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年七夕節的時間-中國七夕節有什么食俗-七夕情人節的習俗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那么2017七夕情人節是什么時候?七夕節有哪些地方食俗呢?下面陽光小編帶大家來揭曉今年七夕節的時間及有關七夕的習俗食俗吧。
2017年七夕節時間
2017年8月28日 農歷 七月初七 七夕節 星期一
七夕情人節各地食俗盤點
七夕節吃什么:吃面條
另外這一天有吃面的習俗,這一天往往跟中國的24節氣以外的三個雜節氣,一個雜節氣就是三伏,還有一個是暑九,還有一個南方的雷雨。大家都知道頭伏餃子,二伏面。而且吃面意味著挑壽,面挑得越高,人就越長壽。還有為織女擺貢。
面條可以做,抻面最好,它象征著巧,而且象征你以后的性格能屈能伸,特別是能男孩子抻面或者給丈夫抻面,而且具有韌性,說明你出去做人也要有韌性,你的事業才能夠成功。丈夫的夫本來就是天字出頭叫夫,丈夫為天,妻子為地,面抻出頭上,天就為夫,就可以闖出一番事業。另外闖蕩出來,還要祝福婆婆公公健康長壽。
七夕節吃什么:巧果
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巧果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如今浙江的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七夕這一天,人們還會用面粉制作各種小型物品,放到油鍋里煎炸后稱“巧果”。晚上還會在打掃干凈的庭院里,擺上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家中親友圍坐在一起。
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可多種變化。考究者還會使用“巧果卡子”的木制模具做出來各式各樣的巧果,如魚、花生、桃子、籃子、蓮蓬、老虎、獅子等等。制作時只需將調好的面拽成小塊塞進印模里,小號的用手指肚、大號的用手掌根壓實與卡子一般平,然后小卡子抓住一端、大卡子握住把兒,用力將另一端磕向案板便可做出各種形狀和印著吉祥圖案的“巧果”面團,接著經過烙烤或油炸后便可食用。吃時,若嫌干燥膩味,不妨喝幾口王老吉,有助于預防上火。
七夕節吃什么:蠶豆
很多人不知道,七夕節還與分豆結緣。每年七月初七,各家各戶都要分食蠶豆,謂之“咬鬼頭”,取驅邪的意思。“分豆結緣”是福州七夕節特有的風俗。此俗緣出郊區,后傳入城中。節日里福州人相互贈送蠶豆,并在七夕夜月光下分啃蠶豆談天說地,以作結緣紀念。七夕成為促進家人和睦、朋友緣深、鄰里友好相處的“結緣節”。平日,小孩、鄰里之間難免會磕磕碰碰,蠶豆一分,積怨便煙消云散了。
七夕節吃什么:瓜果
七夕是以瓜果為主,因為這個時候瓜果下來了,特別是西瓜。而且這個時候最忌諱的是不吃梨,大家在這一天吃梨,就和巧距離得更遠。所以一般這天女孩子都不吃梨。
七夕的時候放桃,將來到了中秋,我們供月供娘娘都放。另外這個時候,端午節剛過之后,還有一些剩的櫻桃,一般都喜歡采來。大家為什么要用櫻桃,五月是熱月,過去了,七月是分離的月,又進入酷暑,疾病開始蔓延,蚊蠅很多,櫻桃像小燈籠一樣,代表日子紅紅火火,第二,民間還這樣認為,英雄一來,妖魔鬼怪統統逃跑了。還有桑葚,吃了白桑葚,象征著我從現在一直到天冷,吃菜或者水果的時候吃不了蟲子,黑桑葚如果在這天吃就吃不到蒼蠅屎。
七夕節習俗大全
七夕節的習俗一:喜蛛應巧
這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針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時。南朝的梁宗懔《荊楚歲時記》說; “是夕,陳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于瓜上則以為符應。
七夕節的習俗二:投針驗巧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于穿針,又不同于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
七夕節的習俗三: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漢,流于后世。《西京雜記》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具習之。
七夕節的習俗四:種生求子
舊時習俗,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扎成一束,稱為“種生”,又稱為“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稱為“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還用蠟塑各種形象,如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禿鷹、鴛鴦、等動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稱之為“水上浮”。又有蠟制的嬰兒玩偶,讓婦女買回家浮于水土,以為宜子之祥,稱為“化生”。
七夕節的習俗五:曬書曬衣
據載,司馬懿當年因位高權重,頗受曹操的猜忌,有鑒于當時政治的`黑暗,為求自保,他邊裝瘋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個親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
七夕節的習俗六:供奉“磨喝樂”
磨喝樂是舊時民間七夕節的兒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為傳荷葉半臂衣裙,手持荷葉。每年七月七日,在開封的“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梁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行街內,皆賣磨喝樂,乃小塑土偶耳”。時值七月七日,裝瘋的司馬懿也在家中曬書。令史回去稟報魏武帝,魏武帝馬上下令要司馬懿回朝任職,否則即可收押。司馬懿只有乖乖的遵命回朝。
七夕節的習俗七:吃巧果
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 巧果是油面糖蜜。
七夕節的習俗八:拜織女
“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里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
七夕節的習俗九:拜魁星
民間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
七夕節的習俗十: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傳在中國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四川省諸多縣志以及貴州、廣東兩地,也有此風。許多地區的年輕姑娘,喜歡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發,傳說不僅可以年青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還可以盡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數女子與兒童們,在節日娛樂中的一種愛好,也與生育信仰有密切的關系。
【七夕節的時間-中國七夕節有什么食俗-七夕情人節的習俗】相關文章:
元宵節的習俗和食俗12-07
七夕節是什么節日12-09
七夕節的傳說有哪些12-09
2017七夕節的時間及活動方案12-09
七夕節乞巧節的習俗和詩句12-09
七夕節送什么給男朋友12-09
描寫七夕節的詩句有哪些12-09
描寫七夕節的古詩有哪些12-09
情人節七夕節的議論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