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的糊涂賬散文
我們總是精明地算著一筆糊涂賬。
看上去這句話是錯誤的,可是實際上真的是這樣的嗎?
人類恐怕是最精明的動物了。在交易場所,大家都在做數學題。誰都不愿意讓別人占到一分便宜,卻又是能算計別人一分是一分。上到世界五百強大公司請著人來算賬,下到乞丐也要算算今天自己碗里多了幾個子兒。計算方式的創新也是層出不窮。由最早的繩結記數開始,賬本旁算盤噼里啪啦的作響,再到現在反應比我們還快的電子計算器。讓人不由的感慨:真是精明推動了科技的發展啊。
看上去電子計算器算出來的盈虧是十分準確的,而另一部更高妙的心靈“計算器”打破了“準確”這兩個字。因為它是用來折合交易發生時除了價格之外的所有因素。這會讓我們想起蘇聯時代的一位詩人,他觀察一位意大利老婦享用咖啡:老婦人/花五千里拉買了價格三千里拉的咖啡/她被咖啡激起了青春的錯覺/這錯覺接近五十萬里拉……
于是,我們精明地算著一筆糊涂賬成了一個常見的故事。
我們可能因為占別人一時的便宜而失去了他人永久的'信任。一個各方面都很優秀的中國留學生,在德國尋求發展,卻無一公司肯錄用他,原因竟然是他在德期間坐高鐵曾有過三次逃票。看上去這并不是一件大事,卻足以反映出他的品格。一個連小便宜都要占的人,遇到大利益他會輕易撒手嗎?于是,一個高材生因為這點小小的利益失去了自己的大好前途。
我們可能因為對子孫太過于望子成龍給了孩子太大的學習壓力而抹殺了一個孩子最美好的童年;我們可能因為在與朋友冷戰時放不下面子求和而永遠的失去了那個朋友;我們可能因為繁忙的工作而導致“子欲養而親不待”。
何為精明,何為糊涂,何為失去,何為得到。這一切本來就不清楚,我們又何必要將它們分得太清。清清楚楚,模模糊糊之間本就蘊含著一種特殊的味道。
【精明的糊涂賬散文】相關文章:
1.精明高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