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手抄報作文匯總八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手抄報吧,手抄報版面編排和美化設計也要圍繞著主題,根據主題和文章內容決定形式的嚴肅與活潑,做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樣的手抄報才是好的手抄報,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手抄報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手抄報作文 篇1
星期一,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項作業,讓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制作一張有關頤和園的手抄報。
第二天,我們帶著收集、整理好的有關圖片、文字等資料來到了學校。上課鈴一響,大家就興致勃勃的開始干了起來。
我們分工合作。首先把手抄報的邊框畫好,接著由我負責設計和繪出手抄報的插圖。我先畫了一棵高大的蘋果樹,樹下盛開著一叢叢形態各異的花朵,再畫一座座亭臺、樓閣,最后畫一只只有著點綴作用的小鳥。插圖畫好后,我們開始把文章一一摘抄進了手抄報,基本工作做好了,現在只差上色了。
瞧!大家干得多起勁啊!張瑩莉同學把花朵涂上了五彩的顏色;辛琳同學給錯落有致的亭臺、樓閣披上了一件金色的衣裳;一只只小鳥經過郭子弘和郭楷同學的涂色后,顯得栩栩如生,似乎展翅欲飛;陳家揚同學給蘋果涂上紅彤彤的顏色……下課鈴響了,我們的手抄報也完成了。
我們一起欣賞著這張經過大家團結、努力所制成的精美的手抄報,心中感到無比開心,因為這是我們用勞動換來的豐碩的果實。
制作手抄報真是一個有趣的事情!
手抄報作文 篇2
數學是多么有趣啊,我決定做一份名為《數學小報》的手抄報讓大家更好的了解我們課堂中的數學。下面我就講講我是如何制作手抄報的吧。
首先,我去圖書館找了有關數學之類的書,并認真把我需要的內容摘抄了下來,但我覺得這樣還不夠,于是我就上網去找資料,我把我找到的資料復制下來,然后我把所有的資料進行了整理。我把它們先放在了一旁。
我開始設計版面了,我找來直尺和鉛筆,我小心翼翼地在 紙上畫上了格子,然后在紙中間寫上了“數學小報”這四個大字,再用彩筆將它們涂上顏色,之后再在這四個字的旁邊畫上了一些圖案,有小花、小草、大熊貓和小猴等。
接著我將我找來的素材依次抄在手抄報上,我再用我的巧手將手抄報美化了一番,檢查了一遍有沒有錯別字。最后我再標題下署上了自己的大名。一份手抄報就完成了。
通過這次做手抄報,我知道了只有認真地做好每件事,才會取得成功。
手抄報作文 篇3
今天在作文課上,老師讓我們分成四個小組,每一個小組四個人一起合作完成一張手抄報。大家興奮得手舞足蹈。
老師給我們每個小組都發了一張八開紙。林同學和我早已準備好了材料,我倆負責設計畫畫,其他兩位同學也帶來了制作的材料,他們協助制作并提意見。
我們一起商量確定了手抄報的題目——喜迎春節。林同學用鉛筆把題目畫了下來,我在用黑線筆描了上去。接著,林同學畫了一條卡通版的龍,這時我和林同學用黑線筆勾畫輪廓,再用橡皮把鉛筆畫的線擦掉。接下來,我讓其他兩位同學涂色。他們把“喜”涂成深紅色,“迎”字涂成淺黃色,“春”字涂成翠綠色,“節”字涂成天藍色,再用淺黃、深紅和淺紅給龍穿新裝,使它更顯得生氣勃勃了,整個題目的版面色彩斑斕,引人注目。
版面設計完畢,我們就開始把文章抄下去。我看了看表,發現快下課了,根本沒時間把文章抄下去,就提議說直接把資料剪貼下去,可是林同學卻說太老土了,堅決反對。就這樣,風平浪靜的合作還是起了“波瀾”。幸好老師來了,聽到我們的爭論,她也支持我的看法,所以為了我們能準時完成,決定直接把文章貼下去,再用書簽裝飾一下,最后在空白處巧妙地添上了一首古詩《春曉》。這樣,一張手抄報就大功告成了。
我們一起欣賞這張美麗的手抄報,大家都開心不已。團隊合作制作手抄報,既能讓我們學多一點知識,又能增進同學們之間的友誼,真是一舉兩得啊!
手抄報作文 篇4
春天像一只鬧鐘,它喚醒沉睡的小草,給大自然增添一份色彩;春天像一個指揮家,它打碎河上的冰,讓眾多河流呼嘯奔騰;春天像一幅畫卷,它收集大自然的色彩,讓花兒們爭奇斗艷!
沉睡的動物從夢中醒來。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它們張開翅膀成群結隊的從天邊掠過,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它們向美麗的春姑娘招招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鳥兒們嘰嘰喳喳地唱著歡快的歌兒。春姑娘似乎也激動了,給了燕子一個溫暖的擁抱,真舒爽。
春天是一個播種的季節。農民伯伯拉著身經百戰的老黃牛,起早貪黑地走下那片帶有春天氣息的田野,辛勤地耕作著,那晶瑩的汗珠一滴一滴地灑在這片田野中,甜蜜地跟泥土睡在一起,這汗水中摻雜著農民對豐收的期盼與憧憬,他們一定會得到回報的。
春天,一個快樂的季節,孩子們高興地放著風箏,那風箏有紅的、有藍的、有黃的、有綠的、也有沒有顏色的……那風箏越飛越高,滿載著他們遠大的理想。那可愛的小昆蟲,無憂無慮地在茂密的草叢中捉迷藏。植樹的人們興高采烈地唱著歌,歌聲傳到每一個角落。
春天是一泓清泉,滋潤我們的心田;春天是一幅畫卷,裝扮我們的世界;春天是一首詩歌,優美我們的生活。
手抄報作文 篇5
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來自:作文大全 早上媽媽就收到了一條短信:元宵之夜月兒圓,合家歡樂吃湯圓,甜甜蜜蜜滿心間,幸福一年又一年.媽媽看完后滿臉笑容,直夸OK.元宵節最熱鬧的就數晚上,因為人人都團聚在一起吃團圓飯、看花燈、吃湯圓……熱鬧非凡。所以晚上吃完團圓飯,我便要求媽媽帶我去景芳二區看花燈。一走進,只見許許多多的彩燈繞在樹上,使樹爺爺妖艷萬分。再往前走,抬頭就看見了一只雄偉的大公雞,公雞旁邊還圍著一只肥肥的母雞和許多只可愛的小雞,他們一起還在“大合唱”。往左走就有一個小娃娃穿著肚兜在采藕,可愛極了。往右走有一只會“喔喔” 叫的公雞,好象在提醒我們每天早睡早起。在“公雞叫明”的旁邊有只愛美的雞,身上都是五彩的羽毛,好似正在和其他的雞爭艷。“愛美雞”的前面有一對金童玉女正在和大家拜年呢。這條街晚上可是歡聲笑語,五彩繽紛啊! 回到家后,我吃了碗甜甜的'湯圓,嘴里甜,心里也甜了。新年就這樣過去了,向我走來的是新的一年的目標……
手抄報作文 篇6
今天,我在畫畫班學了剪紙。
一開始,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張拷貝紙和一張彩紙,并教我們怎樣剪紙。聽完老師的話,我就拿起剪刀開始咔嚓咔嚓地剪,不一會兒,就剪出一朵漂亮的小花,接著,我又試著剪了冰激凌、糖果、大樹、蘑菇、葫蘆娃娃、松樹、西瓜、蘿卜。最后,老師又給每個人發了一張白色的紙,讓我們把自己剪的都貼在上面,我就拿起膠棒把我剪的都貼在上面。這時,老師剛好走了過來,看見我貼的東西,夸我剪的好。
時間過得好快呀!不覺得,放學的時間到了,我急急忙忙地和老師、好朋友說了聲再見,迫不急待地趕回家。回到家,我拿出我的作品給媽媽看,媽媽夸我畫的好,還獎給我一個泡泡糖,我高興地說:“謝謝媽媽!”
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因為我學會了剪紙。
手抄報作文 篇7
周日,我閑著沒事,便試著做一個環保的小電風扇。
首先,我找來了一些沒用的材料:口香糖盒,廢布條、廢電線、四驅車馬達、礦泉水瓶蓋…….等等。
我先把廢布條剪成扇葉形狀,中間打一個洞,再裝到四驅車的馬達上。可是,難點出現了――-扇葉根本就不能固定。可要做到既不損壞質量,也不影響美觀,又有什么辦法呢,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想了很久,也沒想出來。突然,我靈機一動,把礦泉水瓶蓋也裝在了扇葉外面。這一重大工程(這對我是一個重大工程)又將繼續下去。我又將電池和電線裝在了馬達上,讓馬達轉了幾圈。這時我又想起電池需要一個電池盒,而這又是最難的。
我突然想到科學袋里有一個電池盒,就拿了出來,便又把電線接起來。()電風扇絲毫未動。我這下奇怪了。突然,我發現天空中冒煙了,看一看電風扇,不看不知道,看了嚇一跳,“正極”與“負極”連在一起了!我趕緊切斷電源。我把電線分開,重新繞到馬達上,電風扇轉了。
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可開了一會,問題又出現了。沒有開關,總不能讓它一直轉下去吧!于是,我便下定決心,要做一個開關。這比做一個電風扇還要難。
我畫了許多張圖紙,都是無用功。最后,我終于想出了一個“笨”辦法。
我拿來一個手電筒,把上面的開關拆了下來,又裝在電風扇上,試試還真行。我的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這次,我得出了一個結論,真正的成功,要經受許多磨難。
手抄報作文 篇8
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xx多年歷史。
公歷四月五日前后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我國古代將清明分為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鵪;三候虹始見。”意即在這個時節先是白桐花開放,接著喜陰的田鼠不見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見到彩虹了。
由于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推薦】手抄報作文匯總八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