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隨筆范文
小學教學隨筆范文1
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學習有認知性學習向體驗性學習轉變。體驗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引導學生對社會生活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去體驗和感悟,從而讓學生在體驗和感悟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是語文教學的根本,到底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語文課堂?我認為主要應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自己的情感最豐富。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于“情感”。一個沒有情感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情感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或直觀演示、或猜謎語、或進行質疑……激發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師生的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也就是師生間的和諧。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么啊?課堂是情感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我在教學“請、清、情、晴”這組形近字時,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我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讓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學生說:“太陽出來天就晴,應在青的左邊放日,地上灑水就清潔是清,心里有事老想著是情”
2、注重實踐,多方面實踐感悟語言。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后,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基于這個思想,我經常搜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在教學《登罐雀樓》后,引領學生閱讀背誦了《村居》、《望廬山瀑布》、《春曉》等多首古詩,使學生們了解到了更多的古詩,而且無形中又積累了許多古代詩歌。另外,將《安徒生童話》、《唐詩三百首》、《格林童話》等書籍推薦給他們閱讀,使其領悟書中的精妙所在!總之,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教師讓學生通過“說”和“讀”把感情表達出來,讓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在生活中識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里…… 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里有資源,心里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秋天的圖畫》描寫的是碩果累累的是秋天,如何讓學生去體驗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過圖片、錄像資料展示美麗的秋天,而后,引導學生把自己美麗的家鄉介紹給大家。孩子們充滿著自豪感,飽含著對家鄉無比的熱愛之情贊美著……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2、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3、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小學教學隨筆范文2
數學看似嚴肅、枯燥,尤其在課堂教學中不如語文課堂生動、豐富,不如語文課富有感情色彩。但如果用心上好一節數學課,仍會讓你收獲到意想不到的快樂。學生學得也輕松,自然而然地愿意上數學課。要讓學生愿意上數學課一定要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有了興趣,才能認真地對待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好。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一直是許多數學教師關注的問題。根據幾年來數學教學的經歷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第一、要讓學生對數學感興趣,首先教師必須對自己所教學科感興趣,自然就帶動了學生上數學課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作一名用心的教師,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細節激發學生興趣。比如數學課本中的“你知道嗎”,從中有很多常識,如阿拉伯數字是誰發明的,它是怎樣傳到中國的?人的心臟一年要跳多少次?諸如這類的問題學生也是很感興趣的,在課堂上有意識地滲透給孩子們,他們會被數學課的豐富而吸引,自然對數學課就產生了興趣。
第二,從生活中捕捉數學,讓學生覺得數學課堂很親切,很有用處,而不是枯燥的數字累積。
數學源于生活,只有從實際出發,才能便于操作,容易理解。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滿著數學,數學教學應寓于生活實際,且運用于生活實際: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溝通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與有關數學問題的聯系,借助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中的具體事例,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求知欲,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引導他們進行研究性學習。比如在教學長度單位時,真正讓學生自己動手量身邊的物體,用自己身體部位作測量工具測量或估計路程的遠近或物體的大小長短。還有,在學習統籌方法和等量代換時不防讓學生親自體驗一下它們在生活中的作用,完全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動手做一做,換一換。
要讓數學課走進生活并不難,只要我們用心去琢磨,自己先用心去體會生活中的數學,就能引導我們的學生在生活中去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自然也就愛學數學,愛上數學課。
第三,注重學生的學習感受,讓學生作課堂的主人。
課堂上真正以學生為主體,每一個知識的學習和理解,應該做到:學生能做的一定讓學生做,學生能說的一定讓學生說。這樣,才能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著與合作者。而不是全部知識的“統帥”,全部知識都要由教師一個人來和盤托出,學生只能被動接受,這樣的教學學生自然不會產生學習興趣,更談不上創新,探究了。另外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經常給學生提供能引起觀察、研究的環境,善于提出一些學生既熟悉而又不能立刻解決的問題,引導他們自己去發現和尋找問題的答案,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多給學生一些研究的機會,多一些成功的體驗、收獲的快樂。
總之,課堂應該是富有魅力的地方;課堂應該是學生獲得自信的地方;課堂應該是師生智慧碰撞的地方;課堂應該是煥發出生命活力的地方。只要我們用心去教學,相信會有這樣的課堂,讓我們都為有這樣的課堂而努力吧!
小學教學隨筆范文3
有幸得到一株蘭花,與別的蘭花不同,一束束長長的墨綠色的葉子直垂下來,格外茂盛,像染了色的瀑布。燈光一照,閃著亮光,顯得生機勃勃,特別引人喜愛。心想:等花兒開放,一定會更美,更香!于是精心培養,時不時地給其澆水施肥。一天天地期待,一天天地等待,看著其它的蘭花相繼開放,發出一陣陣的清香,而它卻仍然無動于衷。中看不中用,也就漸漸地失去了以往的熱情,不再過問。某天突然間發現,它開花了,而且一個花柱上就開了好幾個頭,甚是好看。雖然開得遲了些,但卻仍然飄香,甚至是更香更美。想想,教育有時不是也這樣?
由于發展水平不同,學生的思維方式,智力水平也有所區別,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有的學生可能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無法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與同學在學習上有一定的差異。可是誰能說他們會一直比不上人家?等等,再等等,用你的耐心你的愛,也許他們會跟別的同學一樣,開出一朵朵艷麗的花。
關愛+等待,花兒欲放
以前,班上有位學生,五年級了,還不會寫幾個字,內向,一天說不了幾句字,而且臉上手上脖子總是黑乎乎的,冬天尤甚。每個星期,我都跟他說:回到家里,你應該好好地洗洗臉,洗洗手。你現在已經很可愛了,洗干凈了之后,就更帥了!可是,下個星期來,照樣如此。跟這講事跟其他老師一說,才明白原來,從小他媽媽就離開了他,而爸爸又常常生病,沒有照顧,家境困難。那個星期,我帶他來到寢室,為他打了熱水,拿了香皂,為他洗臉洗手洗脖子,告訴他:雖然媽媽不在,但是老師同學疼你,你以后要更加愛惜自己。回到教室,我問其他學生:他帥嗎?他可愛嗎?帥!可愛!他笑了,跟花一樣美。我期待著,用這愛,靜待這朵花兒的綻放。
鼓勵+等待,花兒綻放
一年級新生來報到,我讓學生一個個上來自我介紹。學生們一個個地介紹著,都能用普通話流利而順暢地講著,情不自禁地露出滿意地笑容。輪到陸軍時,他低下著,手不停地絞動著衣角,不說一句話。感到很奇怪,但還是親切地問:“你叫什么名字?告訴老師好嗎?”他抬頭看了我一眼,而后又低下了頭。周圍的學生已經坐不住了,有的說:“陸軍,告訴老師啊!”也有的在嘲笑:陸軍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說,哈哈哈!我示意讓大家靜下來,走到他面前,微笑著跟他說:“原來你叫陸軍啊,你的名字真威武,是解放軍的一種呢!你肯定能夠像解放軍一樣勇敢,對嗎?”陸軍點了點頭,沒有說話。我又繼續說:“你能不能像解放軍一樣,大聲地喊自己的名字呢?”他抬起了頭,我向他重重地點點頭。“我叫陸軍!”他說話了,還說得如此有力。我給他掌聲,其他學生也跟著給他掌聲。現在的他看上去好像充滿了活力與自信,甚至有時也能主動地來找我說話。而且不管是朗讀還是說話,都顯得很有勁頭。
都說教師的精神生活是富有的,這樣富有的精神生活其實就在平時教育、引導學生的細節之中。有時,遇到了學習或者其他方面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應該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愛護,多一份耐心,教育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課堂中,教師應該等待,因為對于學生而言,燦爛的智慧火花定是綻放在教師的等待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如果教師用鼓勵的目光等待,用四兩撥千斤的點撥等待,用平靜的心態等待,更用實實在在的時間等待,那么,我們的學生,定會靜下心來,沉進去,想開去,最終柳暗花明,豁然開朗。
在課堂外,教師更應該耐心等待。對于后進的學生,花精力去等待;對于犯錯的學生,用未來去等待;對于調皮學生的諾言,拭目以待;對于優秀的學生,允許學生快樂的等待。在學生在這耐心地等待里成長,讓心靈之花在這耐心地等待里開放!
給每一粒花苞綻放的權利,并耐心地等待他們的美麗。是啊,來年值得期待,美好的將來更值得翹首,讓我們用尊重賞識、用愛、用耐心去等待著花苞的綻放!
小學教學隨筆范文4
為了營造“創新教育,高效課堂”的教學氛圍,促進中小學專任教師樹立反思意識,養成反思習慣,總結課堂教學經驗,交流課堂教學感受,從而提升教師專業技能,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按照教體局關于開展中小學教學隨筆評比活動的要求,xx中心校制定方案,認真組織,扎實開展評比活動,各校也都按照要求積極開展了撰寫教學隨筆活動,現將評比活動總結如下:
一、參評情況
(一)參評率。按要求,所有專任教師都要參加評比活動,按照現有任課教師數,應上交作品81篇。其中,初中24篇,中心小學15篇,二小22篇,袁爻13篇,高村7篇;實際上交作品77篇,其中,初中23篇,參與率95.8%;中心小學14篇,參與率93.3%;二小21篇,參與率95.5%;袁爻12篇,參與率92.3%;高村7篇,參與率100%。全區總參與率為95.1%。
(二)下載率。經過對所有上交作品的審閱,發現大部分作品為網上下載。其中,初中下載14篇,下載率60.9%;中心小學下載9篇,下載率64.3%;二小下載18篇,下載率85.7%;袁爻下載11篇,下載率91.7%;高村下載7篇,下載率100%。上交作品中,網上下載的共59篇,下載率76.6%。
(三)合格率。教體局于11月份下發了《關于對上報紙質材料公文格式進行規范的相關說明》,并要求各校認真組織學習。在教學隨筆評比活動方案中,又對上報作品的格式要求進行了強調,但各校仍沒有嚴格按照作品格式要求上交材料,盡管有的作品是原創,但仍不符合格式要求。其中,初中合格9篇,合格率39.13%;中心小學合格5篇,合格率35.71%;二小合格3篇,合格率14.29%;袁爻學校合格1篇,合格率8.33%;高村學校合格0篇,合格率0.00%。全區共有18篇作品基本合格,總合格率為23.38%。
(四)推薦率。按照教體局分配任務,xx需上報15篇優秀教學隨筆參加教體局評比,經過反復篩選,除去網上下載的59篇作品外,從基本合格的18篇作品里又選出14篇,經過進一步修完善后,推薦參加教體局評比。其中,初中推薦6篇,推薦率26.09%;中心小學推薦4篇,推薦率28.57%;二小推薦3篇,推薦率14.29%;袁窯推薦1篇,推薦率8.33%;高村推薦0篇,推薦率0.00%,總推薦率為18.18%,沒有達到推薦作品數。
二、存在問題
(一)不重視。各校雖都安排布置了此項工作,但重視不夠,沒有嚴格按照活動要求扎實開展校內的評比活動,整個活動校長不管不問,上交作品不看不評,完成時間拖拖拉拉,不看質量,只湊數量,導致評比活動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開展一項活動,如果不是中心校及時督促,恐怕忘記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二)不負責。各校雖有活動的具體負責人,但沒有認真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對教師上交的作品不審閱,不把關,任其網上下載,甚至個別業務領導的作品都是網上下載。這是什么態度,又怎能樹立表率。我們一再要求不準下載,必須原創,而我們的一些領導和老師就是把這些要求當成耳旁風,還總是以忙為借口,隨便下載一篇應付了事,說到底就是態度不端正,任何借口都是狡辯。
(三)亂抄襲。作為教師,從教經歷中,都會發生過精彩的`教育故事;課堂教學中,都會有滿意或不足之處;與學生的交往中,都會有令人難忘的往事。如果讓每位教師敘述教育往事,總結教學經驗,反思教學過程,一定是津津樂道,有自豪,有遺憾,有困惑,有感動,甚至可以編輯成冊。但為什么就這么一篇隨筆卻把我們給難住了?我覺得不是我們的老師不會寫了,也不是不知道寫啥了,而是懶了,懶得動筆了。試想,如果我們不嚴格把關,拿著抄襲的作品去參加比賽,結果會如何?丟人!可笑的是,在上交的抄襲作品中,還有10個教師的作品一模一樣。不僅抄襲還心存僥幸,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更可笑的是跨學段的英語學科竟然抄襲的一樣,真佩服她們的智商。
(四)搞應付。說到應付,不僅僅體現在這次的活動中,我們的學校在很多工作中都存在有應付思想。教育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更不允許有應付心理,我們面對的是學生,我們從事的是育人事業,對待任何事情都必須認認真真,開展各項工作都必須扎扎實實。要時刻牢記我們是教師,我們對待工作的態度就兩個字,認真。
為了把局黨委“崗位練兵,校長比武,爭先創優,特色建設”精神落實到行動中,我們必須理清思路,端正態度,細化目標,明確職責,規范管理,切不可浮躁,更不能應付。作為校長一定要有擔當,一定要率先垂范,切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帶領全體教師,扎扎實實練兵,認認真真比武,積極爭先創優,抓好特色建設,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推動學校各項工作再上臺階。
小學教學隨筆范文5
孩子犯錯是很平常的事情,對大人來說微不足道的小事,對孩子而言就是天大的錯誤。當孩子犯錯后,換一個角度看孩子,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孩子犯錯往往喜歡逃避職責,這樣對他的成長是不利的,一個不敢應對自己錯誤的人,無法承擔重任,也無法應對紛繁復雜的世界。
我們班上孩子,在以前,犯錯是不敢主動承認的,原因很簡單,怕老師責罵。之后,有同學犯錯了,我沒有直接罵,而是講出他犯這個錯誤的后果,引導他們。此刻漸漸有人,發展到,只要自己犯錯,都會主動和老師說。這些是我比較欣慰的。
小武,經過一年多教育指導,學習上用心性不穩定,紀律上改變很多,不會無緣無故去打人。上個星期五,他第一個,早早的來到學校,能夠看出他對學習的激情是很好的。但是,由于自己沖動性格,在沒有鑰匙的狀況下,一腳把門鎖頭踢壞了。這件事,我在班上問起時,他一一承認,但是,當應對要和他爸爸講的時候,他卻退縮了。
活動課的時候,他來辦公室找我,一副犯錯后悔悟的表情。“老師,你能把爛掉的鎖頭給我嗎?”我不明白他要干嘛,但是尊重他的意愿,把鎖頭給他了。之后,小平跑到我的辦公室說:“老師,門被小武修好了。”我好奇的問:“怎樣修的?”“用筆修好的。”我準備看看小武的杰作,走上樓梯看了。用筆殼雖然插不穩,但是,也能夠把門閉合。在那里,我看到了孩子小小的創造力。如果,鼓勵他繼續發揮自己的腦袋,發明創造,他將越來越聰明。
小平告訴我,小武害怕讓他的父親明白這件事。我特意接近小武,和他聊天,告訴他,他能主動承認錯誤,并且試圖想辦法自己解決,是一個十分有擔當的人;修復門頭,雖然不實用,但是,也說明,你是個善于思考的孩子。如今,就差應對了,你不敢跟父親講是因為不敢應對你爸爸。怕他明白后的反應,或者是害怕父親失望。其實,只要你的態度誠懇,并且告訴他不會再犯錯了,他是不會怪你的。主要是自己要做到。事后,他采納了我的意見,他父親也主動給我打了電話。
在這件事上,我并沒有因為這個孩子的錯誤而生氣。反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收獲。教育孩子的錯誤,要學會從另一個角度看待錯誤。
小學教學隨筆范文6
最近我驚喜地發現,孩子們變得活潑了,膽子大了,課堂變得活躍了,學生都敢于提問,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但是,我們卻常常看到這樣的境頭:當一個學生的發言還沒完,旁邊的學生卻高高地舉起了手,大聲嚷到:“老師,我來,我來……”當教師指名一位學生回答時,其余舉手的同學都異口同聲地嘆起氣來,垂頭喪氣,根本顧不了聽講;當老師講得津津有味時,學生卻在旁若無人地干著自己的事……
凡此種種,不由得引人深思。自古以來,培養學生傾聽能力和品質一直是我國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家無不強調“聽”在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性,可惜的是近年在反對傳授式教學的背景下,人們在盡量回避“用心聽講”的字眼,甚至面對學生是否用心聽講也難以有適當要求了,導致有的學生養成了不愿聽講、不會聽講的習慣。學不會傾聽,如何學會思考?如何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張揚個性不代表可以肆意插嘴,民主平等也不代表可以無視紀律。
那么,我們如何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讓學生正確表現,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呢?
一、明確目標,引導傾聽
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動,表現欲強,絕大部分學生喜歡別人聽自己說,而沒有耐心去聽別人說,因而課堂上常常是學生在回答問題,另外的同學卻在干別的事情……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事可做,認為這不關他的事,教師這時應該給學生明確的目標,這部分學生應該干什么,告訴他們“聽”也是目標,在“聽”中學生能發現更多的問題,在“聽”中能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總會抓住機會鄭重其事地強調:聽與說同樣重要。說是表達自己,讓別人明白,聽是尊重別人,弄懂別人的意思,說要大膽,聽要專心,老師欣賞積極發言的同學,同樣也喜歡專心傾聽的同學,在專心傾聽的基礎上,再踴躍發表自己的見解,那才是最好的學生。我經常會說:“請其他同學在聽的時候,思考他說得怎么樣?”“誰還有補充嗎?”“誰還有更好的意見?”等。學生只有認真傾聽別人的答題后,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與別人雷同。
二、創設情境,樂于傾聽
事實上,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的每一分鐘都全神貫注,聚精會神是不可能的。現代心理學證實,即使同一個人,不同時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時間長短及注意點分布情況也不同。興趣永遠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但傾聽對于好動、活潑的兒童來說無疑是無趣的。但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就是要想方設法從這種無趣中尋找和創造樂趣。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新教材中引入了許多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形象,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結合課題引入一定的故事。
三、恰當評價,鼓勵傾聽
“給兒童以勞動的快樂,學得學習成績的快樂,喚醒隱藏在他們心中的自豪感,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條金科玉律。”(蘇霍姆林斯基)社會心理學家也認為,受人贊揚,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動力和自身價值。正確適當地評價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學生“傾聽”的重要手段。所以在“聽”的培養中,教師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贊揚,讓學生能夠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如我經常會說:“你聽得最認真,這可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呀!”“這么一點小小的區別都被你找出來了,你可真了不起!”“你聽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幫了他的大忙。”“大家看,這位同學不僅聽懂了別人的發言,還加進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個眼神,一句贊揚,一個微笑,不花時間,不費力氣,卻能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我們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用真誠的話語鼓勵他們,課堂上學生怎么會不認真聽講呢?
【小學教學隨筆范文】相關文章:
3.體育教學隨筆小學
4.體育教學隨筆范文
7.小學英語教學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