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日尋李九莊》詩詞賞析
三日尋李九莊
常建
雨歇楊林東渡頭,
永和三日蕩輕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
直到門前溪水流。
常建詩鑒賞
這首詩寫詩人在三月三日這一天,乘船去尋訪一位家住溪邊的朋友李某(“九”是友人的排行)。頭一句描繪這次行程的出發點—— 楊林東渡頭的景物。這個小小的渡口生長著一片綠柳。出發時瀟瀟春雨剛剛停歇,柳林經過春雨的洗滌,益發顯得青翠蔥綠,生機盎然。這清新明麗的景色,為詩人輕松愉快的游訪提供了一個適宜的環境氣氛;雨后必然水漲,也為下句“蕩輕舟”埋下伏筆。
第二句敘述舟行溪中的愉快感受和詩意聯想。三月三日乘舟尋訪友人,這個日子本身,以及美好的節令、怡麗的景色都很容易使詩人聯想起歷史上著名的山陰蘭亭之會。詩人特意標舉“永和三日”,讀者即可以由此生出豐富的聯想,在腦海中閃現出一幅“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的清麗圖畫,和“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游目騁懷,極視聽之娛”的歡悅場面。
三四兩句轉寫此行的目的地—— 李九莊的環境與景色。故人的家就座落在這條溪流邊,莊旁河岸,有一片桃林。三月初,正是桃花盛開的季節,使人自然聯想起夾岸桃花的武陵源。實際上,詩人在這里正是暗用桃花源的典故,將李九莊比作現實的桃源仙境,不過用得非常自然巧妙,不著痕跡令人渾然不覺罷了。
三四兩句表面是詩人到達李九莊后即目所見的情景。此情此景悅人心目。但細味題目中的“尋”字,卻可以發現詩人在構思上還打了一個小小的埋伏。三四兩句,實際上并非到達后的親眼所見,而是舟行途中對目的地的遙想,是根據故人對他的居處所作的詩意介紹而生出的想象。詩人并沒有到過李九莊,只是聽朋友說過:從楊林渡頭出發,有一條清溪直通我家門前,不須費力尋找,只要看到一片繁茂的桃林,就是我家的了。這正是“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門前溪水流”這種詩意遙想的由來。這首詩的詩意就集中體現在由友人的介紹而去尋訪所生出的美麗遐想上。這種遐想,使得這首題材平常內容簡單的詩增添了曲折的情致和雋永的情味,耐人咀嚼回味。
【《三日尋李九莊》詩詞賞析】相關文章:
劉克莊《賀新郎·九日》詩詞賞析12-09
李珣《南鄉子》詩詞賞析04-24
《李憑箜篌引》詩詞賞析12-08
《題李凝幽居》詩詞賞析12-08
李億《菩薩蠻》詩詞賞析04-05
《尋西山隱者不遇》詩詞翻譯賞析04-04
《尋隱者不遇》古詩詞賞析01-25
《尋隱者不遇》的古詩詞賞析01-28
尋白鶴巖張子容隱居詩詞賞析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