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年集經典散文
鄉下的年集開始最早,最熱鬧,也最具年味。通常,一進臘月,村民們就趕年集采購年貨了。
家鄉的大集,有一定的周期,每個周五都是集市。一年四季,頂數臘月的年集最為壯觀。天一亮,各地商販們便蜂擁而至,搶占擠滿公路南北兩側的黃金地帶,本來不很寬闊公路,變得更為狹窄。趕年集的人們,熙熙嚷嚷,擦肩接踵,憋住的車輛,東西兩頭都排三四里地長短。即便鎮派出所出動警車疏通道路,出攤的商販們和趕年集的村民們都會渾然不覺。
北方的臘月,凍掉下巴。可鄉下人趕年集,熱情如火,空前高漲,沒有一戶在“貓冬”,都在趕年集,都在忙年。鄉親們辛苦一年了,不管貧與富,都趕年集。平時省吃儉用的鄉親們,趕年集可舍得花錢,而且每個人的臉上都掛滿了笑容,兜里有錢了,氣壯了,熱情了,嗓門也高了。
自家離集市不足二百米。每逢臘月,正值寒假。趕年集,我唱主角,負責選購付錢;妻子是配角,一旁參謀,負責往家里運送,拿不動時,就干脆打電話,讓已成家的兒子往回扛。
和結婚的兒子生活在一起,三世同堂。最初的年集,最先考慮剛滿四歲的大孫女。我和妻子先擠到賣服裝的攤位前。男女服裝,各式各樣,色澤鮮艷,時尚潮流,讓人眼花繚亂。
先相中了一套極新潮的小衣服,一問價格,我有些驚訝,“小孩衣服怎么這么貴?都趕上大人衣服了。”攤主女老板說:“那可不!小孩衣服不便宜,也好賣,就這一套了,這套衣服,若在服裝商店,價格上還要高出一倍!”“現在孩子少,當家長的都當眼珠似的,也都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錢,童裝有市場,才價格不菲啊!”我無限感慨。今年蛇年,兒媳是本命年,需買一身紅內衣,質量上,由從前的成衣匠極懂行的妻子把握,我掏錢。一家五口,每人買了一雙紅襪子,襪子上繡有兩條吐信的金蛇,在金蛇的下方,分別繡著“蛇年發財”。這也是送給一家人新年的`美好祝愿。大孫女愛吃雪糕,趕年集更要多準備。在雪糕批發攤子前,我挑全了各種奶油雪糕,裝了滿滿一大紙箱子。也在附近超市,買了大孫女愛吃的各種小食品,滿心歡喜地把大包小包一股腦地堆放在大孫女面前。那一聲“謝謝爺爺謝謝奶奶”,讓我和妻子心花怒放。哪還顧得上凍得貓咬的手?呵口熱氣,搓搓手,又三步并作兩步地去了市場。
二次趕年集,買大物件,就是最主要的年貨,在我,就是先買下肉魚類。
肉類,當然不買生人的,生人的肉,不放心。大過年的,一定要買好肉。但凡買豬肉,我都在妻子的同學那買,她同學殺豬賣肉,在旁的地方買不合適。現在不是流行人生“四大鐵”嗎?即:一起同過窗,一起扛過槍,一起嫖過娼,一起分過贓。同學的買賣,同學幫忙,實屬正常。妻子的同學商淑麗家,臘月年集里,設有兩處肉攤,一處商淑麗打理,一處是其丈夫武老二打理。商淑麗的攤位擠滿了人,見武老二的攤位沒幾個人,反正是一家,在武老二的攤位買肉。多年的老熟人,我走上前,劈頭道:“給我割肉,這扇五花肉。”“還是割板房里那扇,那扇是純笨豬,最香,你吃吧!”武老二把我讓進身邊的小板房。列位,你看,還是同窗鐵吧!關系好,肉也好,吃著也放心。事實證明,我買回的豬肉,確實嘎嘎香啊!我建議各位消費者,買肉,到“四鐵”那去,沒“四鐵”,也要托有“四鐵”關系的人幫著買。
魚類,今年沒有買普通的魚。買了幾個新品種,換換口味。每斤都在七八塊錢以上。一樣買一點,不是買很多。每周都有集市,再說,附近的超市,也都經營各種凍魚和鮮魚,價格也不貴,隨吃隨買,還吃個新鮮呢。買多,也要放著。年前打春,風干就不是那個味了。
粉條也是必備年貨,東北過年名菜不是有個“豬肉燉粉條”嗎?這道菜,如今還是東北人過年的美食。我們一家人都愛吃粉條。近年來,土豆價高,粉條價格也高。我早已打定主意,還是在遠方親屬那買,他的粉條車就停靠在萬隆飯店房前。這些年,一直買他的了,不僅能燉住,不差秤,價格上還會給讓出許多。果然,稱了兩捆子,只合五塊錢一斤,還答應下個年集給拿白礬和最好的粉面子,讓輪粉皮吃。從前的學生周宏偉家開粉房,也來集市賣條子,見到我,非堅持把一袋子碎粉條給我,一分不要,我哪好意思,可人家誠心誠意,甚而都有些“急眼”了,盛情難卻,只得收下,但還是讓妻子趁周宏偉不備,扔下錢匆匆走掉了,都不容易啊,不能欠太多的人情。
過年,各種水果不可或缺,雖然平時也不斷,但過年了,一定得多辦置一些。水果分兩大類,一是暖水果,一是凍水果。暖水果一般安排在趕集的最后,因為各超市常年不斷,不僅新鮮,而且價格也合理。家人,特別我,最喜歡吃凍貨。凍柿子、凍梨蛋子,哪年都好幾袋子。一些水果凍過之后,別有一番滋味。每天晚飯后,拿屋一些洗凈,最好讓其自然化透,而用冷水解凍,我認為味道總不如原滋原味爽口。
梨在我眼里是冬眠水果,凍得梆硬如鐵蛋子,可是一旦放在溫暖的屋里,就會慢慢地緩過氣來,變得柔軟水靈,咬上一口,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困意全無。過年油膩食品攝入多,而凍梨是解油膩的佳品。凍梨,從來都是我的最愛!我曾和兒子開玩笑說,等我老了,給我上墳,就買凍梨。今年的凍梨,個兒大,甜,又便宜,我買了一大袋子,我沒扛動,給兒子打電話,讓他推家里的單輪車弄回來的。
臘月里的最后一個年集,主要辦置小物件,也是掃掃尾。年前,有幾個集,也都照樣趕集不誤,覺得沒啥買的了,上集市走一走就得幾百元。買青菜、買鞭炮和春聯,也買黃紙、買蠟燭和無煙香……為自家人辦置年貨,也為已故的親人辦年貨。
今年的二月十三日,是周五,也是臘月里的最后一個年集,忙了一個月的年也終于落下了大幕,二月十八日,星期三,農歷三十,除夕之日。“年貨也都辦齊了,啥也不缺嘍!”鄉親們滿足的笑聲已回響在鄉村的上空,傳遞著幸福的氣息。
臘月里的年集最繁華,如同鄉下大型的商品交易會。鄉親們對年集的不舍,那是對農歷深處的依戀,那是在擁擠熱鬧的人群中有夢想。年集有多長,鄉親們的日子就有多長;年集有多寬,鄉親們的生活就有多寬!
我愛家鄉的臘月,我愛臘月里的年集,我更愛趕年集。
【趕年集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2.趕墟
4.趕交流作文
5.趕大集隨筆
6.趕麻雀的作文
7.經典散文
8.年味經典經典散文