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沒有母親的母親節傷感散文
活動內容包括插花,吃蛋糕,參觀爸爸媽媽工作的地方,每個小朋友還會獲贈一份禮品。每個節日最開心最快樂的就數孩子們了。小一點的在爬爬墊上擠堆兒玩玩具,大一點的再外面綠色的草坪上瘋跑,屋里屋外都被孩子的笑聲和吵鬧聲淹沒,大人們連話也插不上一句。
插花的時候,大家總算安靜了一些。花藝師在臺上娓娓地講著:“來,咱們先看這幾朵大頭的,顏色比較艷麗的,叫非洲菊,也叫扶郎花,象征著互敬互愛,有毅力,不畏艱難…”孩子們也跟著把花剪好,插到綠色的花泥里面,讓花保持著向上或向前的姿態,又陸續把彩色的玫瑰,粉色,紅色的康乃馨,淡紫色的小雛菊插好,再把紫色的勿忘我,白色的滿天星插在中間縫隙的地方,最后把綠色多葉的清香木和漂亮的魚尾剪成小枝的點綴在花籃周圍。
孩子們穿梭在人群中間,點評著每一件作品,不時傳來一陣陣歡樂的笑聲。
這個花籃,我送給了明天過生日的姐姐。今年她的生日趕得巧,正好是母親節那一天。
如果母親在,我也一定要送給她一個漂亮的花籃,我多想依偎在她的懷里,一起品嘗這香甜的蛋糕…
可是,注定,前十五年的母親節和今后的每一個母親節,我都不會再有母親的陪伴了…
今天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嬰兒降臨人世前,佛與嬰兒道別。
小孩一直在哭:“我害怕,我會變得那么小,什么也不會,多么無助。”
佛安慰他:我早已安排好一位菩薩引領你去到人間,她會保護你,照顧你,愛你,等你長大以后,菩薩也就完成了使命,才能回到我的身邊”。
小孩停止哭泣,問:“菩薩叫什么名字呢?”
佛微笑著說:“她的名字叫--媽媽”。
這個故事我不只看過一遍,每次看過都忍不住想要大哭一場。
是的,每個母親,在撫養每個幼小生命長大的過程中都耗盡了心力,傾注了自己的全部,愛,青春,白發和皺紋,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息。
小的時候,不理解媽媽為什么總是生病,總是吃藥,腰酸背痛,越來越顯蒼老,正值青春期能吃能睡能玩能跳的我甚至不理解為什么還要有醫院。等到大了,才知道,媽媽的腰不是因為懷了我和弟弟,因為要抱著我們一直到能自己獨立行走,因為沒白沒黑操勞田間地頭的活,因為早期晚睡天天忙于生計而累壞的?可是,這些,卻等到我們為人父母后才真正明白和深有體會。等到這一天,父母已經早已去了比遠方更遠的地方。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等我意識到這一點時,時光留給我的似乎也只有內疚和懷念了。
也許,真的只有這一生的緣分了。手分開了,這一生的緣分也就盡了。
爸爸媽媽,愿你們在天堂安好!
【沒有母親的母親節傷感散文】相關文章:
那里沒有母親節散文04-04
沒有媽媽的母親節12-09
母親節的遺憾散文04-29
母親節的玫瑰散文04-03
母親節日的隨筆散文04-28
贊頌母親節的散文04-27
母親節的禮物的散文03-28
母親節的溫暖散文03-29
母親節的禮物散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