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勵志文章
“我一個人坐在書房里面,對著電腦。天色越來越黑,可是我覺得已經沒有力氣站起來去開燈。電腦藍色的光就映在我的臉上,我止不住地流眼淚!
讀起麥家那封《致父信》,一向知性優雅的董卿也忍不住熱淚盈眶。
一位是著名作家,一位是國民主持人,在旁人看來,他們是那樣光彩奪目,也一定是父母眼中的驕傲。
但聊起自己的父親,他們又表現得和大多數人一樣,有些自卑,有些怨恨,又有些愧疚。
這也是很多中國父母的'“通病”:他們對孩子的愛,卻常常讓孩子受到了傷害。
麥家的父親就是如此。
他是位普通農民,家里成分不好,還要養活一家老小,脾氣也格外暴躁。
而年少的麥家非常叛逆,經常跟別人打架,為此沒少挨父親的打。
因為父親的毒打,父子之間產生隔閡。麥家發誓不再喊他爹,連續17年不跟他說話。
這樣的故事,讓董卿也深有感觸。她回憶起父親對自己的嚴苛,還是會忍不住地激動:
你不要照鏡子,不要買新衣服,不能有任何的文體活動。每個寒暑假做兼職,干賓館的清潔工,一天一塊錢,30天30塊錢。
很多人難以想象,一個知識分子可以對自己的獨生女兒這樣的苛刻。
即使到了現在,麥家也覺得自己“從小就沒有學會放松,一輩子都在緊張”,董卿也坦言自己有“自卑情結”,常常沒有安全感。
麥家和董卿的經歷,也讓無數人想起了自己的父母:
“小時候無論我考得多好,父親都不會表揚我,但考得不好,他一定會揍我。”
“每次我有什么想法,父親就會習慣性地否定我,覺得我一無是處。”
“小時候被同學欺負了,媽媽不僅不安慰我,還罵我沒用,說為什么別人只欺負我!
……
很多父母也許沒有意識到,他們當初對孩子的傷害,往往會融入孩子的血液里,一輩子也無法割除。
【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勵志文章】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