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武漢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無懼野外酷暑,學吃苦學團結
武漢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無懼野外酷暑,學吃苦學團結
“在我心中我知道,這是永恒的長跑……”,統一響亮的歌聲在華中農業大學校園里回蕩,伴隨著本屆湖北營的營歌《一起走到》,大學生野外生存技能拉練正式開始了,整個團隊由華中農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南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江西師范大學、廣西醫科大學、云南師范大學七所高校的15名大學生組成,時間從7月14日下午持續至7月15日上午。
7月14日上午,在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后,綠色營全體成員整裝待發,準點在華中農業大學校園內集合。本次野外生存技能挑戰第一項——長距離徒步,穿越城郊、鄉村、山地、平原、草地等不同區域。一次成功的挑戰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剛出校門口,一場大雨便開始與我們叫上了勁。面對武漢隨機播放的天氣,我們以營歌回應:“當我們團結,狂風巨浪也不能阻擋我們走向前……”在長途行走的過程中,我們改正了昂首闊步、大步向前的錯誤想法,凡事不能一步登天,我們需要的是一種持久力。
休息補充也很重要,到達國家森林公園的時候,我們15人組成的隊伍稍作休整,補充水份和糖分,使身體得到補充以求盡快恢復體力。爾后,繼續向九峰森林動物園進軍。到達九峰森林動物園時已接近傍晚,下過雨后的路十分泥濘,路況較為復雜,紀律委員和安全委員在隊列中維持紀律,保證隊伍安全有序行進。
我們本次生存體驗的露營地點為東湖萬國公園,天漸漸黑下來,營員們打開準備好的照明燈,在隊長的帶領下繼續長距離徒步訓練,即使是負重50L登山包前行的女生也沒有叫苦叫累或者掉隊,大家互相鼓勵支持,保持整齊的隊列,沒有出現私自離隊和單獨飲食補充體力的情況。
“把自己角色扮演好,全力以赴每一秒”,接近晚上十一點我們到達了本次野外拉練的露營地點,大家各自分工又很快忙碌起來。裝備委員整理物資,生活委員安排晚飯和分配帳篷,環境委員組織營員開展環境清潔,醫療委員對出現傷痛的營員進行藥品分配和按摩。文娛委員組織大家游戲、唱歌,歡快緩解了困倦和緊張氣氛。半小時后隊長、副隊組織會議,學習委員進行記錄,16名營員分為4人、3人、2人、3人、4人共五組輪流值夜班。緊張、難捱的一天終于宣告結束。
休整了一夜后,7月15日清晨,全體成員六點準時進行早訓。早訓后簡單用過早餐,營員們訓練有素地收起帳篷、對營地進行清掃。激動人心的野外生存技能第二項——外地營員自然體驗開始了。
“是否還記得從前美麗的天色,那時天很藍,我們的未來都在不遠地方晴朗著……”,徒步參觀萬國公園過程中感慨著自然的美麗,了解萬國公園的歷史后又不免唏噓。參觀過后,集體步行至青王路濱湖村站乘坐531路公交車前往武漢的標志性建筑——武漢長江大橋,全程由從引橋路段開始步行穿越武漢長江大橋,途經黃鶴樓,參觀了漢陽造,最終到達鸚鵡大道古琴臺站,乘坐571路公交車在學院路獅子山站下車,回到華中農業大學,結束此次野外生存拉練。
野外生存拉練的價值在于讓象牙塔里的大學生,通過實踐具備良好的體能,穩定的心理素質和道德水準,同時還要有樂于助人的團隊精神。在與現實的接觸過程中,很多大學生總是懼怕不能適應,這就是一種很好的途徑培養年輕人能吃苦耐勞、團結互助、勇往直前、開朗包容、熱愛自然,也更能夠了解環境保護的實際問題與實際困難,用心和用愛,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綠色、更加美麗。
文字記者:曾也珊(華農綠色協會)
攝影記者:錢翰林(華農綠色協會)
活動介紹:
湖北省第七屆大學生綠色營,是由華中農業大學綠色協會承辦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本次野外生存體驗團隊由華中農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南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江西師范大學、廣西醫科大學、云南師范大學七所高校環保社團的15名大學生代表組成的,于7月14日下午至7月15日上午,負重冒著武漢高溫,進行野外生存技能挑戰——長距離徒步,培養吃苦耐勞、團結互助、勇往直前、開朗包容、熱愛自然的品質,無懼野外酷暑, 考驗中學吃苦學團結。此次活動倡導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一種新的價值觀、一種超前的行動, 引導人們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建立與自然的情感,理解和關愛大自然,從而發自內心參與環保。
【武漢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無懼野外酷暑,學吃苦學團結】相關文章:
無懼風雨作文08-08
心懷棧道,無懼懸崖作文07-11
無懼無愧無悔11月國旗下的講話04-28
動物學的野外實習報告范文04-26
植物學野外實習報告范文05-02
動物學野外實習報告范文03-13
勇者無懼的中專生自我鑒定范文04-18
有關動物學的野外實習報告范文04-25
大學生野外的實習報告范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