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鄉飲酒禮雜文隨筆

時間:2018-12-21 12:09:28 隨筆 我要投稿

鄉飲酒禮雜文隨筆

  鄉飲酒禮,是由官府主持的鄉人聚會飲酒時的禮儀,自先秦出現以后,一直到清朝光緒年間才被廢止。其作用是勸勵人們尊敬長老,強調尊卑之序。有了科舉考試之后,也通行于儒學。《新唐書.禮樂志》載,唐太宗時期,州貢明經、秀才、進士以及旌表孝悌,均須舉行鄉飲酒禮。到了明朝,朱元璋不僅用它來懲惡揚善,還把它的形式也發展到了極致。

鄉飲酒禮雜文隨筆

  朱元璋對于法規宣講的重視,可謂前所未有,做到了年年講,月月講,不僅有各種宣傳,輔導講解,甚至還要求人們熟練背誦。對于普通百姓,是「每季行之于里中」;對各級官員也沒有絲毫放松,“其武職衙門,各衛親軍指揮使司,及指揮使司,凡鎮守官,每月朔日,亦以大都督府所編戒諭書率僚佐讀之。”在鄉飲酒禮中,他也沒有忘記突出宣讀法規的內容。洪武十六年還頒行了統一的程式,規定府州縣各級,每年正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于儒學行鄉飲酒禮。酒肴則于官錢約量支辦,那就是屬于公費招待的。儀式開始時,照例有個主持者的開場白:“恭惟朝廷、率由舊章、敦崇禮教。舉行鄉飲。非為飲食。凡我長幼、各相勸勉。為臣盡忠。為子盡孝。長幼有序。兄友弟恭。內睦宗族。外和鄉里。無或廢墜、以忝所生。”接著就是唱讀律令了,這時,“有過之人、俱赴正席立聽。”他們必須恭立在正席周圍,一直等到宣讀完畢才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這種儀式不僅行與儒學,還行于鄉間里社,以一百戶為單位進行。“除乞丐外,其余但系年老者,雖至貧,亦須上坐,少者雖至富,必序齒下坐,不許攙越,違者以違制論!”同樣,有過犯之人,不管是否年長還是富人,“須坐于眾賓席末,聽講律、受戒諭。”如果他們不肯去赴會,或者敢強橫、依仗權勢強行坐到了不該坐的上位,就屬于“頑民”,那是要受到流放邊遠處罰的,主持者及與會的眾賓,如果不能秉公品定,或者失察,讓他們坐了不該坐的上位,也是要與之同罪的!飯桌上的褒獎和羞辱,也用于官員的考核,《明太祖寶訓》說:官員們“考績來朝,稱職而無過者為上,賜坐而宴。有過而稱職者為中,宴而不坐。有過而不稱職者為下,不預宴,序立于門,宴者出,然后退。”

  宛平縣令沈榜在他的'《宛署雜記》中,記載了與大興縣共同舉辦一次正月鄉飲酒禮的具體規模是:上席六卓,上中席五卓,中席二十六卓,下席八卓。有趣的是,各個等級所上食品種類大致相同,卻分別用銀二兩,一兩三錢,六錢三分和三錢三分。所用豬、羊、牛肉分別為八斤,五斤,三斤和二斤。上席僅這三種肉,加起來就達二十四斤!此次所花銀子為柒拾柒兩一錢伍分,而一頭牛的價錢為八兩銀子。

  因為鄉飲酒禮中的座位是關鍵,所以朱元璋對此多次強調要認真對待。洪武十八年,他又大誥天下:“鄉飲酒禮,敘長幼,論賢良,別姦頑,異罪人。其坐席間,高年有德者居于上,高年淳篤者并之,以次序齒而列。其有曾違條犯法之人,列于外坐,同類者成席,不許干于善良之席。主者若不分別,致使貴賤混淆,察知或坐中人發覺,罪以違制。姦頑不由其主,紊亂正席,全家移出化外。”可謂做到了物以類聚,表彰了守法者,羞辱了作奸犯科者。反正好人是從壞人里挑出來的,壞人也是從好人里挑出來的,流放到邊遠地方的人還可以重新排座次。但強烈的光線照射出的陰影也必然特別濃重,坐上席、下席的,老是那幾張固定面孔的逐漸流于形式,似乎也未必真能起到多少懲惡揚善的效果。

  洪武二十二年,又有了具體化的規定:“凡良民中,年高有德,無公私過犯者,自為一席,坐于上等。”而“有因戶役差稅遲誤,及曾犯公杖私笞招犯在官者,又為一席。”他們就只能坐于中門之外了。那些“曾犯姦盜詐偽,說事過錢,起滅詞訟,蠹政害民,排陷官長,及一應私杖徒流重罪者,又為一席”,他們被安排在東門之內。三種人善惡不許混淆,連每席執壺供事的人,也要各用同一類人家的子弟!于是,壞人想變成好人也就難了,好人也只要但求無過就萬事大吉了。

  舉行鄉飲酒禮的最重要目的,應該是提升社會人群的道德水平,朱元璋卻更多地用來為他的法規和說教服務。且不說過分地重于空洞的形式總會讓人厭煩,從其根子上來說,還是只看到了浮在表面的奸民不守法,官員貪腐難禁,而沒有充分地認識到要去下更大的功夫,去用正確的思想理念,培養提升他們的道德水準來比較徹底地解決問題,但這也是那個時代朱元璋們難以做到的死穴。

【鄉飲酒禮雜文隨筆】相關文章:

1.春色里的鄉飲酒禮經典散文

2.心中的桃源鄉雜文隨筆

3.聊雜文隨筆

4.職場雜文隨筆

5.夢中隨筆雜文

6.夢境雜文隨筆

7.雜文隨筆散文

8.感動雜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