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師個人教學隨筆
數學教師個人教學隨筆1
一、全面備課——用好教材
(1)備知識體系
在我們課堂教學中,要對教材深入研究,反復琢磨,充分發揮教材所隱含的知識體系和內在的導向作用。要想發揮教材隱含的知識體系和內 在的導向作用談何容易,所以備課要備知識體系,提高備課的高度。
如在講概率與統計這部分知識之前,我就先拿出了高等數學里的概率與數理統計,(可以在百度里直接輸入你要查找的知識名稱即可)對事件的直觀意義,有限等可能概型,一類無限等可能概型,概率的公理化,條件概率等一些數學概念再學習,這些知識也許在我們的課堂中不可能用上,可是它可以大大縮短我們一些不必要的講解。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在我們講解某個問題時,想了一大堆語言描述和講解,繞了一大圈,就是說不到點子上,課堂時間白白浪費先不說,學生也越聽越糊涂。相反,如果我們對知識的內含和外延已有所了解,那么恰當的語言描述只需一兩句即可。所以,我們只有在備課前對這部分知識的體系有所解,再去看教材,才能真正領會到教材的編排意圖和內在的導向作用,有的放矢。
(2)備教材
教材是綱,是我們教學的藍本,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教師自己必須自己直接與課本對話而不要急于去找現成的教案。
如反比例函數的應用這節課,它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經歷分析實際問題中變量之間的關系,建立反比例函數模型,進而解決實際問題以及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增加應用意識,提高運用代數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材是以一個讓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引入的:一野外考察小組為了安全迅速通過一片濕地,他們沿著前進的路線鋪墊了若干木板,構筑成一條臨時通道,從而順利的完成了任務。讓學生解釋其中的道理。教材設計了五個小問題:1,用含S的代數式表示P,P是S的反比例函數嗎?為什么?2,在直角坐標系中,作出相應的函數圖象。3,請利用圖象對1,2作出直觀解釋。接下來教材編排的做一做是給出了電流與電阻之間的函數關系圖象,讓學生寫出函數表達式,并完成表格。教材的最后設計了一道小綜合試題。
如果我們仔細研究,反復琢磨教材的編排意圖,就會發現其中所隱含的知識體系:實際問題文字語言表達——轉化——數學關系式表達式——轉化——函數圖象表達——轉化——數學表格表達——轉化——實際問題文字語言描述,這樣我們不僅順利的完成了教學目標,還讓學生在復習舊知識的同時感受到數學的統一美。這正是教材編排的高妙之所在。
再如九年級上冊第71頁C組試題的編排,第一題,體現了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方法,而第四題又體現了從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方法。這正是教材編排的內在導向作用,如果不進行鉆研,我們就可能會就題論題,很難發現這些內在的知識體系。
(3)查閱相關的輔助資料
二、大膽質疑——超越教材
可以說數學教材是眾多教育專家智慧的縮影,也是教育部門高瞻遠矚的產物,但教材畢竟是“昨天的產物”,難免存在一些局限性,它不可能及時反應今天的新情況,新問題,這就需要我們要大膽的質疑和拓展,要在用好教材的同時超越教材。
九年級下冊課本第41頁習題第二題:設正方形的邊長為A,面積為S,試作出S隨A的變化而變化的圖象。關于自變量A的取值范圍,在去年的教課書上是A大于等于零,當時我們就對此展開了爭論,有的認為只要是整式,在一般情況下都應帶上等號,而也有的認為當等于零時正方形不存在,雖然數學式子有意義但討論沒有生活實際意義。最后,我們根據新課程的理念:要學習有用的數學,數學要服務于生活實際,大膽的作出決斷,把等號去掉。今年的教課書一發下來,我就迫不及待的查看,結果發現,在新的教課書上,已經把等號去掉了。
三、學會傾聽——擴展自己的知識視角
對于我們所選用的練習題,我相信,大多數我們大家都獨立完成并做正確,我們只是在遇到了有疑問或不理解的地方才去交流和探討,但是我認為,即使你做相當好,也十分有必要聽聽同事們不同的看法。在處理某個問題時,你側重了這方面的知識,我側重這那方面的知識,而他則側重了另一方面的知識,所以這樣的交流是十分珍貴的,它會大大減少了我們教師多年來思維定勢的教學,同時也使我們的思路更加廣闊,同學們也會對我們的數學課堂感到新奇,這樣我們的數學課才能有生命力,才能真正成為學生求知的樂園。基于這樣的思考,平時我非常注重教研組內的合作交流,并虛心傾聽,另外我也注意到利用網絡進行交流,傾聽大家的.看法,在網上我參與了初中數學教師沙龍和初中北師大版教師沙龍的討論與交流。
交流讓你產生靈感,傾聽讓你快速成長
如九年級下冊第32頁,有一塊如圖所示的四邊形空地,求此空地的面積?這個問題極其簡單,它的基本作法是把這個四邊形分割成兩個三角形,然后作高,利用三角函數或勾股定理求出高的值,利用三角形面積公式即可求得。而我們老師大都側重于三角函數及勾股定理的運算,思維定勢在這一種解法上。這時,我就在組內提出這樣的疑問,“處理圖形問題的兩大基本手段是分割與重組,我們用分割的方法可以完成了此題,難道就不能用重組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嗎?”在我們的熱烈討論中,另外一種新型的解法逐漸浮出了水面:把四邊形分割成兩個三角形后重新組合,可組合成一個等腰梯形,利用梯形的面積公式即可。后來我們把這個疑問放到了課堂上,學生的討論十分熱烈。這樣的數學課,學生參與性強也樂于去學習,學生收獲的是一種數學方法,鍛煉的則是一種數學思考,這遠比數學知識本身重要的多。
四、虛心接受批評和指導——在反思中成長
在剛來求實的時候,我最怕同事們來聽課,不用說是領導了,我更怕同事們聽了課,什么也不說?我心里會想是不是對我的課不滿意,會不會說些什么。可是到了三年級時,我發現我的這個恐懼心里已悄然消失了。
上學期楊老師聽了我四五節課,可以說每節課楊老師都進行了“狠批”,但我的心里沒有任何不高興和恐懼,反而我都會認真的傾聽和反思,并及時整理我的這種反思。楊老師每次聽完課,對我批評指導之后,我就感覺到自己又進步了很多,腦海里所留下的卻是對楊老師的敬重和感激。
五、精心聽課——提升教學本領
到許昌和焦作聽課回來后,我就在反思本上寫下這樣兩句話:聽優質課聽的是一種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聽同事的課更重要的是學習知識和本領。聽省里面的優質課,我們要認真領會他們對教材的處理,以及對深度與廣度的把握,它側重于聽,等過了一段時間后,在我們每個人的頭腦里所沉淀下來的便是形成的自己的教育理念,這也是我們自己獨特的教育理念,每個人都有但又都不會完全一樣。而聽同事們的課,我們應反復琢磨,他對問題的處理手段,以及他對教材知識的拓展,并積極的想方法幫其完善,他側重于合作共嬴的積極心態。只有這樣積極心態,我們才能從同事身上學到真本領。()我經常聽我們三年級幾個老師的課,每一次都會有很大收獲。
如劉老師那節課,對于課本中的一道例題,她讓學生說出反比例函數圖象上某一點的生活實際意義,這是我備課的時候所沒有想到的,當時我只簡但的認為是一組自變量與因變量的對應點而已。孫老師喜歡對課本例習題進行變式和拓展,九年級下冊“最大面積是多少”這節課中的做一做:原題:某建筑物的窗戶如圖,它的上半部分是半圓,下半部分是矩形,制造窗框的材料總長為15米,當X等于多少時,窗戶通過的光線最多?此時,窗戶的面積是多少?變式:若把材料總長15改為A,則矩形的長與寬的比是多少?拓展:有L為長的鋼材,要做成如圖所示的窗框,問小矩形的長寬之比多少時,窗戶的 采光性最好?窗戶面積是多少?曹老師善于對解題方法和知識的系統性進行歸納和整理,條理性很強,學生聽起來非常清析。王老師善于讓學生在練習中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運用,這樣學生先感知概念,然后再給出概念,學生理解自然而又深刻,這符合由感知到理解的新課程理念。
我的以上反思,只是我本人對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一些看法而已,或者說是我現階段的一種教學理念,不當之處,還請大家多批評扶正,謝謝大家初中數學教學隨筆教育教學隨筆教學隨筆
數學教師個人教學隨筆2
每次放學,我們班的孩子總喜歡搶占排頭,喜歡插隊。目的是想跟教師挨的近一點,以“小教師”的身份在前面帶隊。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站隊搶排頭的孩子們越來越多。
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滿足孩子們的心愿,我想出了一個辦法。站隊前,我對孩子們說:“請把你們的小手伸出來”。孩子們高興的伸出自我的小手,我走到他們身邊,一一和他們拍手,親切地在他們的耳邊說一句:“你的小手真有勁”。或者說:“你的小手熱乎乎的……”孩子們笑了,高興的也在我耳邊說一聲:“你的手也熱乎乎的。”或者說:“你的手和我媽媽的手一樣大。”“我爸爸的手比你的大……。”隨后孩子們臉上都露出得意和滿足的表情。我說:“站隊吧!”話音剛落,孩子們個個忙著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隊,沒有搶排頭的了。
應對這群孩子,我和錢教師都覺得,我們是很用心、很真誠地對待他們每一個,自我覺得是問心無愧吧。可是,再過半年多,他們將要踏進小學,很多孩子還是讓我們很擔心、很焦急啊:像黃鈺博這樣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還有好幾個,另外,黃子為的坐不住和好動、陸鴻儒的動手本事和交往本事,還有幾個孩子的傾聽本事和理解本事……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差異的確很明顯,幸好的是,很多家長在和我們的交流以后,都能進行很好的配合,我也相信,僅有從家長、教師開始,對他們的教育態度堅持一致,還能持之以恒,就必須會收獲可喜的效果。為了孩子,讓我們一齊努力吧!加油!
數學教師個人教學隨筆3
雨涵是大班的孩子,她聰明伶俐,活潑大方,小嘴異常甜,胖乎乎的,很可愛。教師們都很喜歡她,就連她犯錯時我們也舍不得批評她。今日雨涵和幾個小朋友一齊擦桌子,沒擦完就出去滑滑梯了。航宇說:“教師,雨涵沒擦完就玩去了,”我正在拖地,航宇的聲音又低,我沒聽到,也沒在意。航宇撅著小嘴和幾個小朋友說開了:“教師真偏心,雨涵沒擦完桌子就走了,教師也不批評她。”這次航宇的聲音很高,也很生氣。一句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七嘴八舌的說:“就是,就是,教師不公平,偏向雨涵”。
聽了孩子們的話,我突然意識到,孩子們的眼睛是雪亮的,以前,在各項活動中,我都是給雨涵開綠燈,使雨涵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驕傲自滿,不守紀律的壞毛病。加上我沒有及時制止,這讓其他小朋友覺得教師偏心,只喜歡雨涵不喜歡自我。我的做法既害了雨涵,也傷了全班孩子。于是,我及時向孩子們道了歉,保證再也不這樣了。孩子們點點頭。
作為教師,必須要及時檢討自我的行為與做法,因為教師的行為會直接對孩子的心靈產生巨大影響。
昨日午睡時,我提前便對孩子們說,躺下去后,把小眼睛閉上,一會兒就睡著了,好多孩子都按我的提示做,也都很快就睡著了。可是維維和震震兩個小朋友卻怎樣也睡不著,并且兩人互相影響,我走過去打了幾次招呼,可是仍然不見效,我便又使出老調“這會兒你們兩個睡不著,待會兒小朋友們起床的時候你們就別起來了,繼續留下來睡。”誰知在起床鈴響起后,他兩仍未把我說的話當會事,也和其他小朋友一樣開始穿衣服。
數學教師個人教學隨筆4
幼兒教育空間大,可塑性強。教育家孔子曾說過:“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幼兒是純凈的、無邪的,我們教育者應給受教育者一個平等、和諧的教育平臺,讓不同的孩子都受到最好的教育,讓他們成為國家、民族的有用之材,成為對社會、家庭負責任的人,這樣才無愧于教育的真諦。
數學教師個人教學隨筆5
這天中午吃飯時我發現博文的桌子下邊有水,就問:“博文你的桌子下邊怎樣有水呢”博文看了看我并沒有說話,我又說:“是不是湯灑了。”“是”博文很爽快地回答。我走過去看到博文的褲子也濕了,急忙說:“不要緊,此刻你先吃飯,等吃完了飯老師幫你收拾。”博文很高興的坐下繼續吃飯。
午睡的時候我去給博文換褲子,摸到里面的秋褲也濕了,我明白博文不是灑湯了,而是尿褲子了,我又重復的問了博文一遍,博文的回答還是湯灑了。看到博文那認真的樣貌,我說:“唉,博文你能夠小聲的在我耳邊說實話。”博文很高興趴在我耳邊說:“老師我尿褲子了。”我也湊在他的耳邊說:“不要緊,以后記住有尿去廁所。”博文點點頭。這時別的小朋友看到了就說:“老師你們說什么”我告訴孩子們:“這是我們的秘密,不能告訴你們,是不是博文。”博文看著我點了點頭。
孩子已經有了很強的自尊心,他們明白尿褲子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所以尿了褲子也怕別人明白。幼兒期是孩子自我意識的構成時期,他們開始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保護自己的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心理因素,如果我們不注意教育方式,經常使孩子出丑,將會使孩子變得不以為恥、習以為常,無形中對不好的行為起了加深作用,這樣做既維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數學教師個人教學隨筆6
我們班一個叫王浩強的小朋友,上課不認真聽講,排隊不好好排,反正不守規則的時候總是有他。其他的孩子不守規則時透過老師的教育他們會平靜地理解,但是這個寶貝一旦不守規則老師對他進行教育時,輕則會言語吵鬧,再就是大哭大叫,甚至尖叫,嚴重影響了活動秩序,也影響到其他的小朋友。不管怎樣耐心說服都無濟于事,而且最近有變本加厲的趨向。
中班的孩子,就應對自己的行為有必須的控制潛力,而且對自己行為造成的結果就應學會理解才行,可這孩子越演越烈。透過調查明白,這個男孩是第二個孩子,前面有一個不幸夭折了,父母對這個寶貝格外珍視,對一些出格的行為不能及時引導,孩子遇到需要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會大吵大鬧,通常都會得到滿足。所以這孩子把這種方法當成一個法寶,在家用,到幼兒園也拿來用,不分場合,不分地點。但是在幼兒園里小朋友不會牽就他的這種行為,老師對他的這種行為也要及時教育。
我首先和家長溝通一下教育方法,同時引導孩子有事情要用語言表達,而不是哭鬧就能解決問題的。有事慢慢說老師和小朋友都及時幫忙他,和他一塊兒做游戲、一塊兒玩。透過這段時間的教育,這孩子有了不小的改變,缺乏的只是堅持。相信我們只要堅持下去,這孩子會變成一個好孩子的。
【數學教師個人教學隨筆】相關文章:
1.小學數學教師隨筆
8.數學教師個人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