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別樣精彩經典文章
泰戈爾在《飛鳥集》中寫到“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花兒之所以美麗,在于竭盡全力的綻放,釋放出生命該有的絢爛和精彩,活得極致且得體,美感自然呼之欲出,也只有活過,經歷過,面向死亡這座人類為之匍匐前進的燈塔,才會心態平和。
隨著工作節奏加快,時間像火車一樣飛馳而過,人生在世短短幾十年,愈發覺得時光短暫,要提高做事效率,在閑暇時光盡可能享受生活的美好,能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這一生,我想這也是一個人的成功。在最近兩個月里我努力地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很是體會到了這份持續行動的精彩。
1. 堅持三十天的挑戰
如果隨波逐流,隨應外界環境變化,而忘記聆聽自己內心的召喚,毫無堅守而言,那
么時光的流淌會毫無痕跡;但如果每天堅持同一件事情,讓事情隨著時光一起,形成一種連續,自然會有水滴石穿的魔力。
八月初到本月初的堅持三十天,每天堅持讀一篇英文版的《國家地理》,三十天下來,居然完成了三本原版雜志的閱讀,認識很多陌生單詞的同時,也開拓了眼界——有人研究睡眠,專業捕捉蝴蝶的島民,全球垃圾的分布,其中四分之一來自亞洲,北極熊因為冬季變暖而失去了棲息之地,種族歧視是種人為的偏見,人類的源頭來自非洲等等。學習英語,保持良好的英語語感的同時,也開拓了視野。
本月初至今,第二個三十天,選擇了日更,每天寫六百字的短文,哪怕是手機有時打開了話匣子基本也停不下來。最近幾年每到下半年都會有一撥日更的挑戰,不管是有意還是隨意的,研究德國史,利用心理學的知識演繹各種短故事,到如今日更分享管理方面的經驗。寫作這個習慣一直斷斷續續堅持,堅持的過程并不痛苦,為什么喜歡?
寫作需要專注,享受這種心無旁騖的心流,看著腦海的想法一個一個的落實成文字,再多的情緒和苦惱都會定格成為過去。此外是與自己的對話,聽著腦海里的聲音,像有個人在腦海里絮叨,只不過化為文字的過程,別人聽不見,寫出來之后,別人看不看,那也只是別人選擇的結果,傳遞美好,分享溫暖,這份努力也會有意義。
然后就是個人最小的產品,每天我們都在消費時光,利用各種資源,真正屬于自己的產品并不多,造個車需要三到五年,但是一篇文章只需要集中精力兩三個小時,就會成為成熟的產品,打上自己的烙印。
再者就是輸出倒逼輸入,逼迫自己學習提升,整理思路,思考總結接受到的各種信息,這個堅守的過程會讓個別的經歷,形成高度概括的經驗,分享給更多人避免走更多的彎路,自然也算是功德一件。
三十天日更太短,一百天也不算太長,還真心希望日更能夠更長,一年三百五十六天,我想要是持續三年,這份積攢的勢能足以讓我掙脫當下的環境,成就更好的自己。
2. 向外探索自我
玩,像個孩子一樣鄭重其事的玩耍,這對于當下的我而言極為重要,也是當下自己
不要刻意追逐,放開了玩耍就像自己沒有來過一樣。最近一個月時間,每周周末都會出游,與同學結伴同行。選擇一座方圓不超過一百公里山攀登,這樣驅車可以當天去當天回。回到大自然的懷抱享受自然的風光,享受陽光和長距離徒步登山的挑戰樂趣。
第一周我們去達蓬山,那里是第一次越野的地方,路線爬過已經很熟,越野那次已經爬了十五公里,前半段已經耗盡了力量,一座小山坡就像登天一樣難,體會到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完,真到了山坡上,即使跪著其實也是挪不動步子,千萬不要高估了自己的實力。這次先去爬山,大汗淋漓之后,緩過勁來,其實也沒有那么艱難。下山之后,找到一家湘菜館,朝天椒做調料,再加上開水的滋潤,辣得臉和胳膊酥麻,整個人辣得欲罷不能,極致的味道又回到了家的感覺,夠爽。
第二周我們去了五磊山,此前團建去過一次,只是簡短的休閑。這次我們背著包,逛完景區之后,又找了一條小路,繞過沿著山周邊走了一圈,然后在山間小路上前進,新鮮的空氣,沒有人煙的小道,燦爛的陽光,還有走不盡的山間小路,忘我的走在那里也是享受之極。那次不小心走到了山下,停車場在山頂,又只好沿著公路上山,沿著杜湖上山,藍天白云,青山綠水,手機根本停不下來,美不勝收,徹底忘卻俗世的煩惱,沿著盤山公路,大概有十公里徒步上山,山間的泉水可以直接喝,也有人用五加侖的桶直接裝水,純天然的泉水,為后續爬山積累了經驗,留下礦泉水瓶子,然后接泉水直接喝。
第三周到北京跑了北京馬拉松,9.16那天的北京天氣極好,空氣也難得的干凈,北京的秋天干爽,一路跑下來衣服都沒有完全濕透。從天安門出發,沿著長安街,經過西單,學院路,一路再跑到鳥巢。此次跑步有跑友一路陪伴,徹底體會到了朋友陪伴的溫暖,每次跑馬都在進步,開始理解了馬拉松脾氣,長距離的奔襲需要有目標,有配速策略,要有合理的補給。有序且有節奏的控制,不再輕易的抽筋,也體會到了馬拉松的樂趣,突破自我之后駕馭馬拉松的快樂,像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終于可以放開束縛安心走路了,我想這也是一大樂趣。
此次北京馬拉松不僅完成了馬拉松本身,更重要的是見到了老朋友,輕松愉快的環境里,仿佛回到了從前,早上在體育場跑完步,一起拉伸閑聊享受陽光的恩賜,享受慢生活的樂趣,享受朋友之間的溫暖。見到了老同事,體會這一年半的變化和成長,成長的路上從來沒有離開,但又仿佛走了很遠。
第四周遇上中秋,前兩天到了溫州的雁蕩山,在大雨中登山前進,荒蕪人煙的小路上聽自己心跳的聲音,聽雨中嘀嗒嘀嗒的打在傘上的清脆,汗水和雨水裹挾在一起淋漓的酣暢,看著高山之上,巨石之下,小廟的靜謐安然,廟前菜園和菜園,歸隱山間的佛家生活讓人浮想聯翩。站在高山上,看著云霧繚繞的山峰連綿,天地之浩然,置身其間喚醒了自然的美好,人終歸是動物,對于大自然有股天然的親切感,美不可言。
品嘗當地的梅子酒,入口醇厚,有梅子余香,半杯酒下肚已然微醺,回到酒店之后,聽著雨聲入睡,妙不可言。第二天又尋著險峰攀登,在懸崖邊小路前進,在路可走的灌木叢中拽著草往上攀登,為了下山開辟新的`道路往前進,胳膊被荊棘劃破,渾身已經濕透,直到無法再下山時,才選擇折返,回到山頂上精疲力竭看著群山,喘不過氣來,慶幸自己安全上來。仔細回想那一幕幕,足以寫進年度歷史。趁著大雨來臨前,回到安全地,如計劃進行,安全回來才松了口氣。那時覺得在前不著村,后不著店,荒無人煙的山脊上,錢又能派上什么用場呢?
簡短的一個月時間,彷佛經歷了半個世紀,每次出行都是那么的精彩,回味之下,從來沒有這么精彩的活過一樣,唯有如此探尋,探索生命精彩,才不枉此生吧!
3. 成長型思維
不管是堅持學習,還是向外探索游玩,這都是在打破常規的局限。人難免懶惰和自
身認知的局限,陷入迷茫和情緒的泥淖。成長型思維,相信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假以時日,自然會打破當下的局限,獲得更好的發展,我們需要在不斷的嘗試中,尋找自己喜歡的事業,全情的投入享受其中的精彩,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兩者才能獲得平衡,不然混跡于工作,毫無成長,沉溺于生活的瑣碎,又無增長見識可言,我們終將會穩穩的平庸一生,乏味無趣大概不是我們所追求的。
4. 總結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之靜美”,是對待生命的態度,也是一種理想。努力的向
外探索的過程,也是另外一種重生,努力大膽的追求生活的美好,我想耗盡心力也為過,是生,還是死,這是個問題。既然選擇的生,那就該生如夏花之燦爛。
以上,愿我們在未來的路上,越來越精彩,也越努力越美好!
【生如夏花,別樣精彩經典文章】相關文章:
1.生如夏花經典美文
2.生如夏花經典散文
3.人生如豆經典文章
6.生如夏花精選作文
7.生如夏花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