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是偶然這世界上沒有天才的勵志成功文章
世人都以為,像老虎伍茲、莫扎特、巴菲特這樣在某個領域有杰出成就的人,是不世的天才,他們生來注定就要吃這行飯,我們凡人和天才無法相比,只好望其項背,自嘆不如。
然而,《財富》雜志高級編輯、專欄作家杰奧夫·科爾文(Geoff Colvin)仔細檢視了被世人尊稱為天才的神童與成功者的人生后發現,所謂的天才,其實是不存在的,那些被尊為天才且取得非凡成就的人們,多半是從非常小的時候就開始非常專業的練習。透過大量的練習,他們比其他人更早一步達到專家的地位。
例如,老虎伍茲的父親在伍茲八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培訓他打高爾夫球;莫扎特在兩歲的時候就開始練琴;巴菲特年僅十一歲時就已經把家鄉圖書館里關于理財的書全都讀完了,而且開始實地練習。
此外,科爾文還發現,擁有卓越成就的人,通常在取得專家的資格或非凡的成就之后,并不會因此而自滿,反而會不斷檢討自己的缺失,根據缺失所反應的問題進行檢討,制定專門的改善計劃,嚴格的要求自己反復練習,務必改掉缺點。
再者,科爾文還發現那些擁有非凡成就者所制定的練習,和一般人不同,一般人的練習多半是希望讓自己變成一個各方面都非常出色的人,但是卓越的天才卻只針對他所需要強化的部分特別制定練習功課,他并不希望自己成為專家中的全才,而是讓自己成為專家中的專家。
舉例來說,一個橄欖球四分衛,他只練習能夠提升其身為四分衛所必需的專業技能,其他非四分衛所需的橄欖球技能,他并不會花時間去練習。
也就是說,一個世人稱為卓越的天才,通常是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大量練習,因而有機會比其他人更早一步成為專家。成為專家之后,再根據自己的實戰表現不斷調整,進行修正,讓自己在所身處的領域里不斷進步,以成為專家中的專家。
科爾文更從腦科學研究中發現,那些針對特定項目進行大量刻苦練習的專業人士,其大腦則隨著其專長的發展而擴大,而這樣的人多半在年老之后,普通技藝都退化之后,專業技能的部分卻仍持續保留著,甚至還能夠再進化。也就是說,不斷地刻苦練習能夠活化大腦,抑制大腦退化。
更叫人感到吃驚的是,今天我們以為某些天才是生孩就具有特別的才能的看法,其實是錯的.,某人之所以走上某種領域,成為某個領域的杰出成就者,大多是年幼時一個不經意的動作被父母擴大解讀,父母誤以為自己的孩子在該領域擁有特別的能力,于是將孩子的培訓焦點放在該領域上,反復透過大量練習強化其技能的結果。
科爾文說,針對個人需要,設計可以改善缺點的大量練習,是幫助一個人成為卓越的關鍵,這練習不是普普通通或隨隨便便的一般練習,而是客制化的特殊練習,擁有具體而周全的規劃,知道所需改善的缺點在哪里,又該投以怎樣的練習來克服缺點。
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可以透過大量的刻苦練習提升自我的能力,只不過,那些練習是枯燥無聊且大多數人都無法忍受的,這也是為什么最后能夠成功的人只有一小搓人,因為這些人以反復進行枯燥的練習為樂,他們心目中有比枯燥練習更重要的事情因而能夠撐過枯燥練習(那就是對于自己所從事之活動的熱情)。
如果你對某一領域的事物有著無比的熱情,樂意數十年如一日的為了達成目標而反復刻苦努力練習,那么,遲早有一天,你能在自己所身處的領域發光發熱,無人能出其右,獲得輝煌的成就。
正確的刻苦練習,才是成就天才的不二法門,天份、才能,都不過是世人逃避面對自己之所以無法成功的借口,唯有刻苦努力,才是人類唯一擁有且無法被剝奪的天賦才能。
【成功不是偶然這世界上沒有天才的勵志成功文章】相關文章:
2.成功非偶然文章
7.成功沒有秘訣文章
8.成功沒有秘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