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午后,不同的地點的原創文章
同樣的季節,同樣的午后,不同的地點。于二十多年前,皖南相對的方向皖北的小城,小城的老街。
老街的一隅,窄窄的木門內,我的姥姥也是這樣安祥地坐著,小小竹椅子前面是一個搪瓷缸子,里面大部分時候是白開水,偶爾才喝些麥乳精那些“奢侈”的飲品。也許太熱,姥姥沒把搪瓷缸子端在手里。門外是來來往往的行人,這條街一直個菜市場,只有早上三四個小時的熱鬧,其余時間都是比較安靜的了。
炸油條的,賣豆腐的等等早就收攤休息了。而相對著隔著十來米寬的小街面那一字排開的七八間門面房子就是制線廠,落伍的設備跟那落伍的'建筑倒也算是珠聯璧合了,姥姥耳聾,框框當當的機械聲也擾亂不到姥姥的生活作息。
這制線廠是一座三進院落的民國建筑,想不到吧,院內有水井,有儲藏室,據說還有花園。可是后來都面目全非了。
更讓我想不到的是,我懂事以后,聽母親說那是姥姥和外公的家。可現在我姥姥僅僅蝸居在十幾平米的屋子里,屋里除了一張單人床,一個書架子,一張案板,一個爐子,一個簡單的木柜子外,就啥也沒有了。夏季太熱,姥姥就把煤爐子拿到門外去,為此沒少被可惡的賊偷走過。
僅僅一墻之隔的院子是制藥廠,后來倒閉關門了。
【同樣的午后,不同的地點的原創文章】相關文章:
4.我的媽媽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