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代詩歌鑒賞的專題復習綱要
知識梳理
選材重視名家名篇,唐宋詩歌為主,也不拒絕一般詩人、其它朝代的詩歌。2011年高考全國卷選宋詞,四川、湖北卷選宋詩,重慶卷選則是明詩。內容涉及送別詩、思鄉詩、邊塞詩、山水詩、民生詩、愛情詩等。主要考查點有兩個:一是鑒賞古代詩歌的語言、形象、表達技巧;二是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古代詩歌鑒賞”采用主觀題的形式考查,設問方向性明確,切口比較小,有利于考生思考作答,如2011年高考重慶卷第12題,要求考生指出“吟對沙鷗一愴神”中的“沙鷗”意象的作用等。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范圍的不斷擴大和新課程卷理念的影響,大綱卷詩歌的鑒賞題,也開始融入倡導個性化閱讀的思想,允許考生就某個問題發現自己的看法,如2011高考四川卷第12題,要求“請對你詩歌的第二聯進行賞析”,湖北卷第14題,“以上兩首詩,劉詩優美,蘇詩壯美,請結合詩句賞析”,這類沒有明確“角度”限制的“賞析”題,值得備考時關注。
復習指導
古代詩歌鑒賞的備考,要學會從總體上把握詩歌,結合詩歌的關鍵詞、時代背景、傳統意象等因素,準確把握的思想情感;突訓練的位置,訓練時突出唐詩、宋詞的比例;適當積累一些詩歌鑒賞中常用的術語,用專業術語答題,并注意答題的規范。備考過程中,突出以下幾個要點:
(1)分析形象。
①分析詩中的人物形象,要善于從人物的肖像、心理、動作、細節描寫的文字里,發掘人物的個性,還要結合作者寫作目的,概括出形象的社會意義。
②分析詩中的意象,要懂得意象的傳統意義,還要根據詩人的經歷、情感、寫作目的等,概括出意象在詩中的具體含意。
③分析塑造形象的表現手法,人物類試題要注意肖像、動作、細節,還要注意側面的襯托、對比手法;意象類,多用比喻、象征,以實顯虛(借景抒情)等。
(2)品味語言
①語境品味法。將詞、句放在詩歌所描寫的情景中作具體的分析,品味其遣詞、造句的妙處。不孤立地分析字詞,而是將其放在全篇中,特別注意詞語與詩歌主旨的關系。
②替換比較法。要鑒賞一個詞的妙處,用另一詞替換考查它們表情達意的差別,品味作者遣詞造句的藝術性。
③修辭領悟法。即通過詩句修辭使用妙處的領悟,鑒賞詩歌語言的藝術性。古詩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對比、夸張、排比、襯托等。
(3)概括主旨
①知人論世。“知人”就是了解作者經歷和思想狀況;“世”即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論世”即分析理解應聯系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
②品味境界。深入到詩人所描繪的境界中去,體察詩人所展示的景物,體會詩人所抒發的思想、情感。
③把握關鍵。詩歌標題,詩句中往往有些揭示、暗示主旨、情感的關鍵詞,這是把握詩人思想、情感的鑰匙。
(4)理解技巧
①掌握比喻、擬人、排比、對比、反襯、夸張、雙關等手法的特點與作用;注意情與景關系的分析,特別是借景抒情、象征、反襯等常用手法等。
②仔細揣摩詩句的特色,尋找語句的修辭特色,確認手法名稱,再結合語境、主旨,分析表達手法的作用。
【古代詩歌鑒賞的專題復習綱要】相關文章:
關于古代詩歌鑒賞專題解析12-09
古代詩歌鑒賞03-01
古代詩歌鑒賞12-09
古代經典詩歌鑒賞12-09
古代詩歌鑒賞12-09
古代詩歌鑒賞步驟12-09
中國古代詩歌文學鑒賞復習指導12-09
古代詩歌鑒賞教學設計12-09
古代詩歌鑒賞答題模板01-29
《古代詩歌鑒賞》教學設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