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手抄報邊框資料
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不可能靠運氣來創造發明,對一個問題的本質不了解,就是碰上機會也是枉然。入寶山而空手回,原因在此。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科技創新手抄報資料:
捕捉神秘的電波
是在1899年,美國的尼古拉?特斯拉在他的實驗室里就收到一種奇怪的通訊信息,經過長期研究,得出了一個當時看來聳人聽聞的結論:一些相當先進的外星生物正在努力同我們聯系。這是人類最早接收到的宇宙信號。
1921年,無線電的發明者,物理學家馬可尼也截獲一份來自宇宙的電碼信號。1924年,當火星恰好處于離地球最近點時,美國天文學教授托德也接收到了不可理喻的無線電信號。
1931年,美國青年工程師卡爾?詹斯基發現了一個來歷不明的干擾信號,它幾乎在每天的同一時間出現。當地球上的接收機隨著地球自轉時,干擾信號的強度就以23小時56分的周期重復。銀河中天時,干擾最強,可見干擾來自銀河系,而不是來自地球。后來查明,這信號是來自太空中半人馬座的無線電輻射。
1937年,人類制成了第一臺射電天文望遠鏡,它能夠有效地接收來自太空的電信號。1959年,美國政府執行的`一個科研計劃--“奧茲碼”工程, 就是利用射電望遠鏡,截收外星智能電訊的一次偉大嘗試。
“奧茲碼”工程的首要目標當然是離地球最近而又估計有智能生物的兩個星座:波江座ε星(10.8光年)和鯨魚座 r星(11.8光年),其次是金牛座、十字座。但是,在1959年~1975年歷時16年的“奧茲碼”兩期計劃中,一共對650多個星球進行了有計劃截收,結果一無所獲。“奧茲碼”計劃雖然失敗了,但是截收外星智能信息的工作,仍然更廣泛地在世界各國的射電天文臺進行,能夠探測1000光年以上的射電望遠鏡在世界上決不少于10臺,目前最大的射電望遠鏡設在波多黎各的阿列西博天文臺,直徑1000英尺,能接收距離地球幾百光年到3萬光年的信號。
【科技創新手抄報邊框資料】相關文章:
7.科技創新的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