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香香端午節優美散文
五月的端午節,最是彌香而令人神往的日子。
雖然正值農忙,可農家鄉里的端午節準備工作則早早開始。
望著被風兒弄得生香的滿塘蘆葦,大娘嬸子們會抽個閑空兒采回一把把三四指寬的蘆葉,一片片疊好串連起來掛在太陽下曬,經過日曬的蘆葦葉子越發香氣襲人,難怪包上糯米經過燒煮的粽子香得令人垂涎。
農歷五月初一,母親會收割一叢艾草和菖蒲,然后扎成束,點上香燭列奉于家神柜上。這艾草愈放愈香,約半個月后,媽媽把干枯了的艾蒲收起來,據說用艾葉煎水洗澡,有很好的止癢功效。到了初二、初三,母親開始張羅著買糯米,淘洗赤豆、棗兒、豆瓣、臘肉等等。因為我們幾個饞貓似的兒子,母親在初三初四就開始包粽子了。純糯米的、肉丁餡的、雜糧餡兒的、蜜棗餡的都有,什么三角狗頭粽子、元寶粽子,方的、圓的、大的、小的俱全,穿成串,連成排,放在鐵鍋生猛火煮沸文火慢燜,一家煮粽子,十家沾香氣,把端午節熏得香氣沖天。
到了初五,母親起早做好錦囊香袋,用紅線系著掛在我們脖子上,說是避邪保佑。在女孩兒手腕上套一個用紅線穿著貝殼的小手飾,其“功效”當然與男孩兒佩戴錦囊香袋是一致的。端午節,上天賦予民俗許多的文化瑰寶。除了掛艾蒲,還有喝雄黃酒、賽龍舟、江河拋粽祭屈原等等。在當今現代都市生活快節奏中,端午節何嘗不是一個讓人們溫故傳統家園,來一次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精神之旅?在五月風爽,小橋流水的田園風光中,在粽香飄逸的幽靜恬美中,在合家團聚的親密溫馨里,人們略帶淡淡的傷感或懷舊,撫摸現代與傳統留給歲月的斑駁痕跡,品味華夏文明的博大精深,在一種回味悠長、神閑氣定的氣氛中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端午節到了,一個神圣而值得留香延綿的傳統佳節,國家為之設立了法定假日,為的是讓這一傳統的節日與民俗文化能夠在現代浪漫的生活氣息中永久留存那份古老而質樸的香氣,讓這個東方古國文明世代傳承。雖然我的母親因去了天國而不能再為她的兒孫掛錦囊,包粽子,但打小她留在我們心頭的粽香到什么時侯都是不改味的。一個節日,一個時光流轉的刻印,一次對生活的感恩與律動。讓我們共同維系好中華文明這些淵遠情結,以靜謐、悠遠、虔誠的精神理念,收獲人生更加精彩香郁的美好與圓滿!
【香香端午節優美散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優美散文12-02
端午節的優美散文11-22
端午節的禮物優美散文03-10
在也門過端午節優美散文03-10
端午節散文03-10
端午節圍觀散文03-10
端午節的艾草的散文03-10
端午節斷想散文01-11
難忘的端午節散文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