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隨筆
雙向情感障礙、重度抑郁、重度焦慮、精神分裂前期、強迫癥……
聽起來可怕嗎?這些聽起來陌生又專業的名詞基本上概括了我悲慘的2014年。哦,對了,痛苦的還有我的母親。
記得第一次母親把我帶到七院診斷時,她整個臉上的器官都皺巴巴地擰作一團。她看起來好小。她顫抖著手用細微的聲音不停重復著“柳依啊,你和他們不同,你不屬于這”。她說話的時候那雙通紅的眼睛好像隨時都要滲出淚來。
這場景一直讓我心疼。
后來醫生讓住院,第六區。我是里面最小的`病人。照例母親應在頭幾天的時候在病區里防著我。我像所有電影里叛逆期小孩一樣厭惡著我的母親。我生氣,嫌棄她,吼她,讓她離我遠點。從此,我永遠將自己封閉起來,再也不愿看不到她。她也不刻意跟著我。但我知道,她一直在門外呆坐著,心,時刻繃緊,嘆著氣。
第一次出院回家,我從二樓的小陽臺跳出,隨手搭了輛的士去了錢塘江邊。她一大清早找到我,強行讓我吃了一顆藥后,將我送進了醫院。記得在極端暴怒中我扇了她一巴掌。我痛苦地說:“我真的不想入院,我真的沒病。”她癱倒下來在地上哭:“媽媽錯了,媽媽錯了。”不知怎的,從來不哭的她最近總是在哭。但她還是沒有讓我出院。她似乎下了狠心,再也沒來見我。有時她來醫院繳費,送東西,哪怕來了也不見我。我一個人在充滿“異類”的病區里生活。我開始想念她曾經在我身邊的感覺:在病房里搭了個小床,有病人不停地鬧哭時,她拉著我的手,我什么也不怕。
后來我出院了,終于見著了她。她老了許多,一臉憔悴。我心一驚。
然后我們去了青島,說是來旅游放松。她帶我去找了一個心理醫生。每次我有難處的時候就坐在那里聊上一下午。專家好像人很好。母親說收費也不貴。事情好像一點點在變好,我越來越溫順了,甚至會防她去教會。我記得平安夜那天,我打翻了一個蛋糕,我原以為她要怪我,結果她只是無奈地搖了搖頭,替我收拾好了殘局。問她,她說:“因為我知道我女兒就是這樣的啊,我一直在等她長大。”
嗒,心里好像有東西一頓。
我開始細細打量這個收斂了好多脾氣的母親。她瘦了好多,也曾聽她委屈地抱怨:“你看看,為了你頭發都白了好多,以前都沒有的。”她原本火爆的性格因為我一點點軟下來。她也好久沒有買過新衣服了,穿來穿去就那么幾件。
后來我知道,青島的專家一小時收費2200,哦,這就是我揮霍資本。
我的母親啊,這前半生,經歷過親人離別,婚姻破裂,從一個充滿歧視的小鄉村獨自來到了杭州,為了堅守一定要帶著女兒的條件拒絕了好多男人。這樣飄飄蕩蕩堅韌強勢了一生。在她女兒面前卻被擊倒成一束無依無靠的枯草。
【母親隨筆】相關文章:
1.母親養花隨筆
2.母親親情隨筆400字-有關母親的親情隨筆-關于母親的親情隨筆
3.寫母親的優秀散文隨筆-有關母親的優秀隨筆-描寫母親的優秀隨筆
4.母親的恩情隨筆
5.散文隨筆《母親》
6.母親去世了隨筆
7.母親節隨筆
8.關于母親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