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端午節散文
在我的記憶里,端午節吃粽子與文峰塔、艾葉、五色線是聯系在一起的。
記得每年一到農歷四月底五月初,母親早早就把軟米浸在盆子里了,米一天天發酸,鄉下的親戚給拿來葦葉和紅棗,端午節的前一天,父母一次又一次用清水把米洗得干干凈凈,母親就坐在小櫈子上開始包粽子,黃色的米、大紅色的棗、綠色的葉子在母親手里轉眼變成了一個個漂漂亮亮的粽子,并擺放在一個大鍋里,放上水,再把一個洗干凈的石頭壓在上面,點燃灶火就煮粽子了,一陣子后,一股股粽子的香味撲鼻而來……
一到五月初一這一天,家家戶戶門上插上 艾葉,只是 艾葉是連根的,母親還把配好的五色線給我們戴在了手腕上、腳腕上,用一小塊花布給我做一個漂亮的荷包,里面包上艾葉和大蒜,母親說戴上是為了消災去病,我總喜歡在鼻子前聞一聞,這是我最喜歡的味道……
一到學校同學們幾乎都戴著五色線,我們把手腕露出來互相攀比著,手巧的孩子們用紙疊成小粽子,再用漂亮的五色線一層層包起來,戴在脖子上非常漂亮 。同學們還在念叨著,說是端午節的早晨,到河邊去梳頭,一邊梳,一邊念叨:一木梳長,二木梳光,三木梳誕到河物廂(河那邊),四木梳梳得用扁擔量,五木梳跟著河頭走……說這樣頭發就長得快……
端午節的這一天,家家戶戶門上的艾葉又換成了新鮮的 ,初五是沒有根的艾葉,我的五色線也要重新換成新的,我們吃了香噴噴的棕子,下午就高高興興跟隨父母去文峰塔了。平日里是沒有人去,傳說文峰塔里面住著蛇精,只是端午節的上午蛇精離開后,下午才可以去……
當時縣城很小,四周是一片片土地,記憶中,去文峰塔時走很遠的路,過一條小河(今儀川河),經過一片片菜地,和一片蘆葦地,經過連家莊村中的那一棵大槐樹……走上一條塵土飛揚向上爬的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才能到了文峰塔下面,一路上人們攜老帶幼,人流從四面八方趕來。少數人騎著自行車、大部分是步行而來,此時此刻山上山下,人頭攢動,城附近的鄰村上下男女老少都匯集在這里,這也是一年一度的大聚會。賣冰糕的小商販用自行車帶著小木箱,五分錢的冰糕,成為孩子們眼中的美味。
記憶中的文峰塔傷痕累累,這時一些年輕人鋌而走險,在一層層地攀登著,傳說摸到文峰塔尖最高處可活到100歲。下面的人們有的站在文峰塔下,有的坐在綠色的草地上,都在眼睜睜的看著他們,不時發出一聲聲驚呀……老師們再三吩咐孩子們不要上去,注意安全,有的孩子們還是要爬兩層,我看著這一幕幕……想著聽大人們說過在這里曾經發生的悲劇,心里為他們捏著一把汗,但是最終每年的端午節這一天都會有人登上過那高高的文峰塔頂……
【難忘的端午節散文】相關文章:
難忘的端午節經典散文03-10
一個難忘的端午節散文03-10
端午節散文03-10
端午節圍觀散文03-10
端午節的艾草的散文03-10
端午節斷想散文01-11
有關端午節的經典散文12-02
端午節優美散文12-02
端午節的優美散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