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母愛的隨筆散文
【篇一:母愛的分寸】
母愛是人類最純潔、最無私、最珍貴的情感,每一個孩子無不享受著母親給予的幸福和快樂。但是,母愛是有分寸、有尺度的,過多過少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利影響。特別是在充滿激烈競爭的社會條件下,在強調個性發展和獨立人格的教育環境中,母愛與現實教育的要求是有矛盾的,與孩子追求自立的愿望也是有沖突的。作為一個新時代的母親,只有正確把握母愛的分寸,才能化解這種矛盾與沖突。
在現實生活中,不同性格的母親其母愛的表現方式是不一樣的。性格開朗者,往往表達的方式比較直接,有時不分場合,也不顧及孩子的心理狀態,使母愛的表達非常豪放與率直。性格內向的母親,一般表達的方式比較含蓄。不同文化層次的母親其母愛的表現方式也不一樣,會有樸素與精細的差別。不論何種情況,都是正常的,無可厚非。但如果把母愛蓄于心,藏于情,而盡量少顯于形,過于直,那就會使母愛達到一種更高的境界。所謂蓄,就是要加強修養。母愛是母親的天性,有與生俱來的因素,但后天的修養是使母愛至善至美的重要過程。這就要求每個母親加強學習,積極提高文化素質,不斷陶冶道德情操。一個具有良好文化素質和道德情操的母親,才會真正理解母愛的真諦,才會賦予母愛更完美的內容和表現方式。
在孩子不同年齡階段享受的母愛應該有所不同,這是母親要把握的分寸。對處于幼小時期的孩子,大致相當于上小學之前,應該施于更多的母愛。孩子從嗷嗷待哺到咿呀學語,再到蹣跚走步,處在弱小漸長的過程之中,缺乏基本的認知能力、抗御疾病和外來傷害的能力,猶如一顆小草非常脆弱,經不住任何風霜雪雨的摔打。這個時期的孩子特別需要母親的精心呵護,一絲母愛就如一泓清泉,會無聲地滋潤著孩子的成長,母親也會從孩子快樂的成長中獲得精神愉悅和滿足。但孩子到了青壯年以后,就應該盡量減少母愛。這時他們已經有了自己人生觀和世界觀,有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自己也要承擔做父母的義務和責任了,如果母親總是覺得他們沒有長大,仍然無微不至的關照和喋喋不休的嘮叨,那只能適得其反,使母愛失去應有的價值和意義。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全詩的字里行間都飽含著母愛,感情誠摯深切。我們不難發現,這首詩通過慈母飛針走線密密縫的動作形象,讓讀者強烈感受到母愛的厚重與真摯,具有無愛勝有愛的滲透力和感染力。我們從中得到的啟示是,母親應該把母愛滲透在自己的行為中,而不是放在口頭上。一是要滲透在勤勞奉獻上。母親在一個家庭總是處于樞紐位置,要調整上下左右的關系,安排好全家的衣食住行,特別是要處理好孩子生活學習方面的事情,這都是默默無聞的奉獻,也正是通過奉獻播撒母愛。二是要滲透在生活的細節上。生活細節關系孩子的喜怒哀樂,也關系孩子生活、學習、健康的狀態,處理孩子生活細節的能力最能表現出一個母親的生活經驗,也能反映出對孩子的關愛程度。因此,要善于把母愛寓于孩子的生活細節之中。作為母親,要盡量減少那種口頭式的母愛。現實生活中,有的母親對孩子動不動就什么“我的乖乖”、“嬌嬌寶寶”,這并沒有什么不好,但過多過濫,會助長孩子任性、嬌氣等一些不良習性的產生。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成功與失敗的事,遇到快樂與痛苦的事。母親應該怎么對待呢?著名作家鄭振鐸曾說:“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這已作出了明確的回答。事實也是這樣,孩子在失敗、痛苦的時候,最需要關懷,最需要母愛。比如,當孩子考試沒考好的時候,母親的一個吻,一個微笑,一個擁抱,就會使孩子感到溫馨,減輕精神壓力,從而受到激勵和鞭策,其教育的效果遠比打罵要好。再如,孩子在事業上不成功,或者創業失敗,總會造成財物的損失與身心的傷害。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更需要母愛的撫慰。如果母親適時給予鼓勵和安慰,會使孩子盡快從失敗的陰影中擺脫出來,從而振作精神,努力奮發,可能取得新的成功。如果過于責備,或者沒完沒了的嘮叨,會加重孩子的失落感,可能導致他們對生活、對人生失去信心,甚至破罐子破摔,這樣會毀了他們的一生。那么,在孩子成功的時候,快樂的時候,母親有必要指出他們的不足,提出嚴格要求,防止他們驕傲自滿。成功時就是歡笑和獎勵,失敗時就是棍棒加打罵,這是每個母親要特別注意避免的問題。
母親是偉大的,但只有掌握母愛分寸的母親才是成功的母親,愿天下的母親都成為偉大而又成功的母親。
【篇二:大愛無言,母愛如水】
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每一個母親曾經都是一個漂亮的仙女,有一件漂亮的衣裳。當她們決定要做某個孩子的母親,呵護某個生命的時候,就會褪去這件衣裳,變成一個普通的女子,平淡無奇,一輩子。
母親唯一一張年輕時的照片被姐姐小心翼翼地珍藏在相冊里。母親已走過了四十多個春秋,卻沒有拍過幾張真正的照片,家里的相冊滿滿一本的都是我和姐姐跟同學的相片,而真正屬于父母的卻是寥寥可數。母親是一個擁有三個孩子的女人,曾幾何時我們的童年都是在母親的臂彎里度過的,我們在母親的懷里擁有了一個個快樂而美好的童年,卻不知道留給年輕母親的是多重的生活負擔。母親不知道有母親節這個節日,她只知道每年在我們三姐弟生日的那天都要煮上一碗熱乎乎的雞蛋面和春節前給我們準備的新衣裳。母親一生中沒有給自己買過幾件新衣服,也從沒有認認真真地給自己過生日。母親一直在細致地操持著我們這個家,卻從未細致地為自己著想過。
高二那年,父親因工傷住院,母親一個人里里外外照料了大半年,在我們感到生活的負擔突然壓下來的時候,是母親用她柔弱的身子為我們扛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我想母親是從不相信命運的,因為她總是在和生活的挫折做著最艱辛,最頑強的斗爭。
如今,母親曾經的美好容顏已經消失殆盡,歲月留給她的是一臉深淺不一的溝壑,和風霜摧殘后瘦弱,多病的身子。當我們越來越健壯的時候,母親卻在歲月的蹂躪中越來越瘦小。我想這應該就是母愛的最好詮釋,樸素而深沉的一種付出。
姐姐每次回家總要讓母親做一些家鄉的食物,每每這樣,母親總會高興地答應著,滿足我們各種各樣的要求。我想,大愛無言!母親對于我們,并不要求什么,她最大的希望只不過是兒女的平安,她從不向我們索取什么,相反地總是在我們的索取中感到異常的幸福而滿足。
姐弟三人中,屬弟弟個性最要強,老弟總會惹是生非,每每都要讓母親生氣,母親每次打他的時候我都看到母親眼里蒙上的薄霧,我知道母親是心疼的,雖然每每打弟弟都很重,但我知道她的心里更是不好受。現在,弟弟長大懂事了,在外打工,也寄錢回家,母親心里該是踏實多了。
異地求學的日子,很難再見到母親。清明節回了一趟家,知道母親在一家工廠做包袋,晚上經常熬夜加班,我知道母親的身子不行,總希望她換回原來的工作。勸母親多吃一點好的,她總是不愿,我知道她是舍不得那點錢,為了這個家,為了他兒子的學業,母親總是這樣自己的身子,忽視自己的健康,卻還一直擔心自己兒子是否吃好,穿好。
回想過去,母親為我們做的事情數不勝數,而我們真正為母親做的卻微乎其微。現在能為母親做的事就是活得好好的,好好的,讓母親少一份擔心,少一份牽掛。
我想母親還是會一直站在我生命的最高點,為我默默地指引著人生的道路,我在母親的指引中學會了審視生命的高度,母親的高度。大愛無言,母愛如水,這種愛,溫柔而深沉!
【篇三:在母愛的晴空下作文】
好容易盼到春天,卻依舊是沒完的雨,叫人怪不舒服的。上學期那個丟臉的分數,總糾纏在我身邊,就像沒盡頭的雨,讓人很不爽快。誰說春天孕育了了果實,萌發了希望?我看它簡直就只知道發霉。
“快去學校,不然又要遲到了。”母親的嘮叨總是不離左右,“帶上傘,萬一下起雨來也好應付。”我看看天,沒雨,陰陰的。沒雨帶什么傘!我抓起書包就往外跑。路上一直悶得慌,說不清為什么。
誰知,天真的下起雨來,而且越下越大,像有一肚子的苦水要倒,一直到放學也沒停。同學們大都有雨具,都走了。只剩下我一個人倚在窗口,看灰蒙蒙的雨幕,無聊地數著屋檐上掉下來的水珠。好不容易,雨小了些。于是,我決定冒雨沖回去。“或許我的命就像這風風雨雨,永遠沒有晴天。”踢著路邊的小石頭,我想。
雨漂在臉上,涼絲絲地透出點寒意,也許這就是春了。想起父親不止的嘆息。同學的冷眼和老師動不動就往我身上掃幾眼的情景,我不由得心神不定起來。
突然雨停了。回過神兒一看,見是母親,手里舉著把傘:“別讓雨淋著。”隨即伸手摸我的肩膀,看被雨打濕了沒有。或許是真的濕了吧,母親遞過毛衣來讓我穿上。“沒濕”,我又固執起來。“快換上,別以為現在沒事,生了病就麻煩了。”我抬起頭,發現母親頭發更白了,額際上又多了幾道皺紋。我無言,默默地接過夾在母親腋下仍帶著她體溫的毛衣,并穿上。母親看著我,似乎想說什么,我注意到傘向我這邊歪過來,母親的半邊身子已淋著雨。
我低著頭,慢慢地跟著母親走,剛才的那一幕有閃現出來,我看到,母親的皺紋上有風雨掠過的痕跡;我看到,母親的腰桿已不再那么挺拔。猛然間,我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的沉重,那是母親殷切的希望啊。母親啊,風雨中你頑強搏斗,卻將痛楚深埋心底,為我撐起一方晴空。有了母親營造的暖巢,不覺心中升起一輪太陽,鋪開一條光明大道,它似乎在強烈地呼喚我:辭別暖巢,踏上征途。別因為沒有看到陽光而拒絕走進春天。
對,辭別暖巢,以心中的太陽為母愛的晴空在,雨天雪天也無所謂。在母愛的晴空下,我又怎能懼怕風霜雨雪呢。
【篇四: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的母愛】
孩子進幼兒園的時候,母親總會把他攬在懷里,對他說:“那兒有很多小朋友和玩具,不要哭,媽媽會早早來接你。”孩子上小學了,母親會摸著他的頭說:“不是幼兒園了,要好好學習,聽老師的話,爭取做個好學生。”孩子上中學了,母親總是這樣囑咐他:“足球不要再踢了,晚上不要熬夜,要注意勞逸結合。”孩子上了大學,臨行時,母親會雙目忍淚,對他說:“學會照顧自己,需要什么給家里寫信。”孩子走向社會的時候,母親對著他的背影說:“不是在父母身邊了,性子要收一收,和同事處好關系,好好工作。”
總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母親一直在用一種近乎于臨渴掘井式的忠告規范著孩子的行為,認為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責任和愛。
然而,世界上就有一位母親不這樣做,她從孩子懂事起就告訴他:你要堅強,堅強得足以認識自己的弱點;你要勇敢,勇敢得足以面對恐懼;你要堂堂正正,在遇到挫折時能夠昂首而不卑躬屈膝;你要正確面對掌聲,在勝利時能夠謙遜而不趾高氣揚。
這位母親還告訴孩子:真正的偉人直率真誠,真正的賢人虛懷若谷,真正的強者溫文爾雅。她和他一起向上帝禱告:請賜予他足夠的幽默感,讓他盡可能莊重而不盛氣凌人,讓他在擁有未來的同時,永遠不要忘記過去。
這位母親就是林肯的母親。
【篇五:難忘的母愛】
小時候,我可以在母親的背上無憂無慮的長大,是母親編織了女兒的夢,點燃了心中那盞燈,伴我走過人生那坎坷的路程。
我想不起病重的母親是怎樣背著我走路,我是怎樣在母親背上長大,可想而知,有病的母親比健康的人更艱難。是母親讓我學會了人之初,做人做事的道理。當時我不懂母親的心,她的愛她的溫柔,她的關懷和牽掛,不懂事的我在母親的包容下慢慢地長大,當我知道和讀懂母親的時候,母親含著眼淚,帶著多少擔憂與牽掛永遠的離開了我。
我唯一的靠山倒了,但是母親教會了我在逆境中學會堅強,勇敢地面對困難和失敗,適應任何環境而求生存,這就是我的母親留給我的無比珍貴的財富和愛。母親雖然走了,可她永遠活在我的心里,我永遠懷念她,她是我地唯一,無人取代,也是我的最愛,更是難忘的愛!
我想不起小姨媽在母親有病的時候是怎樣抱著我,還是背著我,我不知道,從小姨媽對那段往事的`回憶中,我才知道別人對她的冷眼,天寒地冷的無奈。我才知道她的棉衣前襟是明亮發光的,而且經常是濕地;才知道燒無煙煤時熏黑了的臉上那雙有黑有大的眼睛的明亮。那時候小姨媽只有十六歲,一個失去父母關愛的小女孩,能在姐姐病重的時候撐起一個家,還帶著一個不滿周歲的孩子,可想而知,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每當小姨媽講起那段往事,我就想起那苦難無助地童年,小姨媽無私的愛,讓我永遠難忘。小姨媽的人生很苦,很少有人去關她,可是她卻為我們這些沒有母愛的孩子現出了她的青春和所有的愛。
我母親去世后小姨媽也經常照顧我,關心我。她不但關愛我,還有我的三姨家兄弟妹們。還在我母親沒有去世時,我的三姨媽由于有病去世了,留下四個孩子,最小的才兩歲,她為了照顧這四個孩子,就和我三姨父結婚,把他們養大成人,現在孩子們都有了自己的家,可是小姨媽由于勞累過度,而病倒了,現在病在床上不能自理,當我今年回家看到小姨媽時,我很慚愧,她為我們付出的太多了,可我們又給了她什么,她看到我時那含淚的笑容,我才體會到母愛的無私和偉大,也許她不求我們什么,能常回家看看足矣,可我們卻做不到,當我們愛自己的孩子的時候,可曾想過,我們把愛孩子的十分之一去愛母親,她就足矣,往往這一點也做不到,說句心里話,我們欠母親的無法補償,更無法用語言表達。
我有這兩位母親,雖然我的人生很不幸,但我有她們給我的無私的愛,我永遠是幸福的,她們對我的愛我永存心里。
【篇六:母愛作文】
“母愛”,這個有溫度的詞語,它如大海上的波浪,沖擊著我心靈的彼岸,讓我一次又一次地為它潸然淚下。
在《天下父母》中,有這樣一位母親的事跡深深的觸動了我的心靈。她十幾年如一日含辛如苦地將兩個殘疾的兒子養大成人。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都是她親自接送兒子,那條通往學校的大路她比誰都熟悉。盡管背兒子背的腰彎了,人瘦了。但一想到兒子,她說她無怨無悔。誰能有如此大的毅力?只有母親!又是什么支撐著她對兒子這樣義無反顧?只有母愛!
雖然我的母親沒有哪位母親堅強的毅力,但她對我的愛,絕不比任何母親給兒女的少。
飯桌上,米最多的那碗是我的,而湯最多的那碗卻是母親的。家里改善生活,炒盤肉,母親總是夾肥的吃,瘦的都夾給我。我呆呆得看著她時,她卻笑笑說:“我喜歡吃肥的。”其實,我知道,她更喜歡吃瘦的。
母親的愛是隱藏在心底的,沒有通過言語的表達,但我能體會到每一次心倍感溫暖的時候,就是母愛靠近的時候。有時,母親的愛就像一塊糖,包在嘮里嘮叨里,藏在責罵里。讓我東找西找,直到懂事才找到。
世間母愛盡如此!誰說母愛潤物細無聲,誰說母愛沒有深度,愛到極至,足可以驚天地,泣鬼神!
【篇七:母愛】
母親,是一個偉大的字眼,一個崇高的職業;母愛,是情感的盡頭,無私的象征。母親是陽光,給孩子奉獻光和熱,母親是雨傘,為孩子摭風擋雨,母親是大海,有著寬廣的胸懷,能寬恕孩子的任何錯誤;母親是雨水,能洗滌孩子身上的污水,凈化孩子的靈魂。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理解母親,尊重母親,敬愛母親,不要讓母親受傷,不要讓母親流淚,更不要讓母親為愛受罪。愛我們的母親吧,比愛自己的生命更愛她!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母親是一位高級人民教師,她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無私奉獻。母親常無私地幫助貧困的孩子。把離校遠的孩子接會自己家中,象待親生兒女一樣照顧。培養出無數優秀的孩子。也常常教育我們如何做有用的人。自強。自立!-
從學校畢業參加工作后,我也成家立業,同樣為人作母,如今才深深地明白世界上只有母愛是最無私。最永恒。自從母親的左手受傷后,才醒悟,把年邁的母親接到自己身邊照顧一起生活。又一次讓我感受到母愛的溫暖。二十多年來母親從來不怨,為自已生活家庭忙碌而忽略了母親。母親對女兒的愛依舊不變。今生欠母親的恩情是永遠說不清,也永遠還不完。
感謝母親把我帶到這個色彩斑斕的大千世界,母親啊!母親千言萬語我只想說一句,因為有您,才有我存在的意義!
【篇八:母愛】
有一種愛,偉大而平凡,如潤物春雨,似拂面和風;有一份情,無私而博大,綿綿不斷,情誼深長。這就是母愛,永遠都是不求回報,無私的付出。在許多人記憶的殿堂里,媽媽一直都是你最忠實的后盾,每一步的成長,都在媽媽慈愛的目光中長大;每一次的成功,都在媽媽欣慰的笑容中度過。小的時候,一部《媽媽再愛我一次》的電影,讓多少人流下了淚水;一首《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曲,唱出了多少人的心聲。母愛是首無言的歌,總會在某個午后、某個黃昏、某個黑夜,輕輕響起,母愛是幅淡淡的畫,總會在某個陌生街頭、某個陌生小站、某個異鄉旅店,在你最失意、最需要求助的時候,閃現在眼前。
孩子時候的淚水落滿了母親的衣襟,處次學走路的時候握緊了母親的雙手。母親的年輪,記載著你人生的軌跡;母親的四季,牽掛著你在外的冷暖。母愛是那頂始終為你撐著的傘,暴雨襲來才突然發現母親的艱辛;母愛是你身后堅定的目光,驀然回首才看到母親守望的身影。
母親給了你生命,給了你善良,更給了你一個永遠的家。回到母親身邊,起得再晚,也會精心為你準備早餐;手腳再懶,也會干干凈凈、整整齊齊的衣衫放在枕邊。母愛最真、最純,她的一切,早已融入到兒女的衣食起居,融入到日常的點點滴滴,讓生命沐浴著愛的光輝健康成長;
兒女的目光總是向著最美的遠方,母親的目光卻總是落在兒女身上,常常會忘記自己。母親已習慣了兒女的疏忽,那顆心卻追隨著兒女漂泊不定。兒女的生日喜好讓母親如數家珍,兒女的一頻一笑更是母親是一種歲月少年的時候,對母親是一種依賴。青年的時候,對母親也是一種盲目的愛。也許只有當生命的太陽走向正午,人生有了春也開始了夏,對母親才會有深刻的理解,深刻的愛。
我們也許突然感悟,母親其實是一種歲月,從綠地流向一片森林的歲月,從小溪流向一池深湖的歲月,從明月流向一片冰山的歲月。隨著生命的腳步,當我們也以一角魚尾紋,一縷白發在感受母親額頭的皺紋、母親滿頭白發的時候,我們有時竟難以分辨,老了的,究竟是我們還是母親,還是我們的歲月?我們希望留下的究竟是那銘心刻骨的母愛,還是那點點滴滴、風風仆仆、有血有淚的歲月?歲月的消逝是無言的,當我們對歲月有所感覺時,一定是在非常沉重的回憶中。而對母親的犧牲真正有所體會時,我們也一定進入了付出和犧牲的季節。有時我們在想,作為母親,僅僅是養育了我們嗎?倘若沒有母親的付出,母親的犧牲,母親博大無私的愛,著個世界還會有溫暖、有陽光、有我沉甸甸的淚水嗎?
我們終于長大了,從一個男孩變成一個男人;從一個女兒變成一個母親。當我們以為肩頭挑起責任也挑起命運的時候,當我們似乎可以傲視人生的時候,也許有一天,我們突然發現,我們白發蒼蒼的母親正以一種充滿無限憐愛,無限關懷,無限牽掛的目光在背后注視著我們。我們會在剎那間感到,在母親的眼里,我們其實永遠沒有擺脫嬰兒的感覺,我們永遠是母親懷里那個不懂事的孩子。
在我們眼里母親是一種永遠值得灑淚的感懷的歲月,是一篇總也讀不完的美好故事。
【有關母愛的隨筆散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