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三月散文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家鄉的人們喜歡種樹,尤其喜歡種杏樹。在農家的院落里、荒郊野洼里或田埂上、山峁上,到處都能見到郁郁蔥蔥地杏樹。人們愛種杏樹,不僅僅是因為它能結出好吃的果實,更因為它耐旱、耐寒,具有極強得生命力,能夠起到綠化自然,改善生態,美化環境的功效。只要你把一粒杏核埋在土壤里,無論土質肥瘦、水分豐欠,它都會生根發芽,堅強地長大,并在每年的三月里,它那枝條上就會掛滿杏花,裝點春天。
冬去春來,又是一個三月的季節,又是一個杏花盛開的日子。為了緩解一下工作緊張的情緒,遠離城市的喧嘩,也讓孩子們親近大自然,在三月的一個星期天,我備好干糧和水,帶著女兒去觀賞郊外杏花。雖然已是三月,但固原的三月仍有一絲春寒料峭的感覺。小草已經長出了地面,沿途的農民正在緊張地播種地膜玉米,那熟悉得黃土味道和春草的清香,頓時撲面而來。忽然,我的小女兒指著前面不遠處的一片杏樹林說:“爸爸,你看杏花”。我順著女兒手指的方向望去,那簡直是鑲嵌在黃土地上的一片粉一紅色地云彩,雖然她沒有綠葉的襯托,也沒有刻意地打扮,但依然顯示出杏花樸素的美、內在的美、特別的美。就像王安石在《北陂杏花》中贊美的那樣:“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當我和女兒走進那片杏樹林時,杏花的'芳一香充溢了我的鼻孔,蝴蝶翩翩起舞,我的女兒興奮地跑進杏樹林,頓時與杏花、蝴蝶融為一體。
看到普通的杏樹,美麗地杏花,我就想到扎根在六盤山下的女審計人員。記得那是1997年的春天,自治區審計廳一抽一調各基層審計機關的審計業務骨干開展扶貧資金項目的審計工作,審計廳的領導點名要她參加,當時她的兒子正在上幼兒園,老公也在另一單位工作,忙的不可開交。面對現實,她完全有理由給領導說明家里的情況,可另派一位同志參加這一項目的審計工作。但她再三考慮,家事必定是小事,國家的審計事業才是大事。于是,她把兒子送到鄉下親戚家帶養,她毅然踏上了審計之路。兒子送到親戚家后,由于對當地的環境不熟悉,在一次玩耍時,不小心掉到一眼居民倒垃圾的坑里,頓時,頭、臉被碎玻璃劃破,鮮血直流。她的親戚發現后連忙包扎了傷口,并通知孩子的父親把兒子領回家醫治。一次她與老公通話時,老公怕影響她的工作,只說兒子已經回家,并未告訴受傷的事情。半個月之后,審計組經過她的家鄉時,她對審計組負責人說:“我想孩子了,能否讓我回趟家看看?”這位負責人欣然答應。車子飛快地向她家使去,她也在腦海里想象兒子那熟悉的面孔,兒子從小到大都是她一手操勞,他的生活習性、習慣她掌握的一清二楚,老公經常出差,平時對家里顧及的較少,兒子現在不知是怎么樣的境況?
當車子使到她家門前時,她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只見兒子怯懦的站在門口,頭已剃禿了,頭上尚未痊愈的傷疤依然可見。她說:“你怎么不進屋?”孩子說:“我爸下鄉了,忘記給鑰匙了。”她又說:“那你吃了嗎?”孩子說:“我爸買的方便面在屋里,我進不了門,還沒有吃呢。”聽到孩子的話語,她緊緊地抱住孩子,淚珠頓時從臉頰上滾落下來,泣不成聲。為了趕時間,她連忙給老公打了電話,帶上兒子與審計組的同志一道去目的地進行審計。經過近一個月的努力,她出色的完成了此次審計任務,受到領導、同行和被審計單位的好評。
她只是扎根在六盤山下的眾多女審計人員中的代表,她們就像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一棵棵普通的杏樹,就像三月里那一朵朵樸實的杏花,以博大地胸懷堅強生活,以經濟衛士的氣節勇敢地面對,她們無須回報什么,而是把粉一紅色的花香留給大地,把香甜的果實留給人間。“一朵小小的鮮艷的紅花,開放在拂曉的晨曦里。她說:‘大地呀,請不要嫌我貧乏,我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你……’
這就是杏花,三月杏花的情懷!
【杏花三月散文】相關文章:
1.杏花春雨經典散文
4.一路杏花正好散文
6.杏花
7.三月真美散文
8.三月雜感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