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校園學生地震的逃生知識
為了營造安全良好的校園環境,學校應該具備基本的防震防災設備,同時也應該教育學生們應對地震災害的緊急逃生措施,那么有哪些關于比較好的校園地震的逃生知識?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校園地震的逃生知識,供大家參閱!
地震逃生知識:學校避震
在學校中,地震時最需要的是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冷靜與果斷。有中長期地震預報的地區,平時要結合教學活動,向學生們講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識。震前要安排好學生轉移、撤離的路線和場地;震后沉著地指揮學生有秩序地撤離。在比較堅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課桌下、講臺旁、教學樓內的學生可以到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房間里,決不可讓學生們亂跑或跳樓。
正在上課時,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應當有組織地撤離。
千萬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陽臺上去!
必要時應在室外上課。
校園地震的逃生知識:地震12秒自救機會
1、什么叫12秒自救機會?
在大地震發生前的瞬間,往往有地聲、地光和地面微動,先于強震動12秒鐘左右出現于地表,作為大震即將來臨的預警信號。這些臨震異常現象為人們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機會。
地聲78%出現在震前10分鐘內,到臨震十幾秒時聲響最大。據經驗,臨震時往往先聽到“呼呼”聲,接著是“轟轟”聲,繼而為“咚咚”悶雷聲,之后地面開始振動。地光是地殼內噴溢出的氣體,強化了低空靜電場所致,其開頭有帶狀、片狀、球狀、柱狀等到,顏色以蘭、黃、白居多。
歷次大震的幸存者中,很多人就是觀察到這些臨震異常現象判斷有大震來臨,迅速采取措施避險而保全了生命。
2、出現預警現象后怎樣果斷避險?
發現地震預警信號之后,作為個人的避險行動應當因時因地采取應急措施,消除一切可能危及生命的不安全因素。
(1)平時要設想好各種避震方式方法,準備好可能的救護藥品及避震器物。
(2)盡可能迅速逃離建筑物,轉移到空曠場地。
(3)來不及逃出時,盡量躲在室內墻角或支撐結構較多的`空間部位及器物之下。
(4)迅速切斷電源和煤氣管道。
(5)迅速遠離易燃易爆及有毒氣體源。
(6)避險時要遠離高樓、大煙囪,高門臉、女兒墻、高壓線以及橋梁、隧道、峭壁陡坡或海邊等,更不要在狹窄的巷道和樓梯上停留。
3、怎樣利用宏觀異常主動避險?
地震發生前會有宏觀異常發生,這就需要我們千方百計地捕捉震前信息,主動避震自防好處很多。
對動物異常,群眾總結了這樣的歌謠:
震前動物有預兆,群測群防很重要。
牛羊騾馬不進圈,老鼠搬家往外逃;
雞飛上樹豬亂拱,鴨不下水狗亂咬;
冬眠蛇兒早出洞,鴿子驚飛不回巢;
兔子豎耳蹦又撞,魚兒驚慌水面跳;
家家戶戶細留心,分析識別防范好。
對地下水異常,群眾也總結的好:
井水是個寶,前兆來得早;
無雨泉水渾,天旱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氣泡;
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
天變雨要到,水變地要鬧;
建立觀測網,異常快報告。
除以上異常外,還有植物異常,如花草樹木不合時令開花結果;氣象異常,如嚴寒酷暑,洪澇干旱;電磁異常,如日光燈自亮,電磁器件奇變,收音通訊設備嚴重受干擾;地表形變異常,如地面鼓包,裂縫、塌陷等都可能與地震有關。如發生這些異常現象及時向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報告,并及時果斷地采取措施避震,都能起到自我防御作用。
校園地震的逃生知識:高樓避震三大策略
專家建議,在北京這樣以樓房為主的大都市中,居民應該有意識地掌握一些科學適用的避震策略。
策略一:震時保持冷靜,震后走到戶外。這是避震的國際通用守則,國內外許多起地震實例表明,在地震發生的短暫瞬間,人們在進入或離開建筑物時,被砸死砸傷的概率最大。因此專家告誡,室內避震條件好的,首先要選擇室內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則盡可能從室內跑出去。
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北京地區居民樓房應具有抵御烈度為8度的地震破壞的能力。專家建議,地震發生時先不要慌,保持視野開闊和機動性,以便相機行事。特別要牢記的是,不要滯留床上;不可跑向陽臺;不可跑到樓道等人員擁擠的地方去;不可跳樓;不可使用電梯,若震時在電梯里應盡快離開,若門打不開時要抱頭蹲下。另外,要立即滅火斷電,防止燙傷觸電和發生火情。
策略二:避震位置至關重要。住樓房避震,可根據建筑物布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躲避。最好找一個可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蹲在暖氣旁較安全,暖氣的承載力較大,金屬管道的網絡性結構和彈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動時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氣管道通氣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員窒息;管道內的存水還可延長存活期。更重要的一點是,被困人員可采用擊打暖氣管道的方式向外界傳遞信息,而暖氣靠外墻的位置有利于最快獲得救助。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躲在廚房、衛生間這樣的小開間時,盡量離爐具、煤氣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遠些。若廚房、衛生間處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斷墻為薄板墻時,就不要把它選擇為最佳避震場所。此外,不要鉆進柜子或箱子里,因為人一旦鉆進去后便立刻喪失機動性,視野受阻,四肢被縛,不僅會錯過逃生機會還不利于被救;躺臥的姿勢也不好,人體的平面面積加大,被擊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難機動變位。
策略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內。這是確保在都市震災中獲得他人及時救助的重要原則。不要靠近煤氣灶、煤氣管道和家用電器;不要選擇建筑物的內側位置,盡量靠近外墻,但不可躲在窗戶下面;盡量靠近水源處,一旦被困,要設法與外界聯系,除用手機聯系外,可敲擊管道和暖氣片,也可打開手電筒。
【校園學生地震的逃生知識】相關文章:
校園地震逃生知識資料05-09
學生地震逃生知識05-09
地震逃生演練的知識及逃生措施05-09
地震逃生知識05-09
地震逃生安全知識05-09
地震逃生小知識05-09
關于地震逃生的知識05-09
關于地震逃生的知識05-09
地震安全逃生知識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