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重陽節老年人養生全攻略
九九重陽節到了,時令也逐漸進入了深秋。一年一度秋風勁,中醫認為,秋天陽氣由升浮逐漸趨于沉降,生理功能趨于平靜,陽氣逐漸衰退,氣候逐漸轉涼,是老年人易發病的時令。那么在這段時間,老年人應該怎樣養生?下面隨陽光網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俗話說:“春捂秋凍!边M入深秋,不少老年人依然奉行“秋凍”的原則,在中醫藥專家解樂業看來,考慮威海的秋季較短,氣溫下降較快,以及老年人的身體特點,對于絕大部分老年人來說,都不太適宜“秋凍”。
通常,老年人身體機能減退,秋天的起居應特別注意,“秋凍”要因人而異。秋天是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季節,身體虛的老年人要適當添加衣服,不要過于追求“秋凍”。因為老年人著涼會激發原有的哮喘、氣管炎等發病。天涼,血管容易處于收縮狀態,導致血壓升高;加懈哐獕翰〉睦夏耆擞锌赡芤虼搜獕荷仙,誘發中風。體內熱盛有火的老年人也不能太凍,受涼后反而容易引起內熱外寒型的感冒。有心血管病的老年人也要注意,防止受涼后誘發心絞痛。
秋高氣爽,是老年人戶外鍛煉的好時機。解樂業強調,“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季是收養的季節,老年人運動也應遵循這一規律,運動量不宜太大,不宜劇烈。老年人要根據自身體質情況和身體狀態,選擇適宜的鍛煉方式,如散步等。總的原則為:運動結束后,感覺身體微微發熱即可,避免出現滿頭大汗、喘息不及的情況出現。
重陽節老年人養生全攻略2、合理飲食 慎“貼秋膘”
秋季乃是寒暑之交,陰長陽消,養生必須遵循“養收”的原則,在營養師高梅潔看來,飲食當以潤燥益氣為中心,以“滋陰潤肺”為準則,另外還應“少辛增酸”。
秋季氣候干燥,很容易傷及肺陰,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尤其是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老年人,所以高梅潔強調,飲食應首先注意養肺。老年人應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在滋陰潤燥的基礎上,每日中、晚餐喝些健身湯,一方面可以滲濕健脾、滋陰防燥,另一方面還可以進補營養、強身健體。
重陽時節,氣候宜人,人們的食欲增加,又有大量瓜果上市,部分老年人因暴飲暴食而加重了胃腸負擔,導致腸胃功能紊亂;另外,秋天晝夜溫差大,一不小心,就會導致腹部著涼,發生腹瀉。因此,老年人秋季進食更應注意細嚼慢咽、不暴飲暴食、注意食物的溫度和硬度。
在進食蔬菜水果的同時,大家不要忘記五谷雜糧的`好處,五谷雜糧是人體補充能量必需的基礎飲食,是維持生理活動最重要的營養來源。任何一個季節的飲食都離不開五谷雜糧,尤其是秋季干燥漸冷的氣候對人體造成的影響,更需要這些五谷雜糧來抵御干燥,達到滋陰潤燥的目的,其中,花生、紅薯、芝麻更是秋季滋補的佳品。
秋季是一個進補的時節,很多老年人也開始在此時“貼秋膘”,然而老年人一定要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進補、食療。在保健方面一定要與醫生多溝通,不要自作主張,更不能盲目跟風進補。有些老人認為孩子買各種補品給自己吃就是孝敬,其實很多補品,尤其是中藥補品非常講究體質的寒熱,而寒熱本身又分不同的情況,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否則會損傷身體,甚至引發疾病,可謂得不償失。
重陽節老年人養生全攻略3、合理睡眠 調節情緒
進入秋季,天高風急,地氣清肅。心理咨詢師史玲認為,在這個季節,老年人更應早睡早起,這樣才能保持神志安寧。
睡眠是養生的重頭戲,老年人體質差,對睡眠環境也要求較高。秋季夜里涼風習習,很容易受到“賊風”侵襲。若“賊風”吹在熟睡者的頭面部,第二天清晨就會感覺偏頭痛,甚至發生口眼歪斜流涎;“賊風”吹在腹部,則會引發腹瀉;“賊風”吹在暴露于外的肢體,還會使肌肉處于緊張性收縮狀態,讓人不能充分休息,導致全身酸痛,困乏無力。所以,老年人入睡時一定要避風寒而臥。
肺氣虛者對秋天氣候的'變化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風冷雨,花木凋零,萬物蕭條的深秋景況,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涼、垂暮之感,易產生抑郁情緒。此時,老年人更要重視人際關系和心理交流,要密切自己與子女的關系,既要聯系老朋友,又要善交新朋友,經常和好友聊天談心,交流思想感情,做到生活上互相關心體貼,思想上溝通交流。多參加集體活動,在人際交往中取長補短,汲取生活營養。
對中老年人來說,秋季養生還要培養樂觀的情緒,不妨靜想收獲累累的愉悅,保持神態安寧,收神斂氣。要有“心無其心,百病不生”的健心理念,養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樂觀開朗、寬容豁達、淡泊寧靜的性格,收神斂氣,保持內心寧靜,可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精神的影響,方可適應秋季容平的特征。所以,中老年人可以結伴去野外山鄉,登高遠眺,飽覽大自然秋花爛漫、紅葉勝火等勝景,一切憂郁、惆悵頓然若失,愉悅和諧的情緒會讓人煥發出青春般的活力。
【重陽節老年人養生全攻略】相關文章:
重陽節老年人健康養生需要注意什么04-19
重陽時節老年人喝的養生茶05-09
重陽節老人養生攻略05-09
重陽節老人如何養生05-09
重陽節如何養生保健04-19
重陽節老年人活動方案04-20
老年人重陽節活動方案03-25
重陽節老年人活動方案04-20
老年人春節養生的注意事項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