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紅崗山抒情散文
紅崗山是黃陂著名的茶園基地,山地綿延數公里,植物品種繁多,我們親子休閑游的第一站就選定在這里。參加這次活動的一共21人,其中小孩9人,大的12歲,小的只有4歲。
10月17日星期六,天氣給力,天藍,風輕,陽光燦爛。秋天的紅崗山也給力,萬花筒般五彩紛呈:稻穗鋪下一地金黃,棉花又吐出一片雪白,茶樹卻在郁郁蔥蔥中寫下美麗的十四行,水庫野塘點綴其間,沉淀一池綠,遠望是一塊黑晶石,雜樹遍布路旁,像在晾曬紅黃綠染過的花衣,水泥路似灰白的緞帶繚繞山間。我們決定沿路上到山頂,再轉到山谷,繞山轉一大圈,鍛煉孩子們的體力,順便也認識點動植物。
自然很通人意,在山腳茶園入口處,繁花盛開,為我們送來一本活生生的教材,藍牽牛匍匐地上,仰臉笑對孩子,孩子們也覺得親切,齊聲喊出了它的名字。蔦蘿爬滿一面墻,藤蔓上閃爍著無數顆鮮紅的“五角星”,百日草撒落一地,紅的,粉的,黃的,都端著圓臉盤注視我們,大麗菊最熱情,花朵碗口大,一朵朵簇擁一起,燃起熊熊火炬歡迎我們。孩子們對它們比較陌生,打量,欣賞,在大人的講解下,念叨它們的名字,最后紛紛同盛情的大麗菊合影留念。花多,蝴蝶蜜蜂也多,兩個小朋友帶有捕蟲網,大的.舉網前面追,小的跟在后面跑,大呼小叫,嬉鬧一片。有意思的是,老羅站在原地不動時,一只蜜蜂嗡嗡地盤旋頭頂,落在他頭上不走了,老羅不聲張,安靜地站在那兒,蜜蜂就美美地休憩,逗得孩子們圍觀,拍照。
上山坡陡路長,4歲的楊伊可是大人們擔心的,怕她堅持不住,沒想到的是,這小家伙跟在孩子們后面,跑跑跳跳,神氣十足,只是中途她和6歲的劉雨菲起了一點小摩擦。兩個年齡最小,走得也最近,手牽手,劉雨菲照相時,楊伊可想加入朋友的行列,可劉雨菲不干,兩人鬧起了別扭,楊伊可憤憤地說:“你是壞人,我不跟你做朋友。”“不做就不做,我就不要你跟我一起照。”楊伊可一聽,很傷心,沒在意腳下的路,摔倒了,腿傷心傷讓小家伙受不了了,放聲哭了起來,委屈地伏在爺爺背上。沒過多久,她又和劉雨菲牽手走到了一塊,兩人互相問:“你做我的好朋友嗎?”侄女方文萱也有很大進步,上次去農村采板栗時,遇上茅草路,她死活都不肯前行,鬧著要回去。其它小朋友都走光了,她還賭氣地站在那兒。這回也許是水泥路,沒那么嬌氣,一直沖在前面,當然,見到黑乎乎的毛毛蟲時,少不了躲到我身后,慘叫一陣。
上到山頂是龍隱寺,寺廟雖然歷史悠久,但香火并不旺。迎接我們的是一只灰黃色的狗,像對待主人一般,它搖頭擺尾,親熱地在我們隊伍里跑前跑后,有時還在腿邊蹭兩下。女孩們膽小,見狗就后退,男孩們隨手扔出干糧,狗立刻撲過去,不管是火腿還是饃饃蛋黃派,狗都來者不拒,一口吞下去,我們斷定這是只饑餓的狗。本打算在廟前鋪上桌布吃午餐,無奈狗圍著桌布打轉轉,有人怕狗搶食傷著孩子,我們就后撤,誰知狗默默地跟了過來,我們又繼續前行,向山谷進發,走走停停,離廟已經一兩里路了,狗還是如影隨形的跟著我們,看來甩開它是不可能的。“孩子們放心,它很馴熟,不會咬我們的,它只是餓了,我們站著吃,把食物分享一點給它就完了。”隊長老暈教導孩子。我撕下面包放到地上,狗一口又吞了,孩子們也把食物擱到了地上,狗饑不擇食,和我們一道共進午餐。沒等我們上路,狗吃飽就乖乖地回寺廟了,看著它離去的背影,我想我們應該明白,動物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人不必總是心存戒備,但愿孩子們也能明白。
下山遇上一奇石,像凌空飛起的鷹翅,斜斜地插在高地上,孩子們爭相爬上高地,老暈現場表演攀巖絕活,嗖嗖幾下爬到奇石頂端,站在上面,舉起雙臂做出飛翔狀,那種“山登絕頂我為峰”的氣概,引得孩子們驚嘆。沒有任何安全措施,石壁光滑,沒讓孩子們嘗試。
長達五小時的跋涉,對人的耐力的確是考驗,返回途中,徐胤文和田語霏不停地問還有多遠,9歲的徐胤文說腿都快瘸了,不過坐上車后大家都挺高興的,這種天賜的零成本的歡愉,讓我想起《論語》中的那段:“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在露天的課堂里,我們閱讀的是自然,沐浴的是身心,俯仰的是天地,希望大人孩子都能從自然中獲取內心的浪漫和詩意。
【走進紅崗山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1.走進婚姻抒情散文
5.誰賞秋葉漫山紅
6.悠悠山抒情散文
7.山的那頭抒情散文
8.山的情懷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