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兩生面人生佛魔間經典散文
若有人突然問起四月初八是什么節日?這個還真有點懵,若不是自己有那么一點點信仰,要過的節日都數完了,也說不出個所以然。現在我非常肯定的回答“浴佛節”釋迦牟尼圣誕日。
每年的四月初八都要去一次當地的云泉寺。今年也不例外,早早起床收拾妥當,乘車驅往目的地。但每次都是在離山門兩公里外下車,不知從什么時候,這天上山的人特別多,擁擠到寸步難行。下車后沿途買了香燭,拘了鮮花,一路向前,漫步紅塵外,心在彼岸間。曾有朋友戲問“你每年都去做什么?莫不是要出家”或者每次見面的第一句問候便是:“今天你念佛沒”,我笑答:我去沐香浴,洗濁塵,聆聽靡靡之音,靜觀眾生法相。
今天的天氣格外清爽,天空還飄起了小雨,似乎是為行人洗去一身的燥氣,帶著神清氣爽,去膜拜我們最莊嚴最神圣的“信仰”。臨近第一重山門不遠處已經隱隱約約聽到了悅耳的音樂,不好意思,這確實是音樂,并不是大悲咒啊、普賢咒啊什么的,而是流行樂。這已并不陌生,相信我還能看到當年那個輟學的小阿妹,斷臂哥。每年的這個時候,山路兩邊密密麻麻,橫躺,豎躺,坐輪椅,跪青石,各種苦難應有盡有,悲情故事屢屢再現的落難人。一聲阿彌陀佛,一句大慈大悲,只要曲調悠揚婉轉,你的內心就足夠悲憫,什么都不說了,掏錢包吧,從十塊到五塊還是一塊比較合適。所以每年上山之前都會兌換一些零錢,身殘志堅者也好,志殘身堅者也罷,不為故事所動,只為泥水里三拜九叩的那點尊嚴。
入了寺門是又一重天,風霜古剎,青磚黛瓦,伴一池蓮花,靜聽渺渺梵音。環視諸佛菩薩按部就班的端坐在自己的'殿堂,法相莊嚴肅穆、等待每一位善男信女的訴求。忽然想起《濟公》里的一句臺詞:“十八羅漢分兩邊,降龍伏虎站在前,若是求財右邊走,送子觀音在中間”。這一刻每個人臉上都充滿了祥和。有的人儀式感十足:跪拜、焚香、念念有詞、頭頭是道;有的人手腳慌亂焚完一炷香,議論一下這尊觀音的素材,“是鐵觀音,鍍了一層金吧”,起身趕往另一個大殿。偷笑,原來名茶是這么來的。有的人因為帶著是高香,香火星被風一吹,落到另一個人的臉上,當下不悅,正要上前理論,被同伴勸阻:“這里是不能吵嚷的,否則就不靈驗了”,此時,化干戈為玉帛。還有人,剛剛踏進寺門,就接到家人離世的電話,悲泣中匆忙下山離去,未來得及焚一柱平安香,許一句如意愿。嘆!佛法無邊,也難解眾生之苦。或許,這就是佛曰的眾生相。進了山門我們是虔誠的信徒,平和,仁愛、謙讓、寬容,只為了心中的那一縷夙愿,出了山門是在世的妖精,暴戾、殘忍、傲慢、狹隘……原來,佛魔之間只隔了一層信仰,那我們此行的目的不只是崇尚信仰還要為心靈啟迪一份財產,而非超自然的啟示。當真誠和智慧相遇,遍地欣悅,人心慈悲。
記得王國維《浣西沙.山寺微茫》的名句“偶開天眼覷紅塵,方知身是眼中人”可憐、可嘆,自己也是蕓蕓眾生的一員。
【花開兩生面人生佛魔間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1.人生三間經典散文
2.佛說人生經典語錄
3.遇見花開經典散文
7.經典散文玫瑰花開
8.那時花開經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