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溫州人怎么過臘八節

時間:2022-12-05 07:21:05 臘八節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溫州人怎么過臘八節

  臘八既是一個源自佛教的節日,又是一個典型的具有中國民俗文化傳統的節日。很多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來慶祝臘八節。臘八節也有著自己獨特的意義。很多地區都有喝臘八粥的習俗,有的地區也會吃臘八蒜、臘八豆腐等等。那么你知道溫州是怎么過臘八節的嗎?下面隨陽光網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溫州人怎么過臘八節

  在溫州,有一句流傳了上百年的民謠,叫“十二月糖糕印狀元”。搗糖糕是溫州過年中必不可少的習俗。

  搗桃糕,也叫“搗糖糕”。用糯米摻些秈米,加上紅糖或白糖,蒸煮,放在石臼中搗韌,然后做成長方形,溫州瑞安叫“慢食”。如放在不同花紋的印版里,可壓成如牡丹、蟠桃、魁星、財神爺、狀元,以及鯉魚、麒麟等圖樣的甜糕,也有做成元寶的,最大重約三公斤,插上銀花可放在中堂長條桌上,每個房間也可擺上大大小小的元寶。這也叫“做年糕”,即年年高升之意。

  溫州人還要炊松糕和做箬(音ru,一種竹子。)糕。炊松糕就是用糯米、龍秈米纏起來磨粉和白糖或紅糖拌勻,放入專門蒸器炊熟,形狀圓的、八角的都有。做箬糕,就是用糯米摻龍秈米,浸濕水磨成漿,加上紅糖,放在圓蒸籠里的笿(音lu)葉上蒸,一個箬糕大約五六斤重,味極可口。

  臘八節的由來

  何故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

  自先上古起,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 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據《祀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蠟”;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

  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后的第三個戌日,后來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傳統文化把臘八節定為佛成道日。后隨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與臘日融合,在佛教領域被稱為“法寶節”。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說文》載:“冬至后三戌日臘祭百神。”可見,冬至后第三個戌日曾是臘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臘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臘八節的佛教由來

  臘月初八,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的習俗。佛教信徒普遍認為這一節日來自于佛教。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凈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舍棄王位,出家修道。出家以后,開始時過了六年的苦行僧式的生活,每天祇吃很少的食物,到后來已是衣衫襤褸,瘦骨嶙峋。有一位牧羊女,送了一缽盂的奶粥給釋迦牟尼,釋迦牟尼喝了之后,很快恢復了健康。之后他在尼連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樹下靜思,終于在臘月初八這天悟道成佛。后來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臘月初八煮粥供佛,并施舍給百姓。「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粥由此流傳開來,成為民間的一種習俗。

  「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又稱「佛成道日」。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并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并將臘八粥贈送給信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后便在民間相沿成俗。還有的寺院于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民眾都認為喝了寺院的臘八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在宋朝時,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干,積一年的余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壽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壽。直到今天,我國仍然有很多寺院依然保存著臘八節煮粥分施寺院周邊居民的習俗。

  臘八粥在古時是用紅小豆、糯米煮成,后來材料逐漸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類做粥,謂之『臘八粥』」。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在清代以北京的最為講究,摻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剝皮、去核、精揀然后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為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等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干的脆棗作為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桃仁作為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這種裝飾的臘八粥,祇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才可以見到。至今我國江南、東北、西北廣大地區人民仍保留著吃臘八粥的習俗。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紅豆、棗子、栗子、花生、白果、蓮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圓、龍眼肉、蜜餞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既可口又有營養,確實能增福增壽。


【溫州人怎么過臘八節】相關文章:

過臘八節作文12-08

過臘八節小學作文12-07

光棍節怎么過12-09

感恩節怎么過12-09

臘八節怎么過好12-09

過臘八作文12-09

天天都過臘八節作文12-09

感恩節要怎么過12-09

感恩節在美國怎么過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