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一場修行的雜文隨筆
沒靈感寫不出時的焦慮
。ㄒ唬
經常坐在電腦前,明明有一個很好的靈感或素材,寫了一段文字之后,發現離題了,所寫的文字跟前一段總結對不上,于是再一次重讀,修改。
修改完后再寫,改好了那一段,靈感卻不見了,沒辦法接下去寫第二、第三個觀點,整個題材就這樣被我打進冷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是經常寫文章時遇到的情況。
直到我看到這遍文章時,發現自己之前的一些做法是錯誤的,在寫作的過程中,我太在意他們的結構和邏輯。其實大腦是有很多想法的,只是被我叫停了。
我應該要遵循以下的原則:
1:手應該不停地寫。(不要停下來重讀你剛才寫的那一行,那只是在拖時間,并在設法掌控你正在說的話。)
2:不要刪除(那是在編輯你寫的東西,就算寫出來的并不是你原本打算寫的東西,也隨它去。)
3:別擔心拼錯字、標點符號和文法。(甚至別去管是否把字寫出了格子,或超出線。)
4:放松控制。
5:別思考,別想著要合乎邏輯。
6:直搗要害。(倘若你寫出了可怕或者太過赤裸裸的東西,那就一頭鉆進去,其中說不定蘊藏了很多能量。)
我記得幾年前,決定投稿時,坐在電腦上的那個我竟然一個字都敲不出來。很痛苦,內心有一種恐懼,沒自信。不自然其實就是寫不出文章的最大敵人,我越是渴望得到更多的贊同,雜念越多,內心越痛苦。
直到我看到這些文字,就算寫出來的都是廢話也好,你也要堅信他們只不過是你眾多作品之一,可以是垃圾,也可以是一種練習,只要你能堅持下去就可以。
今天是服裝設計學院舉行了原創T臺走秀,其中一位男生,至少在我看來,并不是那么的聰明,做事粗心大意,丟三落四。但是兩年后的今天,站在這個T臺上的模特穿著他所設計的服裝在走秀。
聰明、認真、努力,這些在我看上去都是褒義的名詞,真的比不上一直的堅持和毅力,我承認,我就是這樣的人。我就是缺乏毅力的那種人,很多時候,我不管做什么事情,一開始時都信心滿滿,卻不能善始善終。一旦遇到失敗時,就很容易放棄,最后獲得碌碌無為這四個字。
被放棄的原因,多數都是外在環境的變動所引起的,這讓我無從適應。這個問題如果我還選擇繼續逃避,不管以后我再做出什么樣的興趣愛好的投入,或許結果還是一樣。因為的本性就是這樣,我能開一個好頭,卻不能給一個善終,盡管我常常認為自己生處于一個最好的年代。
在最好的年紀遇到你,是我的運氣
。ǘ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兩個同頻、有距離的音叉,會因為其中一個被敲響而發出同樣的聲音,這就是“同頻共振”的效應,也是“吸引力法則”“量子糾纏原理”,因此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心有感應”絕對不是巧合,而是“同頻共振。”
聲音也好,念頭也好,光也好,都是看似無形又有形,卻實實在在存在。他們的存在的方式即能量,可以超越時空、用人類意識感覺不到的方式傳遞著、存在著、影響著我們。
有感覺和可以意識到這感覺,是兩回事。
所以,想念一個人,對方會有感覺,但這個人是否可以意識到這個感覺和對這個感覺做出回應,就不一定了。
有感覺和可以回應這份感覺,也是兩回事。
從今年開始我一直都在想念他,他是有感覺的,但是一直都沒有做出反應,離開八年了。不知為何今年的`我特別想念,是因為年初一月的時候,我做了一個夢。我為什么會在那個星期里一直都在作同一個夢?是你有話跟我說嗎?我只知道我那個時候的狀態是很差,你在哪里?你能接受到我發出去的信號嗎?
之前我一直都在懷疑,但是,今天我看到這篇文章之后,我不再懷疑,我更堅定,你是有感覺的。所以我愿意花一點時間去想念你。這件事情,我只想埋藏于心,不想被任何人打擾,寫關于想念你的文章還真不少。
它是我內心的一個真實感覺,你會以何種方式感應到它?會通過我的文字嗎?歡迎你的到來。我知道你一定會找到我,我知道你一定會過來找我的。而我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讓你重新認識我,我要如何把我們從朋友的關系轉化成戀人的關系,然后我就可以說:只要最后還是你,晚一點都沒關系。
【寫作是一場修行的雜文隨筆】相關文章:
7.生活隨筆: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