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愛國詩歌推薦:酬龐十兵曹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詩歌了吧,不同的詩歌,其語言藝術所表現的語言風格、特點、技巧各不相同。還苦于找不到好的詩歌?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愛國詩歌推薦:酬龐十兵曹,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酬龐十兵曹》原文
憶昔游京華,自言生羽翼。懷書訪知己,末路空相識。
許國不成名,還家有慚色。托身從畎畝,浪跡初自得。
雨澤感天時,耕耘忘帝力。同人洛陽至,問我睢水北。
遂爾款津涯,凈然見胸臆。高談懸物象,逸韻投翰墨。
別岸迥無垠,海鶴鳴不息。梁城多古意,攜手共凄惻。
懷賢想鄒枚,登高思荊棘。世情惡疵賤,之子憐孤直。
酬贈感并深,離憂豈終極。
《酬龐十兵曹》作者簡介
高適 (700—765) ,漢族。唐代邊塞詩人。字達夫、仲武,滄州(今河北省景縣)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帶)。少孤貧,愛交游,有游俠之風,并以建功立業自期。天寶八載(749),經睢陽太守張九皋推薦,應舉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載,因不忍“鞭撻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長”而辭官,又一次到長安。次年入隴右、河西節度使哥舒翰幕,為掌書記。安史亂后,曾任淮南節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劍南節度使等職,官至,封渤海縣侯。世稱“高常侍”。 有《高常侍集》等傳世。永泰元年(765年)卒,終年65歲,贈禮部尚書,謚號忠。高適為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與岑參并稱“高岑”。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早年曾游歷長安,后到過薊門、盧龍一帶,尋求進身之路,都沒有成功。
作品鑒賞
此詩作于客居梁宋前期,從“許國不成名,還家有慚色。托身從畎畝,浪跡初自得”來看,當為由長安歸梁宋初期,在《別韋參軍》后,詩意亦與之相近,姑系于開元十年(722)。前十句回顧二十歲西游長安鎩羽而歸,后于宋州開荒自立、浪跡自得的經過。《別韋參軍》:“兔苑為農歲不登”,此詩則云“雨澤感天時”,可見已逐漸適應農耕生活。中間八句寫龐十兵曹過訪贈詩,二人相得之樂。后八句由攜手同游梁城古跡,引出懷古傷今之悲——鄒、枚得梁孝王賞識,君臣相得,而自己荊棘滿途,惟有龐十為知音,卻又離別在即,不勝感傷。
《古詩鏡》:“許國不成名,還家有慚色。托身從畎畝,浪跡初自得,”撼寫得佳。“懷賢”一段,覺此衷未暢。
【愛國詩歌:酬龐十兵曹】相關文章:
十月愛國詩歌12-09
十月的祖國愛國詩歌03-09
走進十月的愛國詩歌03-10
杜甫詩詞房兵曹胡馬賞析12-09
杜甫《房兵曹胡馬》的詩詞賞析12-09
永遠抹不去的基建工程兵愛國詩歌03-09
永遠抹不去的基建工程兵的愛國詩歌12-09
愛國的詩歌03-10
愛國詩歌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