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抵達卓越文章
在酒店門口,第一次見到干國祥老師。
一頭長發不再,目光理性長存。他站在一角,超然脫俗,像個旅人。在微信平臺上讀到他的長文,視角之廣,思考之深,讓人油然而生敬畏之心。
最早讀到干老師是在《人民教育》上,關于他的教學實錄《斑羚飛渡》國內爭論激烈;再后來是在新教育團隊中,他是靈魂人物、設計師,教父一樣的人物。又是很久,沒有了他的消息,只是聽說他離開了新教育。直到聽到他在罕臺的消息,才知道他帶著一個團隊去了沙漠邊上,潛心研究課程。2019年4月,在全國首屆LIFE教育創新峰會上,干國祥代表團隊演講,將全人之美課程體系2.0版本向全國進行發布,贏得國內外一致贊譽。
喜歡他用至尊寶的故事來闡釋人生。《西游記》中的孫悟空歷經磨難,取得真經,是被緊箍咒控制所為;《大話西游》中的至尊寶懂了前生,毅然放下一切,悲壯出行……“獨釣寒江雪”的人生境界里,藏著太多難以言表的人生信條。這個世界看清楚很容易,看清楚之后依然滿懷熱愛和欣喜卻需要非同一般的修行。我也曾看電影《孔子》,在參透人生大道之后,孔子沒有遠離塵囂,而是選擇入世做事。太多鄙夷,太多不解,太多委屈,孔子都不為所動,于他看來所有的苦難都是蒼天的考驗……干國祥老師說:人生就是不斷的經歷。看一個人,不僅要看他今天是什么樣貌,還要看他經歷了什么。他用行動傳遞著儒道精神,格局朗朗,氣宇非凡。
干老師的報告實在是“燒腦”,信息量之大,令人咂舌。對于草根文化的提煉與挖掘,超越一般的認知,氣勢恢弘而蕩氣回腸。“草是如何戰勝大樹的?”“草是如何影響世界了?”“沒有草根何來精英?”……古詩詞的解讀深刻至極,一字一詞都有真義。原來古人藏了這么多密碼在詩句里,匆匆讀,是根本無法尋覓到的。還好,有干老師這樣的老師在,他在沉吟中再現了詩人的心境,別有一番滋味涌上聽眾的心頭。同樣的詩句,在干老師可以看到人性之美,看到萬物本質,自然課堂就有了不一樣的高度。關于漢字的故事,他慢慢展開,妙趣橫生。
全人之美課程體系一閃而過,留下的是孩子們自由快樂的校園生活情景。呼朋引伴,呼嘯而過;三五成群,引吭高歌;名師相伴,詩詞熏染;活力四射,精神卓然。課程的設計綱領也別具一格:舒展其身心,強健其體魄,優雅其儀容,細膩其感官,豐富其感受,砥礪其思維,淵博其知識,尊重其異議,獨立其精神,自由其思想,充沛其德性,文明其德行,維護其尊嚴,實現其自我。
透過這些內容,我們可以獲得什么啟示呢?干老師絕不是讓我們模仿他,而是在為我們提供課程開發的視角、策略、方法……
如果沒有更為寬廣的視野,課程就無法擁有卓越的品質——干老師用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這樣的道理。“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他說自己一直對世間萬物保持著極大的好奇心,對于社會學、哲學、生物學、宗教……各種知識癡狂而學。將之所學與教育建立聯系,一次次嘗試尋找更為經典的教育。他一直在學習,一直在創造。課程的關鍵在于教師,如果教師沒有足夠的文化積淀,就無法給課程設置高的標準,更不能融進課程,成為優質資源本身。國內很多一線專家都有這樣的特質,比如開發海量閱讀課程的韓興娥老師,她提倡學生大量閱讀來提升語文素養,而她自己也是一名知識豐厚的閱讀者。
如果沒有更為深刻的思考,課程就無法找到卓越的策略。對“小石頭教室”的解讀,讓一間教室別具光輝,也讓課程因為解讀而打動人心。《紅樓夢》——石頭記;《西游記》——石頭成佛記……“切磋琢磨,琢玉成器”“不是錘的敲打,而是水的輕歌曼舞,使鵝卵石獲得了完美”(泰戈爾)。這些美妙的遐想,詩意盎然。一間教室的精彩課程,也就此拉開帷幕。如王棟生先生所言:教師最重要的品質是獨立思考。通過閱讀和寫作,實現思維的一次次跳躍,久而久之,思考就變成一種習慣,影響終身。
如果沒有偉大的夢想,課程就無法抵達卓越的境界。之所以“為伊消得人憔悴”,是因為每一個歷經磨難的'人都懷有夢想。課程沒有大小,萬物皆有通聯,你要相信你的課程終會熠熠生輝。干老師在當年曾對新教育的農歷下的天空課程深深期待——成為中國教育史上耀眼的一筆。這是怎樣的夢想?如果不曾想過,怎會有可能?默默耕耘,歲月會證明。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自己的課程,每門課程都是獨一無二的。全情投入,樂此不疲,像個孩子在沙灘造就自己的城堡……回到對事物的最初感動,回到對作品的熱切期待,回到對兒童的最美成全。
如果沒有對教育的摯愛,課程就無法觸及卓越的內核。面對每一天的教育情境,讓愛看得見是如此重要。教師與學生的每一次對話,每一節課,每一場活動,都是課程的存在。“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卓越不必是高大上,而是最適宜的價值體現。每一門課程都有其自身的偉大使命,每一次實踐都不可以敷衍了事,用心用情做的事情會別有一番教育意蘊。每個孩子會用成長回饋教師的用心良苦。
“好的領導就是要善于‘畫餅’,用愿景來激發團隊的動力。”
“溫水煮青蛙一樣的工作,教師丟掉了創造的熱情。”
“國家只是提供了教材和標準,卻從來沒有提供課程。”
“效仿新教育課程的很多學校只是達到部分效果,沒有真正落地。”
……
干老師說自己一直處在漫長的“叛逆期”,始終抱持對世界的好奇,始終獨立思考。此次來青島,也源于他對明霞成長聯盟的好奇:這是一個怎樣的民間組織?何以有如此大的生命力?在他報告的最初已經談了自己的感受:抱團取暖,群龍無首,正是孫老師的榜樣感召、引領,讓每一位老師都成為他自己。是啊,在這樣的團隊中,每一位老師都以自然而虔誠的態度學習著、進步著,從未停止腳步。從最初的幾個人開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正如平靜水面的漣漪,一圈圈蕩開去……在一起,行走更有力量,實踐更有信念。
不管是人生還是課程都需要有追求卓越的夢想,如俞敏洪先生所講:你要像一棵樹一樣活著,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
這個春天,遇到干國祥老師無疑是一種莫大的幸福。他是能夠輕敲你心靈深處密碼的人,是呼喚你朝向詩意和遠方的人。人能弘道,道亦弘人,在浩渺的時空中,發現自己,尋找意義,不負此生,多好。
感謝孫老師,感謝干老師。
【何以抵達卓越文章】相關文章:
1.堅持方能卓越文章
7.抵達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