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重陽時節如何養生
重陽節如何養生?這是很多人都關心的問題。重陽節已是深秋,朋友們在出游登高的時候也不要忘了養生工作,特別是老年人更要注意保健。下面陽光網小編整理了有關重陽節養生知識。歡迎閱讀!
重陽節如何養生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重陽節處在深秋時期,這個時期也要做好保健養生的工作。
飲食淡補,滋陰潤燥
此時節應以淡補為原則,并且要補血氣以養胃。進行有針對性的飲食干預,嚴格限制食鹽攝入量,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最好食用低鈉鹽,同時還要限制脂肪類食品的攝入,多食富含纖維素的食品和蔬菜。
飲食上注意預防秋燥。一是適當多吃能夠滋陰潤燥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梨、甘蔗、柿子、香蕉、荸薺、橄欖、百合、銀耳、蘿卜、鱉肉、烏骨雞、鴨蛋、豆漿、乳品等,二是宜進食帶有酸味的食品,如葡萄、石榴、蘋果、芒果、楊桃、柚子、獼猴桃、檸檬、山楂等。另外,應少吃辛辣的食物。秋天尤其提倡食粥,最好是將上述潤燥之品與粳米或糯米同煮,既可補充營養,又能除燥。
晚秋,氣溫逐漸下降,在加強營養增加食物熱量的同時,要注意少食性味寒涼的食品,并忌生冷。可用芡實、紅棗或花生仁加紅糖燉湯服,或用芡實燉牛肉等食用。
老年人由于五臟衰弱,腸胃薄弱,如果飲食生冷無節,饑飽無常,勢必傷胃犯病。因此,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要注意忌嘴,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黏的食物;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菜色拉等涼性食物。要做到少吃多餐、定時定量,使胃中經常有食物中和胃酸,防止侵蝕胃黏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
早睡早起,熱水泡腳
秋季溫差變化較大,風寒邪氣極易傷人,尤其是老年人抵抗力和適應能力降低,尤易患感冒、肺炎、肺心病,甚至發生心衰而危及生命。因此應注意防寒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深秋的氣候已有了幾分寒氣,清晨地氣清爽,養生宜早睡早起,這樣可使心境安逸安靜,神氣收斂,避免肺氣受燥邪的.損害,保持肺的清爽功能。而且,在清晨清涼的空氣中適當做一些運動,可以提高機體抵御寒冷的能力,當然運動量不宜過大,以免出汗著涼。
寒露后,天氣漸涼,甚至會氣溫突降,寒潮來臨,最容易引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腦血管疾病也特別容易在這個時期發作或加重。所以這個節氣中,養生重點除仍需要預防燥邪損傷外,還必須防止寒邪傷人。此時足部的保健尤為關鍵,寒露節氣一過,就應注重足部保暖。
“熱水洗腳,勝吃補藥。”暖足的最簡單實用的方法就是熱水泡腳。中醫認為,足部是足三陰經、足三陽經的起止點,與全身所有臟腑經絡均有密切關系,用熱水泡腳,可以起到調整臟腑功能、驅散寒氣,溫暖全身;促進周身血液循環,及時消除疲勞的作用。早上運動后用熱水洗足可以健腦強身;夜晚就寢以前用熱水泡足可改善睡眠,有助于提高睡眠質量;用熱水泡腳足還有利于治療腳癬。因此,熱水泡腳一直是中醫里推崇的養生之道。
登高賞菊,防悲秋
秋季天高氣爽,氣候宜人,但日照逐漸減少、氣溫降低。深秋之時,草葉枯落,花木凋謝,常使一些老年人有凄涼、垂暮之感,導致情緒憂郁、煩躁等,故有“秋風秋雨愁煞人”之句。
重陽節吃什么水果養生
1.石榴
重陽節吃石榴也正是時候,石榴形狀如瘤,皮內有子,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食用,其口味大致有酸、甜兩種。鮮艷奪目的石榴紅如瑪瑙、白似水晶,十分惹人喜愛,石榴鮮食味甜微酸,加工制成飲料也清涼可口。石榴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以及維生素E族的含量居高,蛋白質、脂肪以及鈣等含量也不低,其中維生素的含量要比蘋果高出很多倍。
2.無花果
現代研究發現,無花果中含有補骨脂素、佛柑內酯等活性成分及芳香物質苯甲醛,可抑制癌細胞生成,可預防肝癌、胃癌的發生,延緩、抑制移植性肉瘤、自發性乳癌、淋巴肉瘤的發展或惡化,最終可致腫瘤壞死、退化。無花果含有的大量糖類、脂類、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無機鹽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等營養成分,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3.橘子
橘子富含維生素C與檸檬酸,前者具有美容作用,后者則具有消除疲勞的作用。如果把橘子內側的'薄皮一起吃下去,除維生素C外,還可攝取膳食纖維eu——果膠,它可以促進通便,并且可以降低膽固醇。橘皮苷可以加強毛細血管的韌性,降血壓,擴張心臟的冠狀動脈。
4.山楂
山楂又名山里紅、紅果、胭脂果,是薔薇科山楂屬中的果實,有很高的營養和醫療價值。常吃山楂制品能增強食欲,改善睡眠,保持骨骼和血液中鈣的恒定,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使人延年益壽,故山楂被人們視為“長壽食品”。
5.獼猴桃
獼猴桃有著“水果王”之稱,是一種高檔的水果品種,10月就可成熟上市,重陽節吃正好合適。獼猴桃的營養價值非常的高,它除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糖、脂肪和鈣、磷、鐵等礦物質外,最引人注意的是它的維生素C含量,據分析,每百克果肉含維生素C100~420毫克,在水果中居于前列。此外還含有多種氨基酸。
老年人飲食宜掌握以下十個原則
蔬果宜鮮:新鮮、有色的蔬果類,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水果中還含有豐富的有機酸,有刺激食欲增加和維持體液酸堿平衡的作用。
數量宜少:若要身體安,三分饑和寒。老人要吃多種食物,但每種食物數量不宜過多,每餐七八分飽。
質量宜高:質量高不意味著價格高,如豆制品、蛋、奶等都是質量高的食品,老人應當經常食用。還要注意多吃魚,少吃肉。糖的主要來源是主食和蔬果,盡量減少白糖、紅糖、砂糖等精制糖的食用。
食物宜雜:沒有一種食物能包含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因此,每天都要吃谷類、蔬果、菌藻等多種食物,還要注意葷素搭配,粗細搭配,色澤搭配,口味搭配,干稀搭配。
質地宜軟:老人對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好,所以,飯菜質地以軟爛為好,可采用蒸、煮、燉、燴等的烹調方法。選擇的食物盡量避免纖維較粗、不宜咀嚼的食品,如肉類可多選擇纖維短,肉質細嫩的魚肉;牛奶、雞蛋、豆制品都是最佳選擇食物。
飲食宜淡:菜品要清淡,口味忌重。建議每日食鹽量不超過6克。建議老人一日的食物組成:谷類150-250克,魚蝦類及瘦肉100克,豆類及其制品50克,新鮮蔬菜300克左右,新鮮水果250克左右,牛奶250克,烹調用油30克,食鹽6克,食糖25克,少飲酒,喝足夠的水分。
速度宜緩:細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吸收。尤其在吃魚時更要注意。魚肉由于肉質松軟、細嫩,容易咀嚼、消化和吸收;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等優點,是老人的首選食品。但由于魚刺的問題,限制了許多老人的食用。解決好這一問題,首先要選魚刺較少的魚類,吃魚時,最好不要與米飯、饅頭同時吃。
飯菜宜香:老人食欲降低,在食品的制作方面要更加精心,注意色、香、味、形的調配。此外,優雅、安靜、整潔的就餐環境;集體或結伴就餐的形式,都可提高老人的就餐興趣。
飲水宜多:老人對口渴的感覺不像年輕人那么敏感,因此,要自覺多喝水,可選擇淡茶或白開水。千萬不要等到口渴再喝,以免缺水。缺水會引起老人便秘和體內代謝失調。
溫度宜熱:食物的最佳消化吸收過程是在接近體溫的溫度下進行的。老人對寒冷抵抗能力較差,一旦食用生、冷、硬的食品,就會影響到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腸道疾病。因此,老人的食物以溫熱為主。
另外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飽食容易導致老人老年癡呆,據醫生介紹,老人進食過飽營養過剩后,大腦中被稱為“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的物質會明顯增加。如果長期飽食的.話,則會引起腦動脈硬化,出現大腦早衰、智力減退等現象。往往人們在飽食之后就會有種想睡覺,或者特別困的感覺,主要原因是全身的能量集中在消化食物身上,而大腦也處在一個需要能量運轉來維護的一種狀況,當大腦沒有能量運轉時,其智力也會受到影響。
專家提出,老年癡呆癥與維生素B12和葉酸的缺乏有密切關系。飲食的調理可有助于防止老年癡呆,因為從食物中攝入B12和葉酸既有效且安全。富含B12的食物有:雛菊、香菇、大豆、雞蛋、牛奶、動物腎臟以及各種發酵的豆制品等;葉酸豐富的食物是:綠葉蔬菜、柑橘、西紅柿、菜花、西瓜、菌類、酵母、牛肉、肝臟和腎臟。經常、適量地攝入上述食物,對預防老年癡呆癥有一定作用。
【重陽時節如何養生】相關文章:
重陽時節老年人喝的養生茶12-09
重陽節如何養生保健04-19
重陽節老人如何養生12-09
芒種時節的養生短信12-03
秋分時節的養生祝福語11-15
冬季如何養生的文章04-03
冬至如何養生好12-02
重陽節老人養生攻略12-09
端午節如何養生方法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