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最炫民俗風散文
每年農歷的七月十五是中元節,農村俗稱“鬼節”,因為這是為已經不在人間的“地下鬼”服務的節日。在我們贛南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七月十五刮著最炫的民俗風。
之所以說七月十五刮著最炫民俗風,是因為這個“鬼節”在人們心目中升騰起的那股尊孝敬祖的冉冉大氣!追宗源底,我們知道:正月十五日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十月十五稱下元節,乃食寒食,以紀念賢人;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是祭祀先人的盛大節日——七月半。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成了中國民間最大的鬼節。
笑鈾年邁的丈母娘于去年走完了她85歲的人生歷程駕鶴西去,按習俗“先社后衣”今年要給她“繳衣”。于是,在好早之前便到江口定制好了“丫頭房屋套裝衣”。在臨近七月十五的7月13日那天,就攜同妻子一起來到江口將這套包括人世間所有衣食住行一應俱全的紙質名品請了一臺小四輪裝滿一車拉到了江口安平妻舅所在的娘家。對此,妻舅也不敢怠慢,特地請了道士和喇叭樂手來給“繳衣”走程序“道路”。當日下午二點,從另外一個地方“轉場”而來的道士樂手到了,寫了好封紕等,燒衣在神秘隆重熱烈傳統色彩十分濃郁的氣氛中正式開始了。看著這花了430元錢定制的“丫頭房屋套裝衣”里面的洋樓大廈、高級轎車、冰箱洗衣機、手機充電器、電飯鍋液化氣灶、棉鞋皮靴、火籠梳妝臺等等紙質冥品頃刻間在熊熊大火中化為灰燼,我想起了網絡里那劉梅二叟的《七月十五燒衣節》:“七月燒衣保往情,孝思偉示續德馨。發家致富先人展,建業謀安祖上興。不讓流傳成逝水,要將愛念掛遺風。故人已去思難止,世際俗倡必繼承。”此刻,我還想到的是這只不過是再對丈母娘盡一下孝心而已,往后,對丈母娘的'恩情思念只能留存在記憶里了。
最炫民俗風,“炫”的是有關中元鬼節的那些個傳說:地宮掌管地獄之門,中元節這一天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所以民間要設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道場,內容是為死者的靈魂超度。中元法事是為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早日安息。在法事中,他們不單只超度亡魂,而且更為無主孤魂和那些為國捐軀,戰死沙場的死難者施予救儕。而在法事中得的香油錢,主要是用作購買祭品之用。這也可能是做老香火的緣由吧。
七月十五繳衣燒紙還要送鴨子,而不能送雞。與之相反的是端午中秋過年時只能送雞而不得送鴨子。這是因為,鴨子懂水性,可以和先人“共赴黃泉路”,所以,燒紙的錢包上都要將宰殺鴨子的血滴在上面,讓鴨子引路共赴黃泉。其它節日是陽間在世人的節日,若送鴨子的就會不吉利“鼻子蔸都會燥掉”哦。還有,傳說去世的祖先會在中元節這一天回家探親,要過奈何橋,但沒有船過不了。于是,活著的人要送些鴨子下去,好讓鴨子游泳載他們回來,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傳統,一到鬼節就吃鴨子。后來,則被不同地方的人們賦予了各種各樣的傳說,大體上就是驅魔辟邪之意。
.
【七月十五最炫民俗風散文】相關文章:
1.最炫qq昵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