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節的手抄報初中
導讀:讀書是通往夢想的一個途徑,讀一本好書,讓我們得以明凈如水,開闊視野,豐富閱歷,益于人生。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初中讀書節的手抄報,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一、關于讀書的作文
讀書(一)
從小,我就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它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閃爍著知識的光芒。書是我們最好的無聲老師,雖然它一直默默無聞著,可是它作出的貢獻遠遠地超出我們。它教給了我們很多知識的道理,書不但是開闊視野,打開知識大門的一把知識的萬能的鑰匙,帶我們不斷攀登科學的高峰;熱切是我們生活中的知心朋友。
煩惱時,我捧著它,它把我帶進了只的海洋。這個世界也不是有一些呆板的東西,水能預料到這里也有鳥語花香,使人心曠神怡,的確是我一個釋放自我的好空間。我的煩惱頓時被拋得九霄云外。
高興時,我捧著它,它把我帶進另一個世界,這里有一些名勝古跡,有名揚中外的萬里長城、名不虛傳的長江三峽,名滿天下的桂林山水。讓我盡情流露自己的風采,將心中的感情融合在無窮無盡的風情之中。
書,是一位知識淵博的老師,它帶我暢游理性世界,領略大自然風光,了解大自然奧秘,它能讓我懂得許多人生哲理。書,用它豐富的知識甘露,澆灌了我求知的心田。
讀書,充實了我的生活,使我活得更精彩,使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讀書,給我帶了莫大的樂趣,每當翻開書,我總會情不自禁地涌出一種感覺:讀書,真好!”
讀書(二)
歌德說:“讀一本好書等于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以前只是對這句話大概上有個理解罷了。隨著讀書的增加,對它的理解更加細微了。
還記得自己曾經是多么的厭倦讀書,很少會用心去慢慢品味一本書籍,即使有時候那本書出來看看,也是隨便翻一下,根本沒有耐性去品味書中的幽香。平常做的一些事情,時間長了就覺得極其無聊。于是,就坐在桌前有耐性地看書。沒想到這一看,就激發了我對讀書的興趣。
《童年》中高爾基童年的悲慘經歷讓我淚如雨下;《西游記》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是我牽腸掛肚;《雷鋒日記》描繪出雷鋒叔叔生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讓我欽佩不已;《伊索寓言》的智慧故事使我受益匪淺。
書是人類生活的營養品,書是開啟智慧寶庫的鑰匙。讀書,現在已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我每天都安排一小時的時間來讀書。在心情不好的時候,讀書可以緩解自己的心情;在心情煩躁的時候,可以讓自己的心情不再那么煩躁,隨著讀書變得心平氣和。
總之,書帶給一個人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所以我愛讀書,書是我最忠實的朋友。
讓我們別留下遺憾,拿起書吧!相信你一定也能從書中懂得人生的真諦。
讀書(三)
讀書,這是我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是我的認為。
書是鑰匙,能開啟智慧之門。書是小船,開往知識的海洋。書是階梯,能攀登知識之峰。書是火把,能指引前進之路。書是火把,能指引前進之路。書是明燈,能照亮未來道路。
朱熹說:“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我們讀書也應該如此。
說真的,我認為愛讀書,是一種美德。讀書,使人思維活躍,聰穎智慧;讀書,使人胸襟開闊,豁達曉暢;讀書,使人目光遠大,志存高遠;讀書,使入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綻開花蕾。
俗話說:“一日無書,百事荒蕪。”只有去讀書,愛讀書的人才能成就大業!我們在玩的同時,也應該想一下讀書。
只有真正讀書了,你才會體會到讀書的樂趣和享受。朋友,讀書吧!讓我們成就一個愛讀書的國家……
讀書(四)
人人都知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名言,可是有誰體會呢?
一本書的智慧并不在書內,而是在書外,通過過讀一些書,使我們了解并掌握了平日里我們不知的大悟大徹,從而能夠結合自身靈活運用在生活中,才讀懂一本書。
就說寫作吧!它就來源于我們平時的積累。“一口吃不成哦胖子”的確如此。寫作文就是例子。在平時我們要積累了。寫作文的時候,一定能利用上,自己積累的詞語、成語、名人名言等,就會使白開水似的作文變得栩栩如生。但是只積累是不行的,要學以致用。但是只學習不思考也是不行的。正如孔子所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你雖然知道讀書,但不如懂書的人。人雖然懂讀,但是不如以書為樂的人。這也是孔子曾經說過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溫故而知新”我們不要像狗熊掰梆子那樣,撿一個丟一個,我們要把這些知識,放在我們的腦海里,把他鎖住,不要讓他“飛”走了等到再用的時候,打開那把鎖,取出知識。你讀的書多了,在寫作的時候,就會輕而易舉的寫出非常完美的一篇作文,不會絞盡腦汁的想。
這才是讀書的真正含義。我們要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讀書(五)
說到書,應該你們都很熟悉。但你們一般都會讀什么書呢?相信大家都會拿出自己的《偷星九月天》、《查理九世》……在同學面前炫耀。
我可不一樣,從我開始認字時,爺爺就跟我買了幾本連環畫,我看得津津有味,幾個小時就看完了。
后來,我認的字更多了。《小木偶奇遇記》是我看的第一本文字書,里面的小木偶聰明機靈,但有時也會被狐貍欺負,還是善良的小魔女幫助了他呢?
在我7歲那年,我迷上了《格林童話》,從吃飯一直看到睡覺。賣火柴的小女孩讓我起憐憫之心;白雪公主和王子的婚禮又讓我感到無比快樂……漸漸地,到了晚上9點,我要睡覺了,可拇指姑娘的小巧可愛又讓我無法入夢。
現在,我已是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以前的課外書早已滿足不了我,圖書角的那本厚厚的《簡愛》又深深吸引著我。它里面講了許多愛心故事,也讓我懂得了怎樣才能做一個有愛心的人。
如今,我已經閱讀過了許多本書,當我再次翻開童年時代的那本《小木偶奇遇》時,感覺完全變了,我讀懂了狐貍的無知,也看清了小木偶的聰慧,它們就像電影一樣映在我的腦海里。
書,是我的朋友,在讀書的過程中,我看到了讓我銘記一生的話,那就是:“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讀書(六)
俗話說的好:“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活到老,學到老。”人無時無刻都在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增長自己的知識。
一盞暖燈,一杯杯清茶,一本本書,伴我走過多少個日子。
在純潔無暇的幼兒時期,書,總是陪伴我左右,上課時它在,下課了,它依然在,小小的一本書,仿佛具有魔力一般,令我陶醉其中,無法自拔,使我遇上了一生的摯友。
在懵懂無知的少兒時期,一路走來,在書的陪伴下,我的辛勤付出,有了收獲,也會得到更多的感悟,會有新的快樂,每當我的.作文被老師當作范文朗讀時,心中就會有中說不出的喜悅,一種難以言表的感情。
而現在,在逐漸成熟的中學時期,有了書,就有了絢爛的夢想,有了無限的快樂,是書陪伴著我,讓我在面對一次次失敗時,也慢慢地愛上了讀書。讓我在困難中學會堅強,學會考慮問題。
是的,書,一直陪伴在我們左右,愛上讀書,就像鳥兒愛上藍天,魚兒向往大海,這是我們會書的摯愛,對知識的渴望。
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一定能找到書中的樂趣,感受書帶給我們的歡樂。
讀書(七)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大詩人王肅曾說。這句話使我受到了非常大的啟發。
我喜歡夢。夢里,總會有現實中意想不到發生的事。正如書,每本書都像蜂蜜那樣甜,融入心底,總是不禁回味起那蜜一樣的甜,感到一絲絲蜜糖般的甜正從心里慢慢涌起,書的世界里,總有許多好詞佳句,正在呼喚你心中的那一份份熱愛讀書的激情。
我每次寫作文,心中都有許多靈感。像蜂蝶飛過花叢,流水流淌過山谷,那美妙的聲音,怎能不讓你愛上書?像書里那樣描繪,那樣編織。我的腦子里又越過一番景象:看,蝴蝶在編織細網,為了把果實裝進網里;看,蜜蜂在花叢中采蜜。它們為了人們整天辛勤勞動,它們是我們勞動者中的一員!
朗朗的讀書聲,勝過優美的音樂,勝過風吹竹蕭蕭之聲,更勝過時間流逝的聲音。陽光,沙灘,海洋,能去這樣一個地方,可以稱之為人之天堂。
書,人之寶典。
讀書(八)
讀書,就是在如畫風景中揀拾朝花,用心靈感悟月的朦朧,花的嫣然,淚的晶瑩,感悟生命的滄桑與美麗.
讀書,是跨越時空的懈垢 ,在書中,你可以和李白共同攀登天老山,采摘白云紅霞;你可以和李清照共賞綠肥紅瘦,時有暗香盈袖,與她在荷花叢中爭渡;你還可以和徐志摩在康橋上信步徜徉,共同采摘河水中的浪花……
在書中,你會結交許多朋友:列夫`托爾斯泰、雨果、巴金、沈從文、錢鐘書、賈平凹,與魯訊、蕭紅、臧克家在書中作一次次暢談.擁有這么多的朋友,你的腰板也會挺地特別直.
青燈下,左手執黃卷,有手捧一杯濃茶.如果窗外有一輪明月就更好了.月光下,品一口濃茶,聆聽作家們用筆敲響的歲月回聲,激起心海浪花朵朵,讓浪花撞擊心靈,閃爍繽紛的火花.所以,讀書時你湛藍的心空上也會點綴著一輪明月.
如果書是是一首歌,我要將它唱出春花秋月,落英繽紛.
讀書(九)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是什么?書是太陽,帶給我們溫暖和光芒。書是什么?書是珍寶,有了書我們可能會比比爾·蓋茨還要富有。書是什么?書是小船,載著我們越過無知這條河。書是什么?書是鑰匙,可以打開知識的寶藏
讀書使人聰明,讀書使人快樂,讀書使人奮發。我們應該多讀書,讀好書,做一個書香少年.
書籍又是什么味道呢?
書籍是甜的。每當看完一本書,總是感覺自己又充實了一些,心里像吃了蜜一樣。
書籍是咸的。每次當有一本好書在你眼前,可又讀不到,淚水都流在了心中,能不咸嗎?
劉向曾經說過:“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顏真卿也曾說過:“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所以,讀書要趁早,現在就應該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書可真是個好寶貝!
讀書(十)
我很喜歡看書,書里總給我帶來歡樂。我看過的書很多,有:《讀者》、《意林》、《駱駝祥子》、《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聊齋志異》等一些書。
我有著許多的讀書經驗。我會把書中看到的好詞好句好段都劃下來,在以后寫作文的時候,將它用上去,你隨意翻找我的一本書,密密麻麻的,都是我劃下來的好詞好句好段。我會用一張卡紙做書簽,看一本書看不完,用書簽夾在里面,下次就可以繼續看了。我看一本書,一定要把它的意思透徹的了解,不是問爸爸媽媽,查字典,就是上網查資料。有時候,我不去問別人,我自己反復讀,一遍又一遍地讀,讀到了解為止,《三國志》里不是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我背過幾句名言,是這樣的: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這句詩宋代詩人蘇軾寫的,意思是:讀過的書不厭百回、千回地讀,熟讀深思只有自己知道。 還有“讀書必須如蜜蜂一樣,只有采過許多花,才能做出蜂蜜來。倘若只叮在一處,所得的蜂蜜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這句出自大文豪魯迅的名言。這些名言都是談讀書的,可見讀書是多么重要啊!
讓我們一起讀書吧!因為書籍是我們的精神糧食。
二、關于讀書的名言
1) 勞于讀書,逸于作文。 —— 程端禮
2) 讀書使人心明眼亮。 —— 伏爾泰
3) 為樂趣而讀書。 —— 毛姆
4) 讀書何所求?將以通事理。 —— 張維屏
5)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 朱熹
6) 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 培根
7) 讀書時要深思多問。只讀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淪為書本的奴隸;或者走馬看花,所獲甚微。 —— 王梓坤
8) 文人作文,農人掘鋤,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際,文人偏要裝做粗人,玩什么“荷鋤帶笠圖”;農夫則在柳下捧一本書,裝作“深柳讀書圖”之類,就要令人肉麻。 —— 魯迅
9) 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 —— 程頤
10) 事在人為:一年可以等于二年、三年,例如每天用十七、八小時讀書;反之,二、三年也可以等于一年,甚至比一年還少,例如每天只用五六小時以下讀書,我決心每天用十六到十八小時翻閱中國歷代文集。 —— 蔡尚思
11) 積財千萬,無過讀書。 —— 顏之推
12) 讀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 —— 葉圣陶
13)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 三國志
14) 讀書要玩味。 —— 程顥
15) 不去讀書就沒有真正的教養,同時也不可能有什么鑒別力。 —— 赫爾岑
16) 我們可以由讀書搜集知識,但必須利用思考把糠和麥子分開。 —— 富斯德
17) 養心莫若寡欲;至樂無如讀書。 —— 鄭成功
18) 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 —— 培根
19) 讀書對于我來說是驅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沒有一種苦惱是讀書所不能驅散的。 —— 孟德斯鳩
20) “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 陶行知
21) 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只眼睛看到紙的背面。 —— 歌德
22) 真正的讀書使瞌睡者醒來,給未定目標者選擇適當的目標。正當的書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誤入歧途。 —— 卡耐基
23)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 朱熹
24) 三更燈火五更鳴,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 —— 顏真卿
25) 喜愛讀書,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無聊的時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 孟德斯鳩
26) 一種純粹靠讀書學來的真理,與我們的關系,就像假肢、假牙、蠟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獨立思考獲得的真理就如我們天生的四肢:只有它們才屬于我們。 —— 叔本華
27) 讀書可以培養一個完人,談話可以訓練一個敏捷的人,而寫作則可造就一個準確的人。 —— 培根
28) 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來,那我一定不再浪費光陰,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來讀書。 —— 泰戈爾
29)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30) 鑿壁偷光,聚螢作囊;忍貧讀書,車胤匡衡。 —— 許名奎
31) 我讀書總是以少為貴,從不貪多。不怕讀得少,只怕記不牢。 —— 徐特立
32) 讀書越多,留存在腦中的東西越少,兩者適成反比。讀書多,他的腦海就像一塊密密麻麻重重疊疊涂抹的黑板一樣。 —— 叔本華
33) 求學將以致用,讀書先在虛心。 —— 書摘
34) 讀書應自己思索,自己做主。 —— 魯迅
35) 有時間讀書,有時間又有書讀,這是幸福;沒有時間讀書,有時間又沒書讀,這是苦惱。 —— 莫耶
36) 讀書時,我愿在每一個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條真理面前停留一樣。 —— 愛默生
37) 或作或輟,一曝十寒,則雖讀書百年,吾未見其可也。 —— 吳夢祥
38) 讀書而不思考,等于吃飯而不消化。 —— 波爾克
39) 讀書和學習是在別人思想和知識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識。 —— 普希金
三、關于讀書的詩句
1)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 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2)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 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3)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 顏真卿《勸學詩》
4)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 顏真卿《勸學詩》
5)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元來不讀書。 —— 章碣《焚書坑》
6)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 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7) 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 —— 歐陽修《畫地學書》
8) 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 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9) 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 —— 劉昚虛《闕題》
10)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 孟郊《勸學》
11)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 陸游《讀書》
12)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 杜甫《柏學士茅屋》
13)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 王禹偁《清明》
14)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 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15) 蕭索空宇中,了無一可悅!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 —— 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16) 讀書三十年,腰間無尺組。 —— 王維《偶然作六首》
17)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 黃庭堅《寄黃幾復》
18) 我閉南樓看道書,幽簾清寂在仙居。 —— 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19) 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嘗試與君謀。 —— 辛棄疾《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
20) 早知逢世亂,少小謾讀書。 —— 岑參《行軍詩二首(時扈從在鳳翔)》
21) 讀書復騎謝,帶劍游淮陰。 —— 王維《送從弟蕃游淮南》
22) 常日好讀書,晚年學垂綸。 —— 高適《答侯少府》
23) 觀書老眼明如鏡,論事驚人膽滿軀。 —— 辛棄疾《送湖南部曲》
24) 兒大詩書女絲麻,公但讀書煮春茶。 —— 黃庭堅《送王郎》
25) 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 —— 謝逸《送董元達》
26) 因依老宿發心初,半學修心半讀書。 —— 王建《寄舊山僧》
27) 又是今年憶去年。 —— 呂本中《減字木蘭花·去年今夜》
28) 傳屐朝尋藥,分燈夜讀書。 —— 于鵠《題鄰居》
29) 憐君白面一書生,讀書千卷未成名。 —— 岑參《與獨孤漸道別長句兼呈嚴八侍御》
30) 謗書盈篋不復辯,脫身來看江南山。 —— 謝逸《送董元達》
31) 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縮?讀書小窗前,不見青矗矗。 —— 環山樵《薛寶釵·雪竹》
32) 田中讀書慕堯舜,坐待四海升平年 —— 高啟《練圻老人農隱》
33) 驛亭幽絕堪垂釣,巖石虛明可讀書。 —— 歐陽修《詠零陵》
34) 獻賦今未售,讀書凡幾秋。 —— 岑參《送薛弁歸河東》
35) 寂歷彈琴地,幽流讀書堂。 —— 劉希夷《蜀城懷古》
36) 燈火紙窗修竹里,讀書聲。 —— 陳繼儒《浣溪沙·初夏夜飲歸》
【讀書節的手抄報初中】相關文章:
4.讀書節的手抄報
5.讀書節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