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幽徑踏一闕清歌散文
秋風起了,行道樹的葉子翩然在半空里舞著。我喜歡扇形的銀杏葉,銀杏葉已經黃了,便是無風也搖搖欲墜,有風來更是毫無顧忌地漫天飛舞,有幾片落在了我的肩頭。這讓我有點似曾相識的熟悉,是哪一年呢?那年我多大?似乎銀杏樹沒有這么粗大,但銀杏葉是這一般的金黃是這一般的輕舞。我站在樹下,癡癡地看著,撿起一枚枚夾在書里當書簽。當年的那些書呢?書里的葉書簽是否還留著當年的芬芳。我記得那些書簽里還有一種朱紅的楓葉,還有一種黃褐的法國梧桐。都帶了清香,即便枯了,也帶著清香,這種香氣和春天時的不同,有太陽的干燥味道,許是歷過了盛夏的緣故吧,太陽已經把自己的氣息深深烙進了葉脈里了。
三十年前的學校是有許多不同的,周圍沒有來來往往川流不息的車,沒有吆來喝去的小攤,更沒有上課下課擁在道邊等待的父母。我們生活得自由而安全,唯一犯愁的就是考試來了。
學校有個美麗的植物園。銀杏,梧桐,紅楓樹就長在植物園的墻道邊。管植物園的老爺爺和我很投緣,別人靠近,他就嚷嚷,而我在他的植物園里晃悠卻是常事。我幫他掃落葉,澆花,除雜草…有時他有事外出也會讓我幫他看園子。那里就像我的專屬園地。清晨,園子里鳥兒們鬧得可歡了,我上學早就會在園子讀會兒書,我讀書的聲音很好聽,鳥兒們忍不住停下來聽。晨風吹過,園子里的花兒草兒們也欣然醒來,用露珠洗過的臉艷艷的嫩嫩的,香噴噴的。老爺爺開始勞作了,整枝除草捉蟲,這會兒他不許我動手,只叫我讀書給他聽。一開小差,讀錯了他就知道,然后就給我糾正。放學后的時光最快樂了,我在園子里認識了薄荷,摘一片葉子放口里清清涼涼。認識了含羞草,用手一觸便羞答答地把自己包起來。認識了四葉草,極幸運的`草,在園子里卻很多。我知道很多的花:紫薇花,開成一樹粉云;倒掛金鐘,像一個個倒扣的金鐘;萱草,又叫忘憂草,土話叫黃花…還有一些爺爺說是要拔了的雜草,蓼蘆,簇生的一小朵一小朵的紅點點,開在水邊,一大片一大片,隨秋風搖曳,讓人看著心里酸酸的;蒲公英最多了,我求了老爺爺別拔去,金黃的花開罷就會長出白色的小傘,我最喜歡拔了一朵一朵吹起來,看一支支小傘飄在落霞里。如今,植物園早已不存在了,老爺爺早已做古,而我美好的少年時光也一去不返。那些天經地義存在于天地間的花花草草早已埋沒在了鋼筋水泥里了。
母校離我是極近的,每日我從她身邊來來去去,看著一茬茬的孩子在那里進進出出,可是我極少再回去。因為回去,物是人非,只余惆悵。
我自小語文就好,極得語文老師寵愛,大家都知道,少年時那種極得寵的感覺是多出風頭的。常常被老師夸了又夸,時時作文被當范文講讀,競賽更是拿獎拿到手軟。我初中的班主任是語文老師,也是我深深懷念的人,更對我百般呵護,悉心栽培,最終卻是我辜負他太多,令他失望太多,這是我一直引以為憾的。老師去世的時候,我正在北京進修,沒人告訴我。寒假回來,才知道的。當時同學們正一起聚會,有人說起,然后突然全體噤聲,一齊拿眼來看我,他們知道我會有怎樣的失控。我不拿眼看人,只一味夾菜,可是筷子不聽使喚,掉了。我終于忍不住號啕大哭。聚會最終不歡而散。此后,同學們聚會極少再提到老師的事,央求他們帶我去拜祭也是推三阻四。我知道他們多是為我好,但這是我的心結,或許只有在老師的墓前才能開解。
如今,一晃又是十幾年,當時的心痛負疚漸漸淡了些,唯余淺淺遺憾。往事只留下粗略的影子,連我自己都已無法還原當時的真相了,估計旁人更是無從追憶。少年時曾以為過不去的坎,少年時曾以為無法彌補的錯,到如今一切只是云煙。我年少時曾求證過密友,老師的調走是不是因為我最終的叛逆和不爭氣,密友嘲弄道:你以為你是誰,老師是找對象了才調回去。我很傷心,我曾是他最引以為傲的學生呀,他現在卻扔下我不管我了。我更變本加厲地處處和他作對,他常常用一種憂慮的眼神看著我,而我當時覺得那是嘲諷。以至于許多個夢里,我被這種眼神包圍著,我才驚覺到那是一個老師的拳拳之心。老師調走了,我沒有加入送行的行列,盡管我是十萬分地想去送行,我躲在墻根下哭。此后,我只再見過老師一次,我很想對自己當年的無理叛逆道歉,卻沒能說出口,最終,永遠也沒有機會了。
我曾是老師最器重最信賴的學生,老師辦公桌的抽屜從來都不對我設防的,老師常有班上的作業講義需要我去取放。我的變得反叛是緣于我的入團申請,當時寫入團申請的幾個同學都入團了,只有我沒入。我在老師的辦公桌發現了我的入團申請,我覺得是老師故意扣下的,一時自尊受到極大打擊,當時的我樣樣都是最好的自視極高,怎受得了這樣的忽略,跟老師大叫大嚷,老師解釋說是我的年齡不到,我根本不聽,只覺得老師不重視我了。開始處處與他作對。成績也一落千丈。老師憂心忡忡找我談話,我覺得他是特意丟我的人,我更是以一副學渣痞子樣對他,把他氣得噎氣。自此后我更是以氣倒他為樂事,他不讓做的我偏做。直到聽說他要調走,我開始內疚起來。包括以后的很多年,特別是聽到他去世的消息,我總在自責,如果當年不是因為我這個得意門生的叛逆或者他不會心生去意,如果不是回到家鄉就不會郁郁不得志,當時他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青年才俊,回到家鄉后卻無用武之地。也就不會英年早逝了。
如今,母校我早就不去了,沒有了老師的學校讓我沒有一點歸屬感。而校園里處處又充滿了少年時的負疚,每一處景,每一條路,都讓人憶起過往,我欠了老師一個道歉。
秋涼了,想來校園里又是落葉滿地。月又該圓了,一年一年華年如水而逝,歌聲漸起,書聲漸起,朦朧了我的回憶,真想再回到那個少年時代。
【校園幽徑踏一闕清歌散文】相關文章:
1.幽徑悲劇散文
2.清歌高中作文
3.歲月同闕優美散文
4.踏秋經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