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代詩詞曲四首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本課中四首詩詞曲以寫景為主,作者以優美的文字、獨特的視角分別描繪了梅子黃時的三衢道、春雨添花的小溪深處、新月初上的潯陽、暖日和風中的庭院樓閣。所描寫的景象、景觀,畫面清晰優美;所使用的語言或色彩濃郁,或簡練樸實,是學生積累詞句,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能力的極好憑借。
設計理念
1.通過入情入境地朗讀,使學生增強語感,真切地領略課文的精妙之處,受到美的熏陶。
2.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尊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3.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默寫四首古詩詞曲。
2.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認識“矯、鴻、淀、闌”4個生字,會寫“鸝、藤、準”等8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想象詩詞的意境,理解、感悟、體會這幾首詩詞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準備
1.預習課文,搜集與這四首古詩詞曲有關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開門見山,引入新課
古代詩詞曲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其中以描繪美景為主題的四首古詩詞曲。(板書課題)以朝代化分,這節課先來看宋代的兩首詩詞。
[簡明扼要地介紹古代詩詞曲在我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提高學生認識,激發學習興趣。]
二、初讀古詩,理解詩題
1.自由讀《三衢道中》和《好事近·夢中作》兩首詩詞,注意讀準字音。自己讀熟練后再讀給同桌聽。
2.指名分別讀兩首詩詞。注意生字“鸝”“矯”“藤”的發音。
3.結合注釋和搜集的資料說一說兩首詩詞的寫作背景。
。鄱喾N形式的讀文,促使學生多次與生字見面,在讀中識字,在讀中感知詩的大意。]
三、吟誦感悟,想象畫面
(一)學習《三衢道中》。
1.帶著問題,再讀古詩《三衢道中》。
。1)作者是什么時間游于三衢山中?他的行程路線怎樣?
(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結合插圖想象畫面,與小組內的同學交流一下。
(3)想一想作者的心情怎樣?
2.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
。1)梅子黃時,正值雨季,而天氣卻(學生填空:日日晴),給人以之情(喜悅)。
。2)讀第2句“小溪泛盡卻山行”,說說這句話寫了什么?(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僅表明作者的行程,還透露出作者的喜悅之情。)
(3)哪句話是寫作者沿途所見?(出示3、4句)想象交流并有感情地讀一讀。
4.帶著喜悅之情配樂誦讀。
。塾脝栴}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學生自主閱讀的過程就是理解感悟的過程。]
(二)學習《好事近·夢中作》。
1.結合注釋,自讀自悟。
(1)這首詞寫的是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的景色?
(2)自己試著講講詞的意思,把不懂或講不清的地方記下來。
2.小組合作探究。
把自己的學習成果與同學交流,不明白的地方展開討論。
3.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1)從什么地方讀出是寫作者夢中所見的濃濃春景?
(2)詞人看到的景物各是什么樣的?(指導讀詩句)
(3)想象《好事近·夢中作》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話連起來講一講。
一句:一場春雨催開了山路上爛漫的山花,山花使滿山春色動起來了。
二句:小溪深處,有成百上千的黃鸝飛鳴于林間枝頭。
三句:飛鳥迎面撲來,盤曲伸展,有如龍飛蛇舞,轉眼間煙消云散,又是碧空萬里。
四句:在古藤樹下,舉杯豪飲,醉臥樹陰下,完全忘記了周圍的一切。
。鄢浞职l揮小組合作的力量和教師的引領作用,解決遇到的難題。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瑰麗。]
四、圖文對照,熟讀成誦
1.看圖讀文,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感情。
2.指名帶著感情配樂誦讀兩首詩詞。
3.你喜歡這兩首詩詞嗎?為什么?(學生自由交流)
4.在齊誦中結束本課。
。垡龑W生通過朗讀、背誦增強語感,增加積累,真切地感受到詩詞所描寫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板書設計:<
R> 12古代詩詞曲四首
三衢道中
。ㄋ危┰鴰
梅黃——日日晴
溪—泛、山—行
不減——添〖
喜悅之情〖好事近·夢中作
(宋)秦觀
夢中春景
忘我之情
壯觀神奇
第2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指名有感情地背誦《三衢道中》和《好事近·夢中作》兩首詩詞。
2.如果說兩首宋代詩詞所描繪的景象令你喜悅、向往,那么這節課要學習的兩首元曲,更能使你如癡如醉、快樂無比。
。墼陟柟趟鶎W知識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學習元曲的興趣。]
二、學習《塞鴻秋·潯陽即景》
1.指名讀這首元曲,隨機糾正字音。(“淮”“淀”“鴻”)
2.自由讀曲,多讀幾遍,看看自己發現了什么。(每句一景,千姿百態、各放異彩;用了6個比喻;7句中6句押“ɑn”韻。)
3.作者初秋傍晚登潯陽城樓,都看到了什么?(再讀本曲,想象有聲有色、有靜有動的立體畫面,與身邊同學交流。)
4.把自己想象到的景象與全班同學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一句:月光下,長江猶如平鋪著的一條白色的綢帶,無數靛青色的山峰肅穆地矗立在江邊。
二句:江面上幾艘帆船遠去快如箭,一泓山泉從高山上飛流直下如閃電。
三句:晚霞收盡,水汽凝成了白色的露珠,一輪新月就像打開的扇子。
四句:一行寒雁飛過看上去宛如一縷細線。
5.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學生欣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塾芍该x正音到自由讀尋求發現,再到想象、交流,最后到有感情朗讀,層層推進,讓學生在讀中感知、感悟,在熟讀中成誦。]
三、學習《天凈沙·春》
1.春天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學生交流自己對春天的印象)下面學習的《天凈沙·春》這首曲就展現了春天迷人的畫面。
2.自由讀全曲,自學生字。
3.作者是抓住春天里的哪些景物特征來描繪春天?請把你眼中的春景圖跟大家描述一番。
(老師板書:山、日、風、闌干、樓閣、簾攏、楊柳、秋千、鶯、燕、橋、水、紅)
4.試著說說這首曲的意思。
5.配樂朗讀。
。墼趯W習了前三首詩詞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自學,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尊重學生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
四、積累內化,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讀一讀、背一背古代詩詞曲四首,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出示填空的課件,將古詩詞句補充完整。
3.在自己最喜歡的詩詞旁用自己的話寫下閱讀感受,與同學交流。
4.為自己喜歡的詩詞曲配畫或改成一個寫景的片斷,師生共享。
。圩寣W生在入情入境地誦讀中積累語言,品味、感受語言的優美,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五、鞏固識字,寫字
1.采用符合學生實際的形式,鞏固識記生字。
2.指導寫字,辨析易混淆的字,如“藤—騰”“淮—準”“啼—蹄”等。
板書設計:
12古代詩詞曲四首
塞鴻秋·潯陽即景天凈沙·春
(元)周德清(元)白樸
白如練青如淀山、日、風,闌干、樓閣、簾櫳
疾如箭飛如電楊柳、秋千
初學扇來如線鶯、燕,橋、水、紅
(黑龍江省富裕縣龍安橋鎮中心小學張可晶富?h實驗小學鄧春紅)
【古代詩詞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古代詩歌的教學設計11-09
《古代詩歌》教學設計01-29
古代詩歌鑒賞教學設計12-09
《古代詩歌鑒賞》教學設計11-03
語文《古代詩歌鑒賞》教學設計12-09
古代詩詞、《元日》教學反思設計12-09
古代詩歌的教學設計6篇11-09
古代詩歌的教學設計(6篇)11-10
《古代詩歌五首》教學設計優秀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