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古代詩歌閱讀鑒賞技巧

時間:2022-12-09 19:01:25 古代詩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古代詩歌閱讀鑒賞技巧

  1、關注題目

古代詩歌閱讀鑒賞技巧

  題目的內涵往往豐富,它可包含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情感、題材類型等諸多重要信息。如王維的《山居秋暝》,“山居”明示了詩的題材屬歸隱一類;“秋”點明季節;“暝”點明具體的時間。“秋”與“暝”在古人的筆下往往流淌著悲愁,如“萬里悲秋常作客”、“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但“山居”那欲隱而難藏的愜意與滿足就使“秋暝”的感情亮麗暢快起來了。

  2、關注首尾句(聯)

  首句(聯)經常開篇扣題、奠定情感基調,而尾句(聯)則經常會隱含或點化主題。如李白的《峨眉山月歌》,首句“峨眉山月半輪秋”是對題目的具體描述和和延展,月是秋之月,月半輪喻人之別,秋半輪指秋未深,月與秋給人“多情自古傷別離,更那堪冷落清秋節”的寒意。尾句“思君不見下渝州”是對主題的點化,君即月,月即故里和親人,因別而思,思而不見更顯其情深意切。

  3、關注表情、表意的關鍵詞

  古詩詞最擅長寫景中之情和情中之景。情藏之于景因而含蓄,但作者經常有意無意地將景的一角撩起,讓情顯出山形水貌。如李煜的《浪淘沙》中的“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著一“寒”字,亡國之悲痛盡從心底泛起。

  古詩詞最講究的是煉字,“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樸字見色”是煉字的最高境界,而“奇、險、新、色”皆因詩文煉出了情、煉出了意,字淡而味濃、文淺而情深。如溫庭筠的《菩薩蠻》中的“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懶”表慵懶哀怨,“弄”表心緒不寧,“遲”表遲緩惆悵。

  4、關注意象

  意象即寄情藏意的物象。在經年累月的磨合之后,意與象的關系早已約定俗成。如冰雪喻忠貞高潔,楊柳寓離愁別緒,流水喻綿綿愁思,琴瑟寓切切情意……當然,詩人用意象并非是一成不變的,如子規的常意為孤寂哀愁,而在“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王令《送春》)中,子規卻是一個對美好事物留戀、熱愛和執著不懈地追求的形象。

  5、關注文題間的注釋

  注釋有對寫作背景的必要交代,有對典故逸事的闡述,有對難于理解或易于誤解的詞語的解釋,在理解時能起撥云見月的作用。如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元稹《離思》)時,驟觀題目即知本詩寫的是離別之思,但細看詩文卻又似云遮霧蓋,難明其意。于是命題者在詩后題前附加兩點注釋:①此詩為悼念亡妻韋叢而作;②取次:任意,隨便。注釋②直言“取次”之意,使原本隱晦的詩意頓然明白曉暢;而注釋①則如螢般輕掠過全詩的每一個字,使每一處暗喻都影影綽綽地明出情意,我們終于因注而釋了:原來“離思”為夫妻的生離死別之思,字里行間滿溢著恩愛、忠貞與懷念之情,溫情脈脈、盟山誓海,感人至深。

  6、關注題干提供的信息

  題干多是直截了當地提出具體的問題,但有時也會在提問之前有所提示。這些提示既是對詩文的注釋,也是對答題的導向。如“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節選自張九齡《感遇》)的題干是這樣的:“《論語》‘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請聯系這句話,說一說你對‘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一句的理解。”本來初讀時對“自有歲寒心”一句頗費躇躊,但《論語》之語讓我們恍然頓悟:丹橘之所以經冬猶綠,并非緣于氣候暖和,而是因為它具有像松柏一樣耐寒的節操。

  7、關注常用典故的特定含義

  為了融千情萬緒于片言之中,為了納滄海桑田于方寸之內,詩詞往往用典。但若不知典故的來龍去脈,我們實難報以會心的一笑,更遑論拍案驚奇了。如讀李商隱的《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如果懂得中間兩聯所用四個典故的含義,那么我們就會因那天衣無縫的銜接、哀怨迷離的意境而由衷嘆服詩人用典時出神入化的藝術功力了。

  8、關注熟悉的作家的概況

  時代在變遷,思想在傳承,大凡杰出的詩人,其詩心總與時代之脈一起博動。因而要讀懂作為思想載體的詩文,就必須能勾勒出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生命軌跡及其思想流變,了解其為何喜極而泣又因何痛徹心肺,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其詩風詩意、詩情詩魂。教材所選的篇目都是歷代大詩人的代表作,以此為窗可以洞悉詩人沉浮悲喜的人生,感悟其詩詞中的徬惶與吶喊。如陸游在《書憤》中以“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明志:恢復中原之志至死不渝;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以“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剖心:憂憤之情深如江海,忠義之心耿如日月。當此二人的其它同類詩作奔赴眼底時,我們便可據此聯讀而悟。

【古代詩歌閱讀鑒賞技巧】相關文章:

古代詩歌鑒賞答題技巧解析05-07

高考古代詩歌鑒賞的技巧05-07

古代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教案04-15

古代詩歌鑒賞05-11

古代詩歌鑒賞03-01

古代經典詩歌鑒賞05-07

古代詩歌鑒賞05-08

古代詩歌鑒賞步驟05-08

古代詩歌鑒賞教學設計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