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板橋曉別》詩詞賞析
板橋曉別
李商隱
回望高城落曉河,
長亭窗戶壓微波。
水仙欲上鯉魚去,
一夜芙蓉紅淚多。
李商隱詩鑒賞
這是一首與情人言別的詩。題中“板橋”,指唐代汴州城西的板橋店。這里正像長安西邊的渭城一樣,是一個行旅往來頻繁的地方,也是和親友言別之處。
李商隱這首詩,則以它特有的奇幻絢爛色彩開辟了言別的一種新境界。
首句回望來路所見。高城指汴州城。曉河指破曉時分的銀河。回望汴州方向,原先斜貫中天、高懸在城頭上的銀河,此刻已經黯淡了,西移垂地。在破曉時分微微發白的天幕背景下,正隱現出高城的朦朧暗影。這對情侶,曾經在這座高城中度過一段難忘的時光,所以分別之際,不免懷著留戀和悵惘的心情翹首回望,彼此都感到剛剛逝去的日子仿佛是一場遙遠的夢,正像宋代秦觀在一首別詞中所寫的那樣,“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滿庭芳》)。“落曉河”,既明點題內“曉”字,又暗寓牛女期會已過,離別在即。而這對情侶在分離的前夜依戀話別,徹夜不眠的情景也不難想見。
次句板橋即景。長亭是板橋上或板橋近旁一座臨水的亭閣。它既是昨夜雙方別前聚會之處,也是曉來分離之處。長亭的窗下就是微微蕩漾的波光。“壓”字畫出窗戶緊貼水波的情景。在朦朧曙色中,這隱現于波光水際的長亭仿佛是幻化出來的某種仙境樓閣,給這場平常的離別涂抹上一層奇幻神秘的傳奇色彩。
那窗下搖漾的微波,一方面讓人聯想起昨夜雙方蕩漾難平的感情波流,另一方面又連接著煙波渺渺的去路( 板橋下面就是著名的通濟渠),這兩方面合起來,也就是所謂“柔情似水,佳期如夢”(秦觀《鵲橋仙》)。
全句寫景,意境頗似牛女鵲橋,夜聚曉分,所以和首句所寫的“高城落曉河”之景自然融為一片。
如果說,一、二兩句還只是在寫景中微露奇幻神秘的色彩,那么三、四兩句就完全進入了神話故事的意境。“水仙”句暗用琴高事。《列仙傳》上說,琴高是戰國時趙人,行神仙道術。曾乘赤鯉來,留月馀復入水去。這里把行者暗比作乘鯉凌波而去的水仙。行者是由水路乘舟西去的,板橋長亭之下此時正停靠著待發的小舟。在前兩句所描寫的帶有奇幻色彩的景色引發下,這里進一步生出浪漫主義的想象,將“方留戀處,蘭舟催發”(柳永《雨霖鈴》)的現實場景幻化成“水仙欲上鯉魚去”的神話境界。所以這想象雖奇幻,卻又和眼前景吻合,顯得自然真實。《楚辭·九歌·河伯》中曾這樣描寫送行的場景:“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來迎,魚鱗鱗兮媵子。”
“水仙”句似受到過它的啟發,只不過這首詩里所描繪的境界帶有童話式的天真意趣罷了。
末句轉寫送者。“紅淚”暗用薛靈蕓事。《拾遺記》上說,魏文帝美人薛靈蕓離別父母登車上路,用玉唾壺承淚,壺呈紅色。及至京師,壺中淚凝如血。這里將送行者暗喻為水中芙蓉,以表現她的美艷;又由紅色的芙蓉進而想象出它的淚也應該是“紅淚”。這種天真浪漫的想象,類似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憶君清淚如鉛水”的奇想。不過這句的好處似乎主要在筆意。它是從行者的眼中來寫送者,卻又不直接描寫送者在“曉別”時的情態,而是轉憶昨夜一夕這位芙蓉如面的情人泣血傷神的情景。這就不但從“曉別”寫出了夜來的傷別,而且從夜來的分離進一步暗示了“曉別”的難堪。昨夜長亭窗戶之內,“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杜牧《贈別》)的情景,今朝板橋曉別之際,“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雨霖鈴》)的黯然銷魂之狀也就都如在眼前了。
喜歡從前代小說和神話故事中汲取素材,組合成詩歌的新奇浪漫情調和奇幻絢麗色彩,是李商隱詩歌的一個特點。但像這首詩,用傳奇的筆法來寫普通的離別,將現實與幻想融為一片,創造出色彩繽紛的童話式幻境,在送別詩中確實少見。前人曾說“義山多奇趣”(張戒《歲寒堂詩話》),將平凡的題材寫得新奇浪漫,正是“奇趣”的一種表現。
【《板橋曉別》詩詞賞析】相關文章:
恨別詩詞賞析04-05
《垂老別》詩詞賞析12-09
杜甫《新婚別》詩詞賞析04-02
關于詩詞《舟中曉望》的賞析12-07
別房太尉墓詩詞賞析12-27
別綦毋潛詩詞賞析05-01
別陳留諸官詩詞賞析05-01
查慎行《曉過鴛湖》詩詞賞析12-09
《霜天曉角·題采石蛾眉亭》詩詞賞析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