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節相關的手抄報內容
12月25日,我們迎來了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圣誕節。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圣誕節手抄報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走在馬路上立馬就感受到了圣誕節的氣氛,街上響起了圣誕歌曲,銀色的圣誕樹下掛滿了好多的裝飾品。商品店里的圣誕禮物更是琳瑯滿目。在節日到來之際,小朋友們可以親手制作一份精美的圣誕節手抄報以示慶祝,也當是留個紀念,以下是我萬年歷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的圣誕節手抄報圖片大全,趕緊來看看吧!
圣誕節風俗習慣
1、圣誕卡圣誕卡在美國和歐洲很流行,也是為維持遠方親朋好友關系的方式之一。許多家庭隨賀卡帶上年度家庭合照或家庭新聞,新聞一般包括家庭成員在過去一年的優點特長等內容。
2、圣誕帽
那是一頂紅色帽子,據說晚上戴上睡覺除了睡得安穩和有點暖外,第二天你還會發現在帽子里多了點心愛的人送的禮物。在狂歡夜它更是全場的主角,無論你去到哪個角落,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圣誕帽。
3、圣誕襪
最早以前是一對紅色的大襪子,大小不拘。因為圣誕襪是要用來裝禮物的,所以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晚上他們會將自己的襪子掛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收禮。
4、圣誕樹
近代圣誕樹起源于德國,后來逐步在世界范圍內流行起來,成為圣誕節慶祝中最有名的傳統之一。通常大家在圣誕前后把一棵常綠植物如松樹弄進屋里或者在戶外,并用圣誕燈和彩色的裝飾物裝飾。并把一個天使或星星放在樹的頂上。
圣誕節吃什么
正像中國人過春節吃年飯一樣,歐美人過圣誕節也很注重全家人圍坐在圣誕樹下,共進節日美餐。
圣誕大餐吃烤火雞的.習俗始于1620年。這種風俗盛于美國。英國人的圣誕大餐是烤鵝,而非烤火雞。澳大利亞人愛在平安夜里,全家老小約上親友成群結隊地到餐館去吃一頓圣誕大餐,其中,烤火雞、臘雞、燒牛仔肉和豬腿必不可少,同時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歡天喜地。
在傳統的圣誕餐桌上,烤火雞是不可缺少的菜式。在一些亞洲國家,或許每年只有圣誕節這一天才吃烤火雞,以慶祝佳節;但在歐美,尤其是美洲大陸,烤火雞卻是很普通的一種肉食,而且在感恩節和圣誕節這兩個大日子,烤火雞更是傳統的食品。
烤火雞是美洲特產,在歐洲人到美洲之前,已經被印地安人馴化?净痣u的名字在英文中叫“土耳其”。因為歐洲人覺得它的樣子像土耳其的服裝:身黑頭紅。歐洲人很喜歡吃烤鵝。在移民到美洲之后,還沒有養好鵝就有了吃鵝的要求,于是就吃烤火雞,竟然發現烤火雞比鵝好吃。而且北美洲有很多烤火雞。于是烤火雞成了美國人的大菜,重要節日中必不可少。這種風俗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據說在一六二零年的圣誕節,大批來自英國的移民抵達美洲大陸的樸里茅斯山。當時,那兒物產貧乏,只有遍布山野的烤火雞,于是他們便捉烤火雞,作為過節的主菜。因此圣誕大餐里,除了火腿、甘薯、蔬菜、葡萄干布丁、水果餅、雞尾酒之外,當然少不了烤火雞這位“仁兄”了!
烤火雞的最傳統做法非常簡單,您只需要用鹽和花椒末將烤火雞里外充分涂抹,然后在烘爐中烘烤3小時左右即可。吃烤火雞的歷史已經有近四百年了。這個象征豐收團圓的感恩大餐“Christmas Dinner”和“Thanks giving Dinner”中的“Dinner”原本并非指晚餐。而應該在中午吃。由于感恩節是每年11月第四周的星期四。已經非常接近圣誕節這個一年中的大節日。而圣誕節正是感恩耶穌降臨的日子。因此,象征感恩的烤火雞大餐便延伸到了圣誕節。每當圣誕節的到來,人們總會想到香噴噴的烤火雞。
【圣誕節相關的手抄報內容】相關文章:
2.圣誕節手抄報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