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散文的作文合集十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散文的作文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散文的作文 篇1
白熾燈下,木書桌前,一碗黑茶,一首單曲循環的《南山南》。聽著聽著,覺得《南山南》的歌詞描述的是你、我、他,是許多人的青春。這里面有懷舊的心情,也有自我救贖的精神,以及無窮無盡的青春歲月。
曾經青春年少的“80后”現在也都說自己是懷舊的一代。播放民謠的收音機,唱著搖滾的地下音樂會,放著經典電視劇的各大衛視頻道,以及還能瞧見坐著許多沉迷網絡游戲小孩的網吧,都是懷舊的見證。青蔥校園里的讀書歲月,懵懵懂懂的大學初戀,某間教室里的集體放聲高歌,都是精神在升華。我們的回憶有歡樂的笑聲,宛如午后和煦的陽光;我們的成長也有曾經不諳世事的青澀,這就是有苦味的歲月。
總聽長輩們說起他們的艱苦創業,現在想起來我們也可以跟后輩晚生們談起我們的奮斗歷程。從“美猴王是不是應當登場央視春晚”的熱議話題就可以看出,整個“80后”上承父輩時代的價值審美,下啟新世紀時代的多元思維,懷舊成為了一種凝聚的張力、一種自我認知否定再認知的過渡、一種漣漪于歷史漩渦的思想火花。
誠如此題可言,記憶也好,回憶也罷,其實是有選擇的。例如現在三十而立的我——一個教歷史的胖子還在想“我的高中”和“我的大學”,“如果當年如何如何”,“可能現在會怎樣怎樣”,這就是潛移默化地自我救贖,至少在精神上或者念想上。同時也要承認,已向社會繳械投降的我,在現實中只會沿著自我選擇的路走下去,即使現在不能實現曾經的或者現在的宏偉理想,我也會并且始終秉持內心保持的那一份寧靜。這也是掙扎于現實又無法百分百脫胎于現實之后的自我救贖。
有時候,我常常自嘲地講這可能不是所謂的“正能量”,但我們這一代“80后”的確是要自我的救贖,只是每個人有權利選擇一種自認為適合的救贖方式。比如我,堅持每周鍛煉身體,閑暇時間飲茶聽琴,心靜的時候讀會兒書,疲乏的時候積極休息,努力做到不把工資交給醫院,努力做到不給爸媽添麻煩。這就是適合我當前的救贖方式。
然而,無論現實是如此的磨礪一個人的棱角,每當我讀到“從來緯地經天業,皆在躬行實踐身”,我也自認領悟了湖湘精神;每當我讀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也依然熱血澎湃。這就是我“寧可食之無肉,不可心中無竹”的自我救贖。所以我想說,套用《明朝那些事兒》里的那句“那一夜,我夢見百萬雄兵”。希望我們的青春使命有所不同,但萬世不變的是心中的拼搏。
思考,是一個“80后”“教歷史”的胖子我對這個世界的注解。網絡上說,每個時代的人有不同的苦惱,的確如此。我堅信,豎著的青春屬于今天的我們。我們的時代注定是多元化的,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我們的時代注定我們要多思考,獨立的思考,用自己的理性思考,不人云亦云。我們的時代注定我們即使痛苦,也要前行。
我不喜歡用心靈雞湯式的文字激勵所謂的奮斗,苦惱、失意是人生的必然。因為豎著的青春時代要有那么一點兒憤世嫉俗,要有那么一點兒特立獨行。豎著的青春,其實就是我們的青春還有三分傲骨、七分正氣、十分真情。
回想我過去的點點滴滴,思考與成長密不可分。大學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自己安安心心地從事一份自主選擇的職業。雖說從事中學歷史教育時間不長,但自己的理想是做一名博覽群書的“讀書人”,做一名百家講壇式的“引路人”。心有所想,定位自是分毫不差。有人曾講,工作和生活要分開,要學會自我解壓,尤其是涉及人與人的工作。我認同這一點。也許有時候生活和工作一時難以分開,但開心的時候笑一笑,遇到挫折的時候也笑一笑,做一個看淡風情、直抒胸臆、獨立人格、寬容處事的“傻瓜人”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想想歲月并不長,100個50歲的人站成一豎列,就是我們整整中華文明五千年。
除夕懷舊,希望我們的青春不止淡如白水,不止忙碌不分晝夜,不止為愛得淚流滿面,也不止身賤低如白菜價。因為我們的青春是多元的。
散文的作文 篇2
在上三年級前,每天總會坐在大榕樹樹陰下,讀楊紅櫻寫的校園小說.可是,三年級之后,作業和學習的時間多了,所以看書的時間也少了.但是,讀楊紅櫻阿姨的小說仍是我無法割舍的愛好.
一次體育課上,我偶然找回了以前那種悠閑讀書的時光.那節課,我們跑完操場,便做自由活動.我拿起楊紅櫻阿姨的《能味出孩子味的烏龜》,尋找著看書的好地方.
一陣風把我的目光帶向了田園樂的榕樹陰下,我懷念起以前那悠閑的日子.于是,便很快吹去灰塵,坐了下來,打開了書的大門.
楊紅櫻阿姨寫的書,似乎有一條秘密通道,把我帶進了書本中.讀了龜背上那譯出來的甲骨文,我似乎明白了為什么以前我們擁有美好的時光,而現在,只剩下回憶和懷念.因為,大人們以愛的名義,強迫我們看沒有兒童色彩的文字,使我們失去了讀他們所謂的”閑書”的時光.
末了,書中的烏龜在我的心中,似乎有了他的地方,就一定有真正的孩子,一定有每天可以自由讀書的孩子.哎,書看完了,我的心似乎還在是書中.
啊,真懷念悠閑讀書的日子呀!
散文的作文 篇3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有人喜歡收藏字畫,有人喜歡收藏文獻,有人喜歡收藏鐘表……而我卻收藏了一段呼嚕聲,那是我最珍貴的藏品。
有人說,大愛無言,至愛無聲。而我收藏的卻是一段有聲的愛。
小時候,總喜歡和爸爸一起睡覺,因為那讓我感到很踏實。我總喜歡把頭埋在爸爸的臂彎里,然后雙手雙腳緊緊夾在爸爸身上,因為爸爸身上肉嘟嘟的,幼時的我只覺得很好玩,心里有一種難以名狀的舒坦,只想就這樣一直睡下去。爸爸也總是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打著呼嚕睡去。
于是,這呼嚕聲便伴隨著我一天天長大。
長大后,因為逐漸難以忍受爸爸驚天動地的呼嚕聲,我已經六年未和爸爸同睡了,并且,晚上我總把房門關得嚴嚴實實的,生怕哪駭人的呼嚕聲攪了我的美夢。
前不久,我去參加外省單招,爸爸執意要陪我去,他說這是父母的責任。
我和爸爸同睡一個房間,白天考試,晚上就在房間著休息。夜色漸濃,爸爸早已酣睡,并發出了他標志性的呼嚕聲,聲音震耳欲聾,還不斷變換著音調,窄小的房間好像也在隨著爸爸的呼嚕聲顫動。
然而,我此時卻在想,是的,爸爸他累了,他需要好好休息一下。此時此刻,爸爸的呼嚕聲仿佛天籟般動聽。雖然我們之間隔了一條走道,但是我們的心卻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大愛無言,至愛無聲。爸爸以他無私、無言、無聲的愛,悉心地養育了我十九年。父親,這兩個簡約而不簡單的字眼,使我肅然起敬。
夜,靜得出奇,只聽到爸爸的呼嚕聲。這是我多么熟悉的聲音啊。正是這聲音靜靜地陪伴了我十九年。這是我幼年時的搖籃曲,是我生長的音符。將來,它還會陪伴著我奏出我生命的最強音!
爸爸還在酣睡,他臉上忽然露出了一抹滿足的笑容。他一定是夢到了我,夢見我還像幼時一樣埋頭在他的臂彎下酣睡,我倆手中都抱著世上最珍貴的東西。
爸,晚安!做個好夢。
我會永遠珍藏著這段呼嚕聲,珍藏著這段記憶,珍藏著我的父親。
散文的作文 篇4
關于勇氣是什么這個問題?勇氣是你有兩塊糖卻能留一塊到明天;勇氣是和別人吵架后你先去講和;勇氣是你有一大秘密卻答應誰也不說;勇氣是犯了錯要會改正,勇氣是犯了錯要會改正,勇氣是心里想著再來一次;勇氣是從頭開始;勇氣是堅持自己的夢想;勇氣是有必要時問聲好,勇氣是奉獻自己的利益去成全別人……
這些都是勇氣,而我卻缺乏勇氣,以勇氣為話題的作文_作文。我先說關于我缺乏勇氣的一件事。
我已經上初中了,一開始我總是那么不自在,離開了和我非常要好的朋友,離開了對我十分關愛的老師,心里還真不是滋味,記得那是第一節語文課,上課鈴響了,語文老師邁著穩健的步伐走上了講臺,只聽一句嚴肅的話語:“上課。”班長便大聲喊道:“起立!蔽覀兺瑢W便齊刷刷地站了起來,就像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同學們好,初中一年級作文《以勇氣為話題的作文_作文》。”陳老師溫和地說道!袄蠋熀谩!拔覀円矅烂C地喊道。
在課堂上我有一種陌生的恐懼,不知怎么的,我的心里開始害怕起來,我不敢舉手發言,即使我心中的回答是正確的,我不敢正視老師的眼睛,生怕老師喊我回答問題,可這些都不應該是我的正常舉動,要是在往常,我應該是第一個舉起手回答的人,可今天……我膽怯了,我怕了,我不敢舉手而且直到我的答案正確了,我才能靜下心來。我知道我缺乏勇氣,可我始終過不了這關,我沒法戰勝心理獲得勇氣,怎么辦?怎么辦?我著急,我想戰勝心理,我想舉手發言。
這一切課都過去一大半了,我始終沒有舉起手,終于,我“牙一咬,心一橫”,高高舉起了我的右手,果然,陳老師喊我發言了,我結結巴巴地回答了這個問題,雖然不是太流利,但我能夠表達出心中的想法了,我暗暗地夸了自己一句:“程穎,你真了不起。”
我想我已經感受到了勇氣的存在,它像一股暖流灌穿我全身,我頓時好像有一種數不盡的思想要表達,接下來老師題問的每一個問題我都高高舉起右手,可是半節課又很快過去了,下了課我覺得我像一個成功者,最起碼我戰勝了心理魔障,拿到了勇氣。
人生之路,少有平坦,多有坎坷,在人生的過程中我需要毅力,信心迫使我更需要打敗一切的勇氣,生活中需要很多勇氣,在面對各種困難與挫折時我需要更多勇氣面對,我相信自己能戰勝一切。
勇氣十足,奇跡就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作文點評:這是一篇關于勇氣的作文,作者從自己缺乏勇氣到成為一個充滿勇氣的男子漢,這一轉變過程,寫得非常好。
散文的作文 篇5
都說無我不文章,用我手寫我情,用我筆寫我心,散文更是如此,一直以為詩,詞歌賦,乃至散文都是抒發情感的最好章體。
然而每一次的文學創作都是以感情為基礎萌發的意境與內涵的衍生與升華,才會產生文學藝術美,而新柏拉圖派的哲學家普洛廷說,“美的觀念是人的精神所具有的,它不能夠在真實世界里找著,自己的表現和滿足,就使人造出藝術來!币簿驼f藝術的美感著重表現在自己精神領域的一片凈土上,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獲。
我在以往的寫作生涯中往往把自己當成一堆抽象的“名詞”這種“名詞”是不著邊際似近似遠的,沒有實感,象冷清的月光,閑散的湖水,蒙蒙的霧,沁人心脾的茶花,看似一種種名詞,概念,詞藻,一擔拼湊起來就感覺模糊不清。
每當自己發表一次作品,都會自信滿滿的,這說明我的作品得到了自己的滿足與肯定,然而每次作品點擊率低,無評論,不被人推薦,或者無人觀看是,變的憂心忡忡,立即懷疑我的寫作水平低,我的作品不好,很不幸我得了諸多文人的通病,優柔寡斷,隨波逐流的性格。
自己喜歡文學,屬于那種霧里看花的那種喜歡,總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所以我把這種抽象的喜歡,暫時當做懵懂的起源,起初我寫作的時候總是因過于注重意境,以為優美,華麗,才是文章的核心,忽略了情感與內涵的必然性,如同詩一樣,起初喜歡詠風弄月,吟詩作對,現在看來我不過是在附庸風雅,詩,散文,詞,賦,小說,雖都有涉獵,都懂一點,又似乎都不懂,僅僅以為各類學術常識我都知道一點就誤把自己當成文學領域的人,實質上對任何一種學問都沒有系統的研究,真正的心得。
一為文人便無足觀,我漸漸的向文人靠攏,成了一個無所用之的人物。寫著華麗而庸俗,優美而空洞的文章,真正文學的智識與含義,只怕是我還沒有掌握半分領域,文人在我眼里只不過是個百無一用的人而已,雖有自己的見解卻沒有真正的智識,弄以花前月下或風景宜人而白描風景,或之乎者也而咬文嚼字,或哀哉秋兮而自嘆自負
散文的作文 篇6
我是非常喜歡過元宵節的。每年的正月十五,如果時間允許我都喜歡回老家過,因為在我的老家鬧元宵才是正月里的重頭戲,從正月十三開始,家家戶戶開始張燈結彩,大紅燈籠從頂樓一直一溜煙地掛到一樓,門外的走廊上掛滿啦一盞盞精雕細琢的大木雕燈,到啦夜晚這些燈全部被點得賊亮堂,光這些就足以把節日的喜慶渲染的一覽無余,更不用說還有那些閃爍的彩燈也不偷閑來湊熱鬧啦……
上面的這些還都不算什么,在我們老家鬧元宵最熱鬧、最讓人盡興的就數那迎龍燈。龍燈在我的家鄉意味著神圣、節慶、吉祥,會給大家帶來好運,所以每次迎龍燈前,有把稻草窩成一個團點燃,準備去迎龍燈的人從火上跨過驅除邪氣,以自己神圣干凈的軀體去迎龍燈的習俗。龍燈的頭和尾都是用蔑等原料扎成龍的樣子,然后用白紙糊上,彩繪上龍的花紋,把龍頭、龍尾打扮的非常的高大威猛、栩栩如生,與傳說中的龍一樣。龍身是由每家每戶的板凳燈組成,每橋板凳燈上扎兩個非常漂亮的花燈,上面還點綴著美麗的插花呢;當然板凳燈也有很簡潔,簡潔的就只有兩個清一色的燈籠組成,但是即便是清一色的燈籠組成,當燈亮起來時在那夜色中也是非常亮人眼的。當夜幕降臨時,在鑼鼓的喧天聲中,在煙花爆竹的嘭啪聲中,在大人孩子的喧笑聲中,龍燈緩緩起舞啦……龍燈所到之處,人們都蜂擁相迎,眼中到處是煙花所閃過的美麗、那些騰空而起的的煙花把夜空裝扮的異常繽紛妖嬈;耳中到處是鞭炮的劈啪聲、鑼鼓的喧天聲、人們的歡笑聲;鼻中所嗅到都是“硝煙”味,空氣中到處傳遞著人們的幸福、興奮、開心……
龍燈就在人們這樣的期盼中開始表演啦,在那筆直的街道上開始啦“拉燈”,“拉燈”就是龍尾想要當“老大”,不愿意跟著龍頭走,所以倒轉過來往回跑,迫使龍頭往回倒,等龍頭反映過來是怎么回事時,當然不愿意放棄做老大的機會啦,就會使出所有的勁繼續往前跑,這樣一來拉鋸戰就展開啦,哪邊的人力量大,哪邊的人跑得快,龍就往哪邊游動,隨著龍燈來來回回的游動,鑼鼓鞭炮在邊上不停的湊熱鬧,龍燈越拉得歡,鞭炮也越放得歡,鑼鼓也敲得越急、就象戰場上的戰鼓在擂動,人們也笑得更歡、哄也起得更帶勁……有些時候由于人們使出的力量不均衡,龍燈中間可能被拉斷啦,而兩邊的人們還在往各自的方向飛奔,等到龍頭發現自己的尾巴不見啦時,龍頭只有放下架子在鑼鼓嗩吶聲中回頭尋找自己的尾巴歸隊,這個時候龍尾就象一只斗贏啦的公雞似的,神氣地等著龍頭用鞭炮和鑼鼓嗩吶去賠禮道歉……一直到迎龍燈的人們跑累啦,龍燈才緩緩的繼續前行,遠遠望去那蜿蜒的龍燈真的就像是一條游動中的龍,隨時準備騰空舞起。
龍燈的精彩不僅僅“拉燈”,更精彩的還有“偷燈”和“賽高”。當龍燈到啦比較寬廣的操場上時,龍尾就悄悄的把龍頭圍在啦操場的最中央,而龍頭發現被包圍時當然是想突圍啦,所以就試圖著左沖右突想沖出重重包圍圈,這就是“偷燈”。正當這條龍燈在這邊突圍時,恰縫來啦另外一條燈,這個時候“內戰”就暫時被擱置在一邊啦,兩條龍之間就展開啦“競美”比賽,當兩條龍的龍頭迎面相聚時,迎龍頭的人們就盡量把自己的燈高舉,比賽誰的龍姿態更高昂,這就是“賽高”。由于我們是在鎮上,過元宵時幾乎每個村都有龍燈,所以經常是好幾條龍在同一個操場上“短兵相接”,記得最多的時候是九條龍在一個地盤上盤旋爭奪,那一個個高昂的龍頭此起彼伏,讓人目不暇接,那么多絢麗的燈把那黑夜幾乎折騰成白晝啦,整個操場就只看見一片旋轉的燈光……那燈旋轉著旋轉著,把人們所有的歡樂、把整個元宵都帶進啦那旋轉而開心的世界,把人們帶進啦燈的五彩繽紛,帶進啦歡樂的頂峰……
我們家鄉的元宵節不僅是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就是山上也會被一盞盞紅紅的燈所裝扮的,那是后輩在自家的親人墳前點亮的燈,那是邀請已逝親人一起欣賞一起鬧元宵的燈,那是思念親人的燈……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元宵節,是否是很熱鬧呢?
散文的作文 篇7
每一年清明的時候,不知為什么心里總是會有莫名的哀愁和思念,雖然不是很強烈,但是卻又揮之不去。
這幾天的天氣很好,不知,清明那天,那如霧一般的細雨會不會再一次落下。仿佛有了這雨,才能使清明顯現出它淡淡的悲涼和對親人憶念。
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也是這場襯托了這一場雨。望著那飄灑的細雨,才更加能引起人們心里那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散文的作文 篇8
你說走,讓你走,放開曾經牽過的手;再見面時笑一笑,分手之后還是朋友……
在愛情不能成立的時候,這句話是最美的;只是想想就覺得很美好,雖然分手了,還可以知道她的.消息,還可以聊天,聊心事,可以彼此的問候。對于聽者而言,這是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也是一個人癡情的表現;于是,很多人分手之后做了朋友,才發現結果是如此的痛。
不管兩個人是因為什么分手,有多數人都想過,分手后還可以做朋友;或者說,喜歡暗戀一個人,當你表白的時候被拒絕了卻連普通朋友也做不了;很多人都天真的覺得兩個仇恨的人都可以做朋友,何況是曾經相愛的人。但是,大家都忘了一件事;愛情是這世間最美好也是最殘忍的,那么就不要用除了感情以外的任何事來作比喻。就像很多人都說,愛情就像杯子,如果碎里就再也回不到從前;很多人都覺得很有道理,都信了,然后按照這種想法去做,白白的錯過了自己一生中最對的人,一輩子在痛苦中掙扎。愛情是很特別的,對于特別的東西就不能用正常的思維去思考;就像雙魚,是十二星座的最后一個,如果你用一般的思維去了解雙魚,那你就不會懂它。
我得承認,很多時候兩個人分手以后做了朋友,每天還可以聊天,但是說的卻都是違心的虛情假話,久而久之,兩個人會慢慢的沒有話題,然后就成了不在聯系的熟人;說是很熟悉覺得陌生,說陌生又覺得很熟悉,每每想起過去的點點滴滴,心底就會陣陣的疼痛,折磨著不能有自己真正的生活;對于你后來的另一半也是不公平的。任誰都不會喜歡自己同足而眠的人,心里想著一個舊人。
愛情,不需要偉大的人;你越是偉大(不管這偉大是真的還是假的),對你自己的家庭,對愛你的人越不公平;或許別人覺得你癡情,但是你卻深深的傷害了一個陪伴一生的人。愛情就是自私的,你越是愛一個人,在知道他不能給你結果的時候就更要勇敢的舍棄;如果你們一直聯系著,又沒有結果,那么受罪的是用情的人,每天被折磨的是用情的人;當初在一起的所有美好都變成了最痛的回憶。
不要以為一個人真愛你就不會離開,一個人的心再熱也是慢慢變冷的;每天纏繞在你身邊說愛你,跟你在一起的人,即使你拒絕了一千一萬次也不會離開,你以為這才是真的愛你。如果你這樣認為就大錯特錯了,只有一個對你沒有感情的人才是最能經得住你拒絕的人;如果你一直拒絕他就當是一種習慣,如果你覺得是真愛,接受了,他得到你的人,嘗了你的好處就跑了,或者壓根他早就結婚,只是為了享受愛情的過程(對于這種情況現在的社會很多,不信的人可以經歷以后自己慢慢體會)。
愛你的人才會離開,如果他每天看到你的好,卻覺得難過,因為你的好不是他給的,因為證明了沒有他,你一樣過的很好,這不是安慰,是一種傷害;如果你過的不好,他會更加心痛,本來可以給你更好的你不要,選擇了錯誤,傷害了自己,又不相信了愛情,一個人承擔著,這對于愛你的人來說是最殘忍的折磨。
一個人愛你的時候你不接受,他走了你覺得他不是真的愛你;但是,對于已經放棄的人來說,不管對你的感情是不是真的,都不重要了。人就是這樣,越是愛的人,在知道得不到的時候就會選擇盡快的逃避,盡快的忘了,可越是想忘越忘不了,就知道選擇斷了一切的聯系。斷了以后心里又迫切的想知道,就這樣一直折磨著用情的人,直到有一天,時間沖淡了這份情,所有的愛都變的平常;直到不會再被折磨的時候,那份情才永遠的消失。
散文的作文 篇9
上周,我閑來無事的在網上找了幾首歌,偶然聽到了一句“青春總是不要臉開場”,我立馬點了下載。對于我來說,青春一散場,就是一輩子,過去如數家珍的記憶,也會淡的,但對于青春的開場,我還是不太清楚,尤其是在看了《海邊的卡夫卡》之后,影響也是甚大,所以,一入耳,歌詞就印在我頭腦當中,揮之不去了。
第二天上學,聽朋友討論電視劇,我愣是一句話都插不上的,索性,趴在窗邊想昨天無果的問題,可是,朋友不知是誰,說了句,我可不想虛偽的活,我可不想荒廢了大好青春。聞言,我猛然大悟,的確,我們的青春很不要臉,因為在面對現實上,我們還是屬于嬰兒,擁有著,最初的朝氣,可事實是,我們很傻,明明知道不可能的事情,我們卻還要努力著,這也許就是青春吧,然后,我們不得已的被迫成長,我們付出了代價:青春里的一切,成了最美好的時光,成獨一無二的過往。
我很喜歡盧思浩的一句話:我從來不覺得人的成長是為了證明之前的不切實際和幼稚,夢想是用來實現的,但是太容易實現的,那不叫夢想?墒峭瑯拥,我也固執的認為,人需要成熟,也安定下來,追不到的夢,到了一定的時候得停下來,因為我們總有一天會負起一份責任,然后身不由己的活著。
散文的作文 篇10
今年怎么了?炎夏很久了,一場雨也沒下。炎熱難耐的盛夏火熱而漫長,白花花的太陽無情的拋灑四方,烈日當空照,炎熱攆不走。不管你接受不接受,喜歡不喜歡,她依舊熱辣辣,媚眼電光四射,激情飛揚,孤芳自賞,魅力難擋,讓人窒息,讓人煩躁心慌。
此時,來場狂風暴雨澆滅心頭之火,便成為了人們冥冥的期待……
在平常的梅雨季節里,本來是不喜歡雨的,綿綿不絕的雨期總覺得漫長,讓人憂郁的開不出笑臉,陽光燦爛的日子才讓人舒心。但在這樣一個炎熱的、持續不斷的夏天,一場雨,總能緩解烈日炎炎吧?灼熱的大地,污濁的空氣,飛揚的塵土,氣息奄奄的萬物,浮躁的內心……無時無刻不在召喚著雨的清涼,雨的滋潤,雨的洗滌。俗話說,一場夏雨一場熱,一場秋雨一場寒。雖然也知道一場夏雨之后,天氣會變得更加炎熱,但來一場暴雨,暫時澆滅烈焰的烘烤,還是相當的必要。
在這種季節,有時也想尋找心靜自然涼的境界,閉門不出倒自在,出得門來就難以讓人生出小資情懷。心中尋不出一絲清幽,空氣里找不到一點兒雅趣,脾氣不經意生出幾分火辣辣的火藥味,不能不讓人突生煩惱。清幽幽、香噴噴的菊花茶也解不了暑,瀉不下火。還能有什么轍?只能在家里人定勝天,出了門就只好屈服于老天爺!
雖如此,還是不心死,對雨的期盼天天在心里發酵。每天清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打開窗戶,幻想著地面濕濕的,有涼風習習拂面而來。清晨醒來跑到陽臺向外四處望望,天依舊是火辣辣的天,地依舊是白花花的地,空氣依舊是蒸籠一般的空氣。
滿心的憧憬變成了奢望,心境一下子就浮躁起來,這將是一個怎樣的夏季,這樣的日子啥事是個盡頭?煩躁的內心充滿焦灼卻又無可奈何。
仿佛熬過了一個世紀,在焦灼的等待中,終于迎來了大雨滂沱的日子。
剛坐在車里就開始電閃雷鳴。聽著隆隆的雷聲,沒有恐慌,到有幾分振奮人心的舒心感、酣暢淋漓感。朝外望去,突然間,狂風夾雜著驟雨席卷而來,一瀉千里。瞬間暴雨如注,打在地上,濺起朵朵浪花,在熱浪的蒸騰下激起層層水霧。滿大街是慌亂的人群,行人跑著、叫喊著,唧唧喳喳的趕著在房檐下躲雨。這時候傘是沒有用的,擋不住狂風暴雨的襲擊,無論是帶了傘的,還是沒帶傘的,全都躲在了房檐下。
暴雨密密實實,傾瀉而下。雨水排泄不及,沿著路沿匯流成溪,湍急而下,人們幾乎趟著水跑路。正在車里竊喜沒有被淋雨的光景,自己卻到站了,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下車沖進雨里,才5米的距離,全身就澆了個透濕,急忙躲在附近一家小店的門口。細瞧瞧周圍躲雨的人,渾身也都是濕漉漉的。瞬間的狂風驟雨,顯然讓人措手不及,樣子都有些狼狽,但心里卻是暢快輕松的。愉悅的情感像綻放的牡丹花,盛開在每個人的臉上心里。
雨漸漸小了下來,將褲腳高高挽起,撐著傘在細雨中自在的行走,空氣里吹著涼爽的風,透著潤潤的感覺,路面上潔凈如洗,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愜意與超脫。
夏雨來得急,走得也快,轉眼雨過天晴,萬里無云。路邊避雨的行人漸漸散去,街面上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漫步雨后的城市,經過暴雨的洗禮,清新的空氣令人爽心悅目,潔凈的道路讓人腳步輕快。一座座樓房如出浴的楊貴妃,挺拔秀麗。萬物綠意盎然,蔥蘢水嫩。道路兩旁的白楊樹,綻出了嫩綠的新芽,在微風的吹拂下,仿佛歡快的交響樂在耳邊沙沙作響,充滿了旺盛的生命力。樹下綠化帶被太陽曬蔫的小草,在雨水的滋潤下,頂著晶瑩的水珠兒,重新煥發出蓬勃生機,變得格外嬌柔細嫩,呈現片片新綠。雨后的大自然,去了浮躁,去了粉塵,去了煩擾。陣陣涼風襲襲,有一種春風拂面的錯覺。天空顯得格外的遼闊爽朗與透明,情感也顯得格外暢快放松與悠然,人們消去了暑熱,浮躁不安的心沉靜下來。
夏天雨后的萬物如此靜籟。雨洗刷過的每一棵樹、一束花、一株草、一片葉都充滿了恬淡與溫馨,散發著淺淺的幽香。漫步在雨后的小徑,你會沉醉在安然和諧的綠色里,此時的心靈,也異常透明潔凈,在人與自然的靜籟與純凈中,有一種發自肺腑的寧靜與淡然潤透心田。
家里陽臺上養了不少花草,平常無雨的日子,用自來水澆花,白天陽光暴曬之后,土面上白花花一片鹽堿,花葉顯得無精打采。雨后回到家中,打開房門,呈現在眼前的花草生機盎然,水潤清新,茂盛蔥蘢,心中的驚喜頓時又多了幾分。
夏雨,是久旱的甘霖,是自然界的精靈,因為雨的來臨,給酷熱的夏季,增添了浪漫的情趣,讓人們重拾往昔的快樂與悠然。
【【精華】散文的作文合集十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