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當外婆還不是外婆的時候親情文章

時間:2020-01-09 09:46:07 文章 我要投稿

當外婆還不是外婆的時候親情文章

  

當外婆還不是外婆的時候親情文章

  盡管從小與外婆一起生活了6年,此后也時常見面,但張哲卻從未試圖與這位大自己5輪的老人真正交流過。在他的心目中,當了一輩子小學老師的外婆自帶一種“生硬的氣場”,何況還操著一口難懂的方言。

  事實上,除了特別嚴厲,當過記者、編輯的張哲從未覺得自己的外婆有任何特別之處,直到他發現了一本70年前的畢業紀念冊。

  一本不及A4紙一半大的小冊子,用深藍色的布包裹著,一端用褐色的繩子穿過。翻開又輕又薄的紙張,毛筆寫就的贈言各有風致:“在艱難與破壞中的建設,是真正的、有價值玩味的!”“讀書猶如金字塔!”“一分努力,一分報答。”

  所有的留言都是寫給外婆劉梅香的。1945年,22歲的梅香同學從浙江省湘湖師范學校畢業。

  去年12月的一天,張哲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說外婆摔倒了,他急火火地趕到醫院。病床上的外婆讓他揪心,盡管一直以來,這個內向的文藝青年并不覺得和外婆有多親近。也許是因為外婆的暴脾氣。

  相傳“文革”時,有學生在課堂上站起來大喊:“打倒壞分子劉梅香!”當了一輩子班主任的外婆不動聲色,一個黑板擦飛過去。甚至她原本的姓氏“劉”也被牛脾氣蓋過,有人干脆喊她“牛老師”。

  除去逢年過節給外婆打電話,張哲很少與外婆有其他交流了。這次張哲擔負起了幫外婆找通訊錄的重任,這讓他與承載外婆青春的畢業紀念冊不期而遇。

  讓他吃驚的是,紀念冊中的留言字體各不相同,有的遒勁挺拔,有的揮灑飄逸,有的豪放不羈,有的娟秀雅致,每一篇都堪比書法作品。每條留言最后,都有署名和印章,留言者和張哲的外婆劉梅香一樣,都是再普通不過的農家孩子,留言時間是抗日戰爭勝利前夕。

  “如果不是這確鑿的物證,我根本不知道要怎樣去想象,眼前這位老婦人也有過意氣風發的年代。”張哲說。

  

  外婆奇跡般好起來以后,張哲以堪比搶救文物的急迫心情,“搶救”外婆的記憶。

  外婆的求學生涯是在逃難中度過的。1942年,外婆入學不到一年,暫設在浙江松陽古市鎮附近廣因寺里的湘湖師范遭日軍轟炸,7人被炸死,血肉飛到樹上掛起來,是膽子大的老師和同學將其取下,一捧一捧運出去埋掉的。隨后,全校師生繼續南遷,流亡辦學。到抗戰勝利前一個月外婆畢業時,學校已數次更換校址。也是在這期間,外婆結識了畢業紀念冊里的同學……

  這一天,張哲與外婆一直聊到晚上8點。此前,他從未與外婆有過如此長時間的交流。

  

  外婆最難忘的兩段日子,一段是在湘湖師范讀書,另一段是“文革”。“文革”時,害怕抄家時惹事,外婆狠心剪掉了她和外公穿婚紗、西服的結婚照,燒掉了線裝本《紅樓夢》。張哲媽媽王冰芳讀《紅日》時被發現,外婆喊著“毒草”把書扯了個稀巴爛。

  但一到學校,外婆就變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牛老師”。有一天,那時已是中年婦女的外婆正在上課,窗外有其他班的學生探進頭,鼓動本班的學生到街上鬧革命去。外婆放下點名冊,平靜地對學生們講了自己的兩個原則:

  “第一,不管怎么樣,我還是按照教學計劃上課,只要下面有一個學生,我就照樣上。如果一個學生都沒有,我就站在教室里,站到下課再走。第二,不上課可以,但是將來要找我補課,我是不給補的。”

  班上的同學都留了下來,劉老師卻沒有兌現不補課的承諾。即便在停課鬧革命時,她也把學生叫來,說:“所有學校都停課了,我給你們上課吧。”

  因為心直口快容易得罪人,她畢業后輾轉換了3所小學才安定下來,教到退休。如今,她的最后一屆學生也已年過半百了。

  打張哲記事時起,家里的展柜上就放著幾件精美的瓷器,上面畫著山水,還有題字:“梅香學姐紀念,仙華購于景德鎮。”

  張哲媽媽問起時,外婆只答是同學送的,直到張哲帶著紀念冊和老照片坐在外婆腳邊,她才變回70年前的劉梅香。

  潘仙華是外婆在湘湖師范的同班同學,橢圓臉,眼睛細長,很溫和的樣子。學生逃難到山上時,外婆幫他拿過治瘧疾的.藥。后來兩人剛好在一組值日,潘仙華神神秘秘地遞來一張小紙條:“你曉得他們為啥把我們派在一組?”

  素來心直口快的劉梅香,卻在戀愛問題上矜持起來。

  一直到潘仙華提前畢業,劉梅香才開始“曲線救國”,她寫了一封很長的信給與潘仙華同行的同學,只有一句話是重點:“我們大家現在年紀都不小了,以后的事不知會怎樣。”她知道同學能會意,把這話講給潘仙華聽。

  她等了很久,盼到了回信,同樣很長,也同樣只有一句話是重點:“老同學,我們的年紀說小不小,說大也還不大。”

  外婆的心涼了半截。后來聽說,潘仙華喜歡上了別的姑娘,外婆也遇到了外公。

  

  現在,這個比外婆小了整整60歲的外孫,成了全家最了解外婆的人。但他總覺得外婆的故事還缺一個結尾。

  外婆摔跤又康復后,打電話給她久未聯系的好閨密樓庭芬,不承想樓庭芬嗯嗯啊啊,沒說幾句就掛掉了電話。后來張哲才知道,老人家的聽力已經非常差了。而當年活潑開朗的文藝骨干陶愛鳳患了阿爾茨海默病,已在醫院里住了多年。

  這讓外婆很失落。從在湘湖師范的學生時代起,三姐妹的感情就一直很好,“文革”時都沒有斷了聯系。直到上了年紀,不饒人的歲月把她們固定在了自己的生活半徑里。

  “她們沒有敗給炮火,沒有敗給政治運動,卻敗給了歲月。”張哲感慨道。他最終決定聯絡兩家的子女,為老人們安排一次“世紀大重逢”。

  蒼老的手終于握在了一起,沒有擁抱和淚水,仿佛情緒和感觸都已經被幾十年的歲月風干了。

  在最終出版的《梅子青時:外婆的青春紀念冊》中,張哲把“世紀大重逢”的照片做了手繪處理,畫上的三位老人頭發斑白,瞇起眼笑得開心,外婆不缺牙,陶愛鳳也嘴角上翹,露出一口整齊的牙齒。

【當外婆還不是外婆的時候親情文章】相關文章:

1.懷戀外婆親情文章

2.回憶外婆的親情文章

3.奶奶與外婆親情文章

4.時光的記憶外婆的小腳親情文章

5.關于寫外婆的文章

6.關于寫外婆的文章

7.他還活著親情文章

8.有關我的外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