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元宵節習俗都有哪些
導語: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一、吃元宵
吃元宵是一個古老的漢族傳統節日習俗,多在元宵節吃,也有當點心吃,一般有多種餡料,其中豆沙餡的最為多,元宵除了一般的,還有酒釀小圓子等種類。意喻團團圓圓、平平安安。
二、觀燈
觀燈是元宵節期間的漢族傳統民俗活動。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后,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漢族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三、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漢族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歷正月十五,漢族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后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而后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燈謎增添節日氣氛,展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耍龍燈
耍龍燈又稱舞龍、龍燈舞,是中國獨具特色的漢族民俗娛樂活動。從春節到元宵燈節,中國城鄉廣大地區都有耍龍燈的習俗。經過千百年的沿襲、發展,耍龍燈已成為一種形式活潑、表演優美、帶有浪漫色彩的漢族舞蹈。
五、舞獅
舞獅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來助興、舞獅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廣東的舞獅表演最為有名。獅子是由彩布條制作而成的。每頭獅子有兩個人合作表演,一人舞頭,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做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在表演過程中,舞獅者要以各種招式來表現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陽剛之氣。
【元宵節習俗都有哪些】相關文章:
圣誕節都有哪些習俗04-21
元宵節都有什么習俗12-07
關于萬圣節的習俗都有哪些12-09
元宵節哪些習俗05-01
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12-08
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05-01
元宵節有哪些習俗12-07
元宵節習俗有哪些12-07
12月25日圣誕節都有哪些習俗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