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古代詩歌》導學案

時間:2024-06-24 22:09:39 古代詩歌 我要投稿

《古代詩歌四首》導學案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詩歌了吧,詩歌富于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構形式的美。什么樣的詩歌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代詩歌四首》導學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代詩歌四首》導學案

《古代詩歌四首》導學案1

  學習目標

  1、展開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感悟詩歌情感,初步體會情景交融的特點。

  3、了解常識,學習欣賞古詩。

  自主學習

  1、補充知識卡片,閱讀并劃出重點。

  (1)《觀滄海》

  創作背景:本詩寫于東漢建安十二年秋,當年的夏五月詩人率軍北征烏桓,七月出盧龍塞,九月大獲全勝。班師途中經過碣石山,詩人登高望海,留下了這千古傳頌的名篇。

  作者簡介: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字孟德,小名阿瞞,譙(今安徽亳縣人)。東漢末年,在鎮壓黃巾起義軍中,逐步擴充軍事力量。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后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官渡之戰大破軍閥袁紹后,逐漸統一了中國北方。到了東漢獻帝時進位為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擊敗于赤壁。后封魏王。從此奠定中國歷史上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子曹丕取代漢獻帝建魏國,追尊為武帝。享年六十六歲。

  (2)《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創作背景:這首《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大概作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寶十二載)。當時王昌齡從江寧丞被貶為龍標縣(今湖南省黔陽縣)尉,李白在揚州聽到好友被貶后寫下了這首詩。

  作者簡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

  (3)《次北固山下》

  創作背景:這首詩是詩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時,由楚入吳,在沿江東行途中泊舟于江蘇鎮江北固山下時有感而作的。

  作者簡介:王灣(生卒年不詳):字為德,洛陽(今屬河南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史學家。王灣作為開元初年的北方詩人,往來于吳楚間,被江南清麗山水所傾倒,并受到當時吳中詩人清秀詩風的影響,寫下了一些歌詠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兩句,得到當時的宰相張說的極度贊賞。

  (4)《天凈沙·秋思》

  創作背景: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于元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羈旅途中,寫下了這首《天凈沙·秋思》。

  作者簡介: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二維碼《古代詩歌四首》

  課文朗讀

  2、先掃碼聽讀,標出朗讀停頓,再自己朗讀。[S1]

  示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文學常識填空。

  1、《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作者是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代大詩人著有《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作者_______,____代詩人,本詩中“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道出新舊更替的生活哲理。

  3、《天凈沙?秋思》作者_______,是_______代著名_______作家、_______家。他與_______ 、_______、_______被稱為“雜劇四大家”。他的《天凈沙?秋思》被稱為“______________”。

  4、《天凈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____。天凈沙是_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_。

  合作探究

  1、《觀滄海》一詩以哪個字統領全篇?詩人描寫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點?其中哪些是實景,哪些是想象之景?

  2.“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這一名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a2]

  3、詩中沒有單純的寫景,總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聯系《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寫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詩的開頭寫景為什么選取“楊花”“子規”來寫?

  4、前人評價“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兩句詩是“形容景物,妙絕千古”。你認為它“妙”在何處?

  5、人們常說,“一切景語皆情語”。《天凈沙·秋思》描繪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何特點?[a3]

  合作探究答案

  1、“觀”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實寫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虛寫

  這首樂府詩通過登高遠望歌頌了包羅萬象的大海和生機勃勃的山島,抒發了詩人氣吞山河的豪情壯志。表現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統一中國的宏偉抱負。

  2、擬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將“愁心”帶給遠方的朋友,詩句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的憂愁和無奈,以及對友人的關切之情。

  3、寫“楊花”且“落盡”是先點時令,這樣的“暮春”在古詩中是一個花與淚同落的季候,這就奠定了全詩傷感的基調。“楊花”漂泊無定,暗寫王昌齡被貶荒僻之地給人的飄零流落之感;“子規”即杜鵑,在我國古典詩詞中,它總悲哀凄慘地啼叫著。因此,可以說,詩中開頭一句的寫景,不著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現。

  4、①時序交替,觸景傷情;②寫景中蘊含哲理(海日生于殘夜,舊年未去,江上春色已到)表現了一種歡樂、積極、向上的情懷。

  5、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斷腸人。這些景物的色彩是昏暗、衰朽的、情感壓抑、低沉、毫無生氣的,它們共同構成了深秋荒涼肅殺的景象,渲染出冷落暗淡的氣氛,描繪了一幅深秋蕭瑟凄苦的村野圖。

  [S1]補二維碼鏈接:《古代詩歌四首》朗讀。

  [a2]賞析名句的一般答題步驟是什么?

  (1)準確指出運用了何種方法或者寫法。

  (2)結合詩句闡釋如何運用了這種手法。

  (3)歸納這種手法有效地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或塑造了怎樣的形象或渲染了怎樣的氣氛。

  [a3]小令的語言有什么特點?言簡義豐、多方映襯、動靜相生、情景交融

《古代詩歌四首》導學案2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 有感情地反復朗讀并背誦《觀滄海》和《次北固山下》。

  2. 了解古代詩歌體裁的有關知識,并體會這兩首詩歌的思想感情。

  3. 品味詩句,感悟詩歌意境,學習鑒賞古代詩歌的方法。

  【學習重難點】

  品味詩句,感悟詩歌意境,學習鑒賞古代詩歌的方法。

  【學法指導】

  朗讀法、聯想法、討論法。

  預習案

  1、了解古代詩歌常識

  通常所說的古代詩歌包括古體詩、樂府詩、律詩、絕句、詞、曲等。

  唐代以前出現的較少格律限制的詩體叫 詩。如本課的《 》。而把唐朝新出現的 詩、 叫近體詩。如本課的《 》和《 》就是律詩。

  律詩,因格律要求嚴格而得名,有 言律詩、 言律詩兩種;律詩的格律有規定、限制了對仗,八句可分為四聯, 兩聯必須兩兩對仗,是兩對對偶句。五言律詩的節奏一般為 ,七言律詩的節奏一般為 或 。

  曲是一種與詞相近的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于口語,用于韻也更接近口語。如本課的《 》

  2.作者簡介及寫作背景

  《觀滄海》是 的名篇,也是我國第一首完整的寫景詩篇,建安12年( 207年)曹操北征烏桓,統一了北國,凱旋歸來時登上碣石山,佇立峰頂,面對大海,浮想聯翩,寫下這篇樂府詩。當時曹操大軍,鎧甲未卸,征塵未洗,正可以揮師南下,征討孫劉,實現統一,完成宏業。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詩人勾畫了大海 、 的壯麗景象,表現了 的抱負。

  《次北固山下》作者 ,生卒年不詳,洛陽人,唐玄宗先天元年(712)中了進士,以后曾往來于吳、楚 間,不得歸家,故有此作。古時交通不發達,流落外鄉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生 ,因此鄉愁成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這首詩就是寫鄉愁的,且以“ ”這一聯聞名。

  3、文學常識填空。

  《觀滄海》一詩選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的詩以“ ”見稱。

  《次北固山下》一詩中“次”意為__________,該詩作者為唐代詩人______。

  4、解釋字詞意思,在括號內給黑體字注音

  臨: 碣( )石:

  何: 澹澹( ):

  竦峙( ): 蕭瑟 ( ):

  若: 幸甚至哉:

  次: 客路:

  殘( )夜: 歸雁( ):

  5.給《觀滄海》和》《次北 固山下》劃分音節停頓。

  反饋案

  一.讀《觀滄海》,回答問題。

  1. 給下面加粗字或詞 釋義。以觀滄海: 星漢燦爛:

  2.詩中統領全篇的一個字是 。從寫景的虛實上來看,這首詩前八句寫 ,后四句寫 。

  3.“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采用了怎樣的手法?描繪了怎樣的一副景象?

  二.朗讀《次北固山下》,完成以下各題。

  1.對下邊這首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寫景詩描寫了作者客游他鄉的羈旅之情,表達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寬闊博大的胸襟。

  B.詩的頸聯寫景致的缺憾:殘夜中的海日和舊年中的江春,使人頓生惆悵之情。

  C.尾聯運用設問的修辭手法,抒寫了思鄉之情。

  D.在唐朝 的詩人里,王灣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這首五言絕句卻使他留名青史。

  2.“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歷來被人稱道,對這兩句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描寫景物、時令之中,蘊含著一種時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B.反“日”和“春”作為新生事物的象征,難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

  C生”與“入”用了比喻的方法,生動形象,富有情趣。

  D.兩句詩對、仗工整,明人胡應麟稱它“形容景物,妙絕千古”。

  3.翻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4.“風正一帆懸”以“一帆懸”之小景,寫出了_________________ __之大景的神韻,為后人所稱道。

  三.默寫《觀滄海》和《次北固山下》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錢塘湖春行》和《天凈沙﹒秋思》。

  2. 想象詩歌中的畫面,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

  3. 感悟詩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學習解讀和鑒賞古代詩歌。

  【學習重難點】

  感悟詩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學習解讀和鑒賞古代詩歌。

  【學法指導】

  朗讀法、聯想法、討論法。

  預習案

  1、了解詩人白居易和馬致遠

  白居易(772~846),字 ,晚年自號 。 代大詩人。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反對形式主義。其詩歌形象鮮明,語言通俗,內容清新,如《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憶江南》《賦得古原草送別》等,深得人們的喜愛和傳誦。有《白氏長慶集》72卷,集詩3000余首,數量之多,是唐代詩人中首屈一指的。 《錢塘湖春行》是一首 詩(從詩歌形式來回答)。

  馬致遠生于1250年,約卒于1321年,是 時期著名的雜劇家。大都(今北京)人。今存雜劇《漢宮秋》、《青衫淚》、《薦福碑》等七種。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馬致遠的散曲,擴大題材領域,提高藝術意境。聲調和諧優美,語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備。

  2、“天凈沙”是 __ ,“秋思”是 __ 。元曲是我國古代詩歌中的一種體裁,興于 _ ,配樂吟唱的。曲有小令、套曲之分,《天凈沙》是 。 曲與詞體式相近,都按調填詞,但較詞明快自由。

  2、解釋字詞意思

  水面初平: 云腳低:

  暖樹: 不足:

  亂花: 才:

  沒馬蹄: 昏鴉:

  斷腸:

  3.朗讀《錢塘湖春行》。全詩以“行”為線索,從 “ ”起,到“ ”終,以 “ ”為著眼點寫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兩句中的 “ ” 兩字充分表達了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迷戀。

  4.初讀《天凈沙﹒秋思》,談談你的最大感受。

  反饋案

  一.朗讀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完成:

  1.《錢塘湖春行》的頷聯句子是 。

  2.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開頭兩句寫詩人行徑孤山寺和賈亭時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輪廓。

  B.三四兩 句從鶯、燕的動態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從秋冬沉睡中蘇醒過來的春意生動地描繪了出來。

  C.五六兩句寫騎馬游春的人們,包括詩人自己。以人們的感受寫西湖的春景。

  D.結尾兩句詳寫湖東的白沙堤,在綠楊蔭里,更是美不勝收。

  3.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詩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處,簡潔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輪廓。

  B.三四兩句從鶯歌燕舞的動態中, 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從秋冬沉睡中蘇醒過來的春意生動地描繪了出來。

  C.五六句詩人用“亂”字勾畫出了春天百花競放,萬紫千紅的美麗畫卷;用“沒馬蹄”寫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綠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關湖光山色的題詠很多,但這首詩緊緊扣住環境和季節的特征,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

  二.默讀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根據它的內容展開想象,寫一段描述性文字,描述時詩歌的原有意象不要增刪,順序可以調整,字數在110字左右。

  三. 按這四首詩歌的原文填空:

  1.《觀滄海》中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詩句是: , ; , 。

  2.《錢塘湖春行》中總體描繪西湖勝景的詩句是: ,。

  3.《天凈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_______ , 。

  4.《次北固山下》中有一個對偶句,蘊含了新事物孕育于舊事物解體之時的哲理,這兩句詩是: , .

  四.下列詩句不是對仗的是一項是( )

  A、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B、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C、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D、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課外擴展】

  閱讀下面古詩,完成以下兩題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陰陽割昏曉”一句突出了泰 山怎樣的特點? ____

  2.請談談你對“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句話的理解。

【《古代詩歌》導學案】相關文章:

古代詩歌的四首導學案12-09

2017最新古代詩歌四首的導學案12-09

古代詩歌鑒賞教學案12-09

經典古代詩歌11-26

古代詩歌精選12-09

古代詩歌12-09

古代詩歌01-29

古代詩歌佳句03-09

古代經典詩歌鑒賞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