況卻是有很大不同,我們老家在陜南一個偏遠山村,以面食為主。在農村對吃的也不是很講究,所以能做的種類就很有限。有一次,母親又讓我去問父親吃什么,父親終于和母親吵了起來。
父親說母親:“你能做什么飯呀”
母親說父親:“你家里到有什么呀”
兩人一直吵著,最后晚飯都沒吃。那時我一直搞不明白,既然家里沒什么可以做的,母親為什么要問父親。而父親為什么不能好好的說,一定要吵架。
工作后一年都回不了一次家,那年剛好遇到有事回了趟家。那天午飯,母親又讓我去父親吃什么,我有點生氣的對母親說:“家里有啥你做就好了,為什么老要去問吃啥呢,一輩子都這樣子,煩不煩!”
母親明顯被我嚇到了,弱弱的說:“你爸是當家的啊”。
我一下被驚在那里。我單知道母親的老家住在距離我家還有10公里的大山里,小時候只讀過兩年書,卻不知道這竟然是她連做飯都要請示的理由。此時我才明白,母親不是真的要問具體做什么飯,而是僅僅為了表示對父親當家的一種尊重。而父親顯然沒能明白這一點。雖然我后來也給父親說了,但他還是無法接受這一說法,兩人還是吵吵鬧鬧。
現在,在家妻子很少問我想吃什么,總是先提出自己的意見,而我也不再用“味道還行”“做的還可以”這樣的中庸詞語評論她的菜。生活就是這樣,在瑣碎中相互了解,在了解中相互體諒,在體諒中相親相愛。
有些人相親相愛一輩子,有些人吵吵鬧鬧一輩子,各有各的過法,各有各的體驗。無法評論那樣最好,但能過一輩子,相互包容,相互理解或許才是最好的吧!!
【關于吃飯的親情文章】相關文章:
1.關于吃飯的文章
2.關于親情的文章
3.害怕吃飯_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