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聲聲啼血向花枝散文

時間:2019-02-21 19:00:48 我要投稿

聲聲啼血向花枝散文

  “盈霄細雨叩朱欞,疾疾徐徐竟未停。斑竹更將知心話,窗前說與子規聽。”(子規啼痕《七絕·雨夜斑竹》)讀這樣的詩篇,給人的感覺——是詩人在與眼前的“細雨”和“斑竹”對話。

聲聲啼血向花枝散文

  在別人眼里,細雨、斑竹,或許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場景,而詩人卻獨具慧眼,能夠從中產生美的情感。

  斑竹的“知心話”,像淅淅瀝瀝的細雨,娓娓道來。

  “細雨”、“斑竹”究竟說了什么?

  細細品味,如同水墨畫的留白,讓你在無言之中,去領略無盡的真意。試想,如果不是情到深處,如果不是與自然之物建立了這樣親密的關系,怎會有這種意境的闡發?

  詩人以“子規啼痕”自勉。而實際上,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我和他在工作中相識、相知,日久月深成了朋友。然而沒有想到,十六七年以后,兩人竟以“詩文會友”的方式,又聚到了一起。

  他一個年屆古稀的人,心存一個“閑夢”——退休以后,以詩為伴,低吟淺唱,佳作連連。在鹽城這一塊,喜歡古詩詞的粉絲們,都以他為偶像,先生早有名氣。一次,我們聊起來,他卻說是“平生未作蝸名計,冷落閑詩一兩千。”這樣的自謙,給我的感覺,頗有一種“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的魏晉之風。

  再說“子規啼痕”,本身就蘊涵著詩意。耳熟能詳的典故,杜鵑化為鳥,又名子規,“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但是,無論是花或鳥,都有一種脾性,骨子里是民間的峻拔,是遙遠的憂傷。那最古老的基因,從萬物初辟時,大約就已經注定,時光蒼茫,不會沖淡,倒是令其更加鞏固。

  我把先生的人生,常常喻為“一個綠色的人生”。

  先生出生于1948年,苦學成才,畢業于蘇州絲綢工學院(綠色專業),先任鹽城紡織工業學校黨委副書記(綠色教育)、后又擔綱鹽城市絲綢公司總經理等職(綠色事業)。在中學期間就喜歡上了古典詩詞,學養+興趣,鑄成了他幽微的情致,鐘情花木,一如屈原的《離騷》用香草來寄托和抒懷一樣。

  我手里邊,收藏了他近兩年撰寫的與花木有關的詩詞,多達二十多首。“秋菊、殘荷、杜鵑、山茶、臘梅、海棠、玉蘭、芍藥、石榴、百合、曇花、丁香、虞美人”等等,都成了他吟詠的具象,從而營構出情景交融的'詩境。每逢讀他的詩,我就想到了唐代詩人羅鄴的《聞子規》里那句“聲聲啼血向花枝”來了。

  先生詩作,字字珠璣,有暗香涌動的驚喜。比如讀他的《七絕二首·荷塘》,總會有“荷塘入夜月溶溶,花好更兼并蔕紅”的清新和明麗;讀他的《七絕·丁香》,又有“唯有丁香香不減,風前淡淡說曾經”的一種樂觀和智慧……在這樣帶著雨意花香的句子里,一花一葉,都能感覺到他對生活中的詩意美的敏感與熱愛。

  先生對花木的吟唱,情感細膩,逼真傳神,蘊涵豐富。

  他筆下的那些花木風物,不僅和諧添趣,而且上得高堂,下得市井,可謂雅俗咸宜。一首《五律·白玉蘭》“早春花綻雪,婀娜被寒枝。依水香籠榭,凌霜影入池。初萌已殊俗,一放足驚時。清白如君者,于今更有誰?”像一杯陳釀,滋味醇美。你透過這些流光溢彩的詩句,可以看到他真實的內心和可愛的性格。

  先生對花木的觀察,也絕不僅僅停留在“鮮潤、艷麗、恣肆”這些個關鍵詞上,他總是要找尋與時代同步的契合點,古詩出新,為讀者構筑起一道別樣的風景。一首《卜算子·梅》“清氣出冰心,笑綻寒冬里。且托霜風送暗香,一任囂塵起。我亦若斯梅,未得紅塵外。但使錚錚傲骨身,不染纖纖媚。”這哪兒是在寫梅花?分明是寫梅之余,兼以明志。

  這首詩的內核:“緊跟時代,不忘初心”。讀起來,令人振奮,全無造作,胸懷自見。

  像這樣的具有語言創造性和活力之作還有很多,舉不勝舉。

  相比先生的這種悠閑和雅趣,我有時會覺得,現在的人,現在的生活,太忙、太緊、太實用了。甚至是活得有點可憐。

  唯簡約方無累,唯玄談方超遠,唯不滯于物心靈方能得到最大的自由。

  有人說,詩品即人品。讀先生的詩作,了解先生的為人,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詩與遠方”。

  (作者: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散文選刊·下半月》《海外文摘·文學》簽約作家)

【聲聲啼血向花枝散文】相關文章:

1.情到深處則啼血散文

2.菱花枝頭愛情散文

3.聲聲慢聲聲嘆抒情散文

4.竹簫聲聲散文

5.風鈴聲聲散文

6.箏樂聲聲散文

7.蝶語聲聲愛情散文

8.啼血的杜鵑優美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