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覺得自己的時代很差勁經典文章
一
生活在自己的成就里!正拼命用自己的成就去篡改和毀滅大自然的成就!”“可別忘了:連人類也是大自然的成就之一!”
連作家都對我們這個時代失去了信心,文學似乎與農業文明有著天然的聯系,當世界失去了最真實的聲音與光澤,蒙在世界上的那一層魅被撕掉了,文學也就失去了表達的對象,也失去了表達的激情。流行的網絡文學已經是工業生產的一部分,對此,大多數作家都持抵抗的態度。所謂“純文學”,除了用“純”字來表示自身的純度外,幾乎要在市場環境中淪陷。我聽到不止一位朋友抱怨說,發表即終結,也就是說,一部精心構筑的作品發表在刊物上那一天,就是它死亡的那一天,因為已經沒有人再去閱讀文學刊物,所以對于一部作品,連罵的人都沒有。
二
站在這樣一個時代里,我想起清末學人梁濟與他的兒子梁漱溟的一段對話。梁漱溟年輕時是革命黨,曾參加北方同盟會,參與了推翻清朝的革命;而梁濟則是保皇黨,對推翻清朝的革命持堅決的反對態度。中國近代史上的這爺兒倆,真是一對奇葩。辛亥革命成功后,梁濟這樣問自己的革命黨兒子:“這個世界會好嗎?”年輕的梁漱溟回答說:“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梁濟說:“能好就好啊!”三天之后,梁濟在北京積水潭投水自盡。
在儒家知識分子心里,最好的時代不在將來,而在過去。對于孔子,理想的時代就是已經逝去的周代,是那個時代奠定了完善的政治尺度和完美的道德標準,所以他一再表示自己“夢見周公”,“吾從周”。同理,在當代,在有些知識分子心里,最好的時代是民國時代。他們把那個時代假想為一個由長袍旗袍、公寓電車、報館書局、教授名流組成的.中產階級世界,似乎自己若置身那個時代,必定如魚得水,殊不知在那個餓殍遍野、戰亂不已的時代,一個人在生死線上掙扎的概率恐怕更大。當然,對過往朝代的眷戀往往被當作對現實的一種談判策略,這就另當別論了,與那個朝代本身無關。
三
相比之下,喜歡宋代的人可能最多。對于宋代,黃仁宇先生曾在《中國大歷史》一書中做過這樣的描述:“公元960 年宋代興起,中國好像進入了現代,一種物質文化由此展開。貨幣之流通,較前普及。火藥之發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針,天文時鐘,鼓風爐,水力紡織機,船只使用不漏水艙壁等,都于宋代出現。在11—12 世紀,中國大城市里的生活程度可以與世界上任何城市比較而毫無遜色。”
于是,這樣一個發達的朝代,就成了許多人向往的朝代。很多年前,有人做過“時光倒流,你愿意生活在哪個朝代?”的網絡民調,宋代位居第一。有網友說:
這個時代之所以高居榜首,我的想法很簡單,是因為這一百年里,五個姓趙的皇帝竟不曾砍過一個文人的腦袋。我是文人,這個標準雖低,對我卻極具誘惑力……于是文人都被慣成了傻大膽,地位也空前的高。
想想吧,如果我有點才學,就不用擔心懷才不遇,因為歐陽修那老頭特別有當伯樂的癮;如果我喜歡辯論,可以找蘇東坡去打機鋒,我不愁贏不了他,他文章好,但禪道不行,卻又偏偏樂此不疲;如果我是保守派,可以投奔司馬光,甚至幫他抄抄《資治通鑒》;如果我思想新,那么王安石一定高興得不得了,他可是古往今來最有魄力的改革家;如果我覺得學問還沒到家,那就去聽程顥講課好了,體會一下什么叫“如坐春風”。
當然,首先得過日子。沒有電視看,沒有電腦用,不過都沒什么關系。我只想做《清明上河圖》里的一個畫中人,又悠閑,又熱鬧,而且不用擔心社會治安……高衙內和牛二要到下個世紀才出來。至于這一百年,還有包青天呢。
前不久,從微信視頻里看到臺灣藝術史家蔣勛先生的一段談話,說“宋朝是中國歷史最有品味的朝代”。他說:“宋朝是中國和東方乃至全世界最好的知識分子典范。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讀書的目的是讓自己找到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讓自己過得悠閑,讓自己有一種智慧去體驗生命的快樂,并且能與別人分享這種快樂。”
對此我不持異議,因為宋代人的生活中,有辭賦酎酒,有絲弦佐茶,有桃李為友,有歌舞為朋。各門類的物質文明史,宋代都是無法繞過的環節。比如吃茶,雖然在唐代末期因陸羽的《茶經》而成為一種文化,但在宋代才成為文人品質的象征,吃茶的器具,也在宋代登峰造極,到了清代,仍被模仿。又如印刷業的蝴蝶裝,到宋代才成為主要的裝訂形式,它取代了書籍以“卷”為單位的形態,在閱讀時可以隨便翻到某一頁,而不必把全“卷”打開。我們今天最廣泛使用的字體——宋體,也是用這個朝代命名的,這是因為在宋代,一種線條清瘦、平穩方正的字體取代了粗壯的顏式字體,這種新體,就是“宋體字”,可見那個朝代影響之深遠。更不用說山水園林、金石名物、琴棋書畫、民間娛樂,都在宋代達到高峰。歐陽修自稱“六一居士”,意思是珍藏書籍一萬卷、金石遺文一千卷、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加上自己這個老翁,剛好六個“一”。他把自己的收藏編目并加以解說,編成一本書,叫“集古錄”。后來宋徽宗有了規模更大的收藏,也編了一本書,叫“宣和博古圖錄”。
但這只是泛泛地說,具體到某一個人,情況就不這么簡單了。比如,在蘇東坡看來,自己身處的時代未必是最好的時代,甚至,那是一個很差的時代。
我們就拿蘇東坡來說事兒吧。
【蘇東坡覺得自己的時代很差勁經典文章】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