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臘八節吃臘八粥的意義
吃臘八粥,現在已成為臘八節特有的節日飲食文化,按照我國的習俗,吃臘八粥是為了慶祝豐收,也寓意著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那么臘八粥是怎么來的呢?喝臘八粥的意義是什么呢?下面跟萬年歷小編一起了解清楚喝臘八粥的意義是什么吧!
喝臘八粥的意義
臘月初八,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習俗。 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凈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舍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獲,后經六年苦行,于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于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
“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并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 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并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后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于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 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 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干,積一年的余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種著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果實。臘八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還有悼念亡國、寄托哀思的。
臘八節吃臘八粥的由來
釋迦牟尼原本是王子,他深切同情勞動人民的苦難遭遇,二十九歲時,毅然舍棄了王族生活,去探求解救人生痛苦的方法。相傳,一天釋迦牟尼來到一片茫茫無際的荒漠,又饑又渴,終于不支倒地。這時,恰巧有個善良的牧羊姑娘路過,忙將隨身所帶的雜飯與泉水調煮成粥,喂給釋迦牟尼吃。釋迦牟尼醒來后,謝過牧女,繼續前進,以堅韌不拔的毅力修行了六年,終于在十二月初八那天得道成佛。從此以后,凡逢十二月初八,各佛寺均效法牧女獻粥,取香谷、果實煮粥,供于佛像前。
遠古時期,人們往往在冬季用獵獲的禽獸祭祀天地、祖先,以祈福求壽,避災迎祥。古代“獵”、“臘”是同一個字。沿襲下來,就把處在冬末春初、新舊交替之際的十二月稱做“臘月”。據古書記載,在南北朝時,就流傳著“臘鼓鳴、春草生”的民諺。說的是在臘月,農民為了喜慶一年的豐收,敲打臘鼓,跳起各種舞蹈,預祝來年再有一個好收成。
中國古代民間有在冬至前后食用“赤豆粥”的習俗。如《本草綱目》赤豆條記載,傳說中那位頭撞不周山的.共工氏有七個“不才”兒子,“以冬至死為疫鬼”,故于是日作小豆粥,來祓除瘟神疫鬼。這個節日風俗,后來和佛教紀念“佛祖成道,的“五味粥”逐漸融合,宗教迷信的成份也逐漸淡薄下來,成為入臘以后的節日佳品——“臘八粥”。
全國各地的臘八粥
北京臘八粥
北京臘八粥以紅棗、核桃、黑米、香米、玉米、葡萄干、紅豆、小米等為主,口味香甜。
天津臘八粥
天津臘八粥與北京近似,講究些的還要加蓮子、百合、珍珠米、意仁米、大麥仁、粘秫米、粘黃米、云豆、綠豆、桂圓肉、龍眼肉、白果、紅棗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近年還有加入黑米的。這種臘八粥可供食療,有健脾、開胃、補氣、安神、清心、養血等功效。
山東臘八粥
在山東“孔府食制”中,規定“臘八粥”分兩種,一種是用意米仁、桂圓、蓮子、百合、栗子、紅棗、粳米等熬成的,盛入碗里還要加些“粥果”,主要是雕刻成各種形狀的水果,是為點綴。這種粥專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另一種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是給孔府里當差們喝的。
河南臘八飯
河南人吃臘八飯,是小米、綠豆、豇豆、麥仁、花生、紅棗、玉米特等八種原料配合煮成,熟后加些紅糖、核桃仁,粥稠味香,喻意來年五谷豐登。
山西臘八粥
山西的臘八粥,別稱八寶粥,以小米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綠豆、小棗,還有粘黃米、大米、江米等煮之。晉東南地區,臘月初五即用小豆、紅豆、豇豆、紅薯、花生、江米、柿餅,合水煮粥,又叫甜飯,亦是食俗之一。
陜北臘八粥
陜北高原在臘八之日,熬粥除了用多種米、豆之外,還得加入各種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通常是早晨就煮,或甜或咸,依人口味自選酌定。倘是午間吃,還要在粥內煮上些面條,全家人團聚共餐。
吃完以后,還要將粥抹在門上、灶臺上及門外樹上,以驅邪避災,迎接來年的農業大豐收。民間相傳,臘八這天忌吃菜,說吃了萊莊稼地里雜草多。
陜南臘八粥
陜南人臘八要吃雜合粥,分“五味”和“八味”兩種。前者用大米、糯米、花生、白果、豆子煮成。后者用上述五種原料外加大肉丁、豆腐、蘿卜,另外還要加調味品。臘八這天人們除了吃臘八粥,還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糧倉。
浙江臘八粥
浙江人煮臘八粥一般都用胡桃仁、松子仁、芡實、蓮子、紅棗、桂圓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食之祈求長命百歲。
四川臘八粥
四川地大人多.臘八粥做法五花八門,甜咸麻辣,而農村人吃咸味的比較多,主要是用黃豆、花生、肉丁、白蘿卜、胡蘿卜熬成的。
上海臘八粥
上海人鮮有臘八節的.概念,但漸有養成喝“雜糧粥”的趨向。大點的超市里有專門柜臺供應各種雜糧,如小米、玉米渣子、高粱米等,赤豆、綠豆之外還有白腰豆等,還有蓮子、芡實、米仁、血糯、黑米……都知道雜糧、粗糧有營養。“臘八粥”是應該常喝的,根據季節,根據口味,原料自由地搭配,可以加蜜餞、水果等,可以做出很多花樣的。
甘肅臘八粥
甘肅人傳統煮臘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還分送給鄰里,還要用來喂家畜。在蘭州、白銀城市地區,臘八粥煮得很講究,用大米、豆、紅棗、白果、蓮子、葡萄干、杏干、瓜干、核桃仁、青紅絲、白糖、肉丁等煮成。煮熟后先用來敬門神、灶神、土神、財神,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再分給親鄰,最后一家人享用。
寧夏臘八飯
寧夏人做臘八飯一般用扁豆、黃豆、紅豆、蠶豆、黑豆、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麥面或蕎麥面切成菱形柳葉片的“麥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圓蛋的“雀兒頭”,出鍋之前再入蔥花油。這天全家人只吃臘八飯,不吃菜。
江蘇臘八粥
江蘇地區吃臘八粥分甜咸兩種,煮法一樣。只是咸粥是加青菜和油。蘇州人煮臘八粥要放入茨菇、荸薺、胡桃仁、松子仁、芡實、紅棗、栗子、木耳、青菜、金針菇等。清代蘇州文人李福曾有詩云:“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和,五味香摻入。”
【臘八節吃臘八粥的意義】相關文章:
臘八節喝臘八粥的意義04-20
臘八節吃臘八粥的寓意04-21
臘八節吃臘八粥傳說故事01-21
臘八節與臘八粥04-26
臘八粥是什么時候吃的04-21
臘八粥什么時候吃最好01-18
臘八節臘八粥的做法04-20
臘八節與臘八粥作文12-09
臘八節里的臘八粥作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