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秋意散文
白云山的秋意濃,很濃。
白云山海拔九百多米,為伏牛山東部余脈最高峰,駐馬店境內(nèi)最高峰,山勢險峻,峰奇峭絕,游人少,自然環(huán)境較為原始。王安石說,“世之奇?zhèn)ァ⒐骞帧⒎浅V^,常在于險遠(yuǎn)。”白云山為險遠(yuǎn)之處,自有可觀可想可嘆之獨特。
白云山山腳秋意寧靜,清清爽爽。下車伊始,已經(jīng)置身山中了,涼意陣陣,涼爽撲面,但思緒還在鬧市里沒有回來,雜事縈繞,心煩意亂。立于水邊,看湖水,看山色,凝思良久,浮躁的心才慢慢平靜下來。湖水如鏡,清澈如碧,靜靜地躺在山腳下,沒有風(fēng),沒有漣漪,恬淡平穩(wěn),若情竇未開的處子,不羨山下的繁華,不慕山上的高遠(yuǎn),孤獨地守在山腳下,守著寂寞。
蘆葦?shù)褂吃谒铮椒宓褂吃谒铮自频褂吃谒铮厦嬉环鶊D畫,下面一幅圖畫,對稱,無絲毫差別。蘆葦已經(jīng)枯黃,梢頭保留著淡淡的青色,是希望的青色,來年將迸發(fā)新的活力。
四周山峰不高,但倒映在水里,顯得那樣遠(yuǎn),那樣深。相反,高高在上的白云倒映于水中,卻很近,近在咫尺,似乎伸手就能捧出一朵。天空湛藍(lán),藍(lán)得幽深,藍(lán)得寧靜,白云被襯托得更白了,如在水中漂洗過,如胡亂堆積的白絹。
鳥兒的倒影從白云里穿過,抬頭仰望,鳥兒飛掠群山,從容,悠遠(yuǎn),翔姿優(yōu)雅,是南遷的鳥兒,從遙遠(yuǎn)的北方遷徙而來,留戀于白云山的秀美,盤桓棲息后,再次踏上迢迢征程。啾,啾,空谷鳥鳴,白云山的.秋天更顯靜謐。
白云山山腰秋意豐富,碩果累累。慢慢向山上爬,香氣慢慢濃郁,循香走去,于密林草叢中尋見果實,情緒高漲,為之振奮,摘下來品嘗,香,甜,鮮。繼續(xù)向前,果實越來越多,抬頭能見,舉手可摘,便覺得剛才過于張狂了。枝頭上結(jié)了密密麻麻的軟棗,壓彎了樹枝。樹葉凋零了,果實正處于成熟高峰,稀疏的樹葉遮不住軟棗的風(fēng)采。栗子已過采摘期,地上留下密密麻麻的栗大包,或裸露,或陷于泥土石塊中,或被落葉覆蓋,腳步走過,咯吱咯吱響。
紅色果實是白云山的特色。山楂紅,紅得濃,紅得深;杮子紅,紅得火,紅得烈;蕃茄紅,紅得艷,紅得透。蕃茄是人工種植的,細(xì)長,光滑,在唐老道修仙處,普通的蔬菜生長在這里,便有了特別的形態(tài),特別的味道。南瓜也好,個頭大,壯實,墨青中帶金絲,好看,不同于他處南瓜,又叫金瓜。山下南瓜已罷園,白云山上的南瓜長勢正旺,“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山上的季節(jié)總是比山下遲一步。蘿卜也不錯,碗口粗,小面杖長,上青下白,青多白少,青處如碧玉,白處如白瓷,若玉雕。經(jīng)主人同意,挖一只,吃起來脆,酥,多水,微辣,微甜。土好水好空氣好,孕育的蘿卜更好。
白云山山頂秋意壯闊,氣勢磅礴。向上攀登,密林漸漸甩于身后,群山漸漸落于腳下,灌木成了主角,高大植被稀疏了,視野開闊了,心胸敞亮,心情飛翔。一路走一路放眼四望,看不盡的白云山風(fēng)光,賞不盡的白云山秋色。至山頂,坐下來,用心欣賞,果然好景色。
山勢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山峰重重,山谷道道,有了立體感。看似雜亂無章,實則有規(guī)律可尋,山梁朝主峰隆起,山谷離主峰而去,水流便順山之勢分流東西,東流入汝河,入淮河;西流入漢水,入長江,一山分二水,近在咫尺分屬兩大流域,乃白云山奇妙之處。
漫山遍野盡被綠色覆蓋,道道山梁如綠色巨龍,縱橫交錯。細(xì)看,綠色并不純粹,紅、黃、紫、灰、白,點綴其間,萬綠叢中顯異色,將綠色襯托得更活躍,更有生氣。紅色是楓葉,紅似火,再等一些日子,紅色將染紅更多楓葉,紅得更盡致;黃色,金燦燦,如即將成熟的麥田,豐收在望;紫色雍容,遠(yuǎn)看無特色,近看竟有了夢幻色彩;灰色如土,遠(yuǎn)望難以分清是樹葉還是泥土。微風(fēng)拂過,色彩抖動,如水面上泛起的漣漪,有了動感;又如五彩斑斕的彩綢,飄飄悠悠。而那白色卻倔強(qiáng),不隨波搖擺,那是植被中偶爾露出的巖石,呈乳白色,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我自巋然不動。
凝視久了,覺得那山梁那五彩繽紛似乎很近,就在眼前,就在腳下,觸手可及,抬腳可至,恍惚中想跳過去,投入到山梁和五彩繽紛的懷抱里。但這是怎樣一個妄想呀,在雄渾的大山面前,人是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
長時間凝望大山,凝想大山,心情平靜,平靜得如山下那汪湖水。
白云山的秋色美,白云山的秋意濃。
【白云山秋意散文】相關(guān)文章:
1.秋意朦朧散文
3.秋意無痕散文
4.如詩秋意抒情散文
6.描寫秋意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