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代詩詞的句式結構介紹總結
詩式詞經斷句后,所形成的句子的形式叫句式。文中也有句式,一篇文言文經點斷讀句后,也存在明顯的句式問題,如文中遇有對仗、上下兩句的句式是一樣的。如劉禹錫《陋室銘》中:“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斜線所畫的句式,上下聯的句式是一樣的。句式是造句的依據,比如《陋室銘》開頭兩句,“水不在深”一句,是依據“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句的句式造的句。因此,上下兩句的句式完全相同。絕不可以在畫斜線的地方造句。否則,原來點斷的停頓處就不存在了,就等于破壞了原來的句式。
詩的句式,五言為二領三,如:“城春/草木深//”、“把酒/話桑麻//”。例句1在春后斷,例句2在酒字后點斷(停頓)。點斷處不可造句,否則就破壞了二領三的句式。七言的句子,句式為四領三,如:“映階碧草/自春色//”。詩的句式比較簡單,五言一般是“二領三”,七言一般是“四領三”。七言詩的句式,如果像下面的句式,就不是七言詩的句式,“過暄風/十里鶯回//”這句的句式是“三領四”,而不是“四領三”,打破了七言的常規句式。又如“有情風/驚濤萬里//”這句同上句,句式也為“三領四”。詞中的五言句或七言句的句式一般與詩相同,如“兩地/不同栽//”、“吹入/垂楊陌//”,七言如“脈脈不知/春又老//”、“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在詞中七言也有三領四的句式,如“二十年/重到南樓//”、“舊江山/總是新愁//”、“恨無人/說與相思//”,詞中五言句也有一領四的句式,如“但/眉峰壓翠//”、“悵/飛鳧路杳//”。
詞中的三言句“山遠近、路橫斜”、“柳絲長、春雨細”,例句1為一領二,例句2為二領一。四言句一般為二領二,如“小徑/紅稀//”、“芳郊/綠遍//”,也有一領三的,如“有/斜陽處//”,六言句一般是二領二二,如“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一帶/江山/如畫//”。在詞中的句子,三字以內為短句,七字以上者詞人們認為是長句,超過七字的句子,一般是短句合成的,如果是短句合成的,都能點斷,但也有不能分讀的。
八字句:一領七,七言為四領三,如: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柳永《八聲甘州》)便/山遙水遠/分吳越//。(朱效儒《踏歌》)二領六,六言為二領二二,如:應是/良辰/好景/虛設//。(柳永《雨霖鈴》)中有/萬點/相思/清淚//。(周邦彥《還京樂》)八字句,是“三、五”合成的,如:誤幾回/天際/識歸舟//。(柳永《八聲甘州》)最堪愛/一曲/銀鉤小//。(王沂孫《眉嫵》)
九字句:算人生/、悲莫悲于/輕別//。(柳永《傾桮樂》)此外,以三虛字領起的九言句也很多。如: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蘇軾《洞仙歌》)終不似/一朵/釵頭/顫裊//(周邦彥《六丑》)。九字句還有四五、六三等句式,如: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蔣捷《虞美人》)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
詞因其句式參差不齊,所以詞又稱長短句,詞從一字句到十字句都有,懸殊很大,與詩不同,詩以四、五、七言為基本句型,所以句式也不復雜。詞從一字句到十字句都有,因此句型比較復雜。因此詞的句式就更復雜了。詩詞句子的句式不論句式簡單,還是復雜,句式都是造句的基礎,也就是說遣詞造句要以句式為依據,不能打破詩的基本句式。詞的句式要以詞譜為準,詞譜專供填詞者應用。我以為《康熙詞譜》比較好,它在序中說:“詞之有圖譜,猶詩之有體格也……夫詞寄于調,字之多寡有定數,句之長短有定式,韻之平仄有定聲……《詞譜》一編,詳次調體,剖析異同,中分句讀,旁列平仄,一字一韻,務正傳訛。”
我們現在不主張嚴格遵守這些清規戒律,以至害意,也就是有的人說的不能因律害意,但這些規律是填詞的條件,從中不難看出古人在歌詞與樂譜的配合上是怎樣努力的,其中有不少有用的東西,依然能古為今用。
歐陽修詩曰:“黃栗留鳴桑椹美,紫櫻桃熟麥風涼。”黃栗留,即黃鶯鳴名;紫櫻桃,水果名。按文法斷句讀是:黃栗留/鳴/桑椹/美//,紫櫻桃/熟/麥風/涼//。這種句讀是以文法為準。讀詩或詞的句讀不以文法為準,要以聲音的節奏為準。有的詩或詞的句子的文法節奏和聲音節奏不一致,要以聲音的節奏為準,因為聲音的節奏與句子的平仄是一致的。我們造句時要以聲音的節奏為準,就是要以句子的平仄聲為準,這就是所謂的句式。詞譜中的又一體的原因,就是句的字數變了,聲音節奏變了,當然源于句子的平仄改變了,所以句式當然隨著也要改變的緣故。
【古代詩詞的句式結構介紹總結】相關文章:
經典古代傷感詩詞總結05-07
古代的經典詩詞04-17
古代的詩詞11-05
古代詩詞05-09
古代經典詩詞鑒賞05-11
激勵的古代詩詞04-24
古代冬雪的詩詞05-02
古代詩詞的座右銘04-19
古代詩詞座右銘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